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浙江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改善水蜜桃果实着色的套袋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9711210 阅读:2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2-26 16:5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改善水蜜桃果实着色的套袋方法,通过选择大小、颜色合适的无纺布材质果袋,在果树盛花后60天左右套袋,使果实悬于袋中,果柄置于果袋的开口基部,不要将封口扎带缠在果柄上,在果实采收时连同果袋一起采摘。用周转箱运抵包装场地后,扭开扎带即可将果实取出。本发明专利技术能显著改善和提高果实的着色,有效维持良好风味品质,并且免除了果实成熟采收前的果袋摘除环节。套袋过程简单,不需要额外技术培训,降低了生产成本,还有效增加果实TSS,提升风味品质,进一步提高了果实商品价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果树生产
,涉及。
技术介绍
改善外观品质和降低农药残留是我国水果进入国际市场的重要保障。套袋技术在不影响果实正常生长与成熟的前提下,通过有效隔离风雨及尘土,减少树枝等对果实表面的机械伤害,进而保持成熟果实的表面光洁。同时,套袋技术有效保护果实不会受到鸟类和病虫害侵害,减少农药的使用,果实表面农药残留少,进而保障了果实质量安全,并减少了环境污染。简而言之,水果套袋就是水果的外衣,是生产无公害、高档次、高效益果品的重要生产措施。水蜜桃果实生产使用的套袋材质主要是纸制材料,分为单层、双层和多层等不同种类。然而纸质材料果袋在生产过程中存在使果实着色不均匀和不充分的问题。为了保证成熟果实色泽等品质的充分形成,现有套袋体系下的桃果实,需要在采收前的合适时间将纸质果袋去除,但摘袋的合适时间不易掌握,过早易导致果面光洁度差,与不套袋果实差异不大,过晚则易导致果实着色不充分,影响商品性。同时,摘袋后的果实易因阳光直射发生果实表面日灼,也易受虫咬鸟啄危害。此外,随着劳动力成本的逐渐增加,摘袋增加了生产成本。摘袋环节费钱、费资、费时,对生产者与消费者都不利。因此,需要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改善水蜜桃果实着色的套袋方法,其特征在于,提供以下步骤实现:(1)果袋的选择:选用具有透气性、透光性好和不易破损特性的无纺布材质制作的果袋,果袋的三个周边均为封闭状,一个周边呈开口状,靠近开口的一端设有便于快速封口的扎带,同时也方便采收后的果袋去除;(2)套袋时期:套袋时间为盛花后50?60天,或6月上中旬的果实硬核期,选择晴天,在露水消失后的上午9点以后进行;(3)套袋方法:打开果袋,将水蜜桃果实套入袋内,随后扭转扎带封闭开口,套入果实后,使果柄置于袋的开口基部,不要将封口扎带缠在果柄上;果实套袋的工作沿着树冠,根据由上至下、先里后外的顺序进行;?(4)果实的采收:在水蜜桃果实达到商业采...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改善水蜜桃果实着色的套袋方法,其特征在于,提供以下步骤实现:(1)果袋的选择:选用具有透气性、透光性好和不易破损特性的无纺布材质制作的果袋,果袋的三个周边均为封闭状,一个周边呈开口状,靠近开口的一端设有便于快速封口的扎带,同时也方便采收后的果袋去除;(2)套袋时期:套袋时间为盛花后50-60天,或6月上中旬的果实硬核期,选择晴天,在露水消失后的上午9点以后进行;(3)套袋方法:打开果袋,将水蜜桃果实套入袋内,随后扭转扎带封闭开口,套入果实后,使果柄置于袋的开口基部,不要将封口扎带缠在果柄上;果实套袋的工作沿着树冠,根据由上至下、先里后外的顺序进行;(4)果实的采收:在水蜜桃果实达到商业采收成熟度时,连同果袋一起采下,用周转箱运抵包装场地后,扭开扎带,打开口袋,将果...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昆松原永兵张波徐昌杰吴大军宋松陈妙金刘涛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