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热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708309 阅读:90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2-22 10: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热管,包括真空密闭的铜管(1),所述铜管(1)的内壁上设有若干供工作液内循环的沟槽(1‐1),所述沟槽(1‐1)沿所述铜管(1)轴向延伸,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铜管(1)内与热源接触一端焊接固定有与所述铜管(1)内壁紧密接触烧结的铜粉块(2),所述的铜粉块(2)轴向直径与长度比为1:2~8,所述的铜管(3)内的细小沟槽横截面呈梯形或矩形齿状。(*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热管
】本技术涉及热管。【
技术介绍
】 现有的热管分为大热管和小热管,大热管多采用烧结铜粉层、纯沟槽或铜粉与纯沟槽一起烧结形成复合结构作工作液的毛细回流层,而小热管由于口径小所以很难实现铜粉层的结构,都采用的是在铜管内壁做出细小沟槽实现毛细现象使工作液能回流,而在密封铜管端部需要熔焊密闭产生的高温将铜管部分熔化,熔化后的铜液流入热管端部的系列沟槽中使系列沟槽被堵住,这样,如果热管该端作为吸热端,冷凝后的工作液就不能顺利回流到吸热端,这样吸热端的热量就不会很快被工作液带走而影响热管的散热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可以使工作液顺利回流到吸热端,散热效果明好的热管。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热管,包括真空密闭的铜管,所述铜管的内壁上设有若干供工作液内循环的沟槽,所述沟槽沿所述铜管轴向延伸,在所述铜管内与热源接触一端焊接固定有与所述铜管内壁紧密接触烧结的铜粉块。所述的铜粉块轴向直径与长度比为1:2~8。所述的铜管内的细小沟槽横截面呈梯形齿状。所述的铜管内上还设焊接密封的抽气嘴,所述的抽气嘴设在远离热源一端。采用这种结构的热管避免了热管吸热端的沟槽堵塞造成的内循环不畅,使热管散热效果更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热管剖视图。图2为本技术热管铜管立体视图。图3为本技术热管的铜管实施例一截面视图。图4为本技术热管的铜管实施例二截面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的热管包括有真空密闭的铜管I,如图2和图3所示的铜管I内壁上设有许多细小的沟槽1- 1,沟槽1-1沿铜管I的轴向贯穿铜管1,这些沟槽1-1在热管内实现工作液的内循环,工作液从吸热端蒸发后在冷凝端凝结由于沟槽1-1的毛细现象回到吸热端,这样形成内循环,如图3所示沟槽1-1呈三角形的梯形齿状或者如图4所示沟槽1-1呈矩形的齿状,这些沟槽极其细小且数量很多。如图1所示在热管上下两端都是密封的,下端是吸热端,上端使冷凝端设有被焊接密封住的抽气嘴3,在铜管I的吸热端内设有烧结而成的铜粉块2,铜粉块2与铜管I内壁紧密贴合在一起,在密封底部时将铜粉块2焊接固定在吸热端,由于铜粉块2与内壁紧密结合贴合在一起,这样在焊接时铜液也很难流入到细沟槽1-1内,可能由于毛细现象会有少许流入,在焊接时可以将铜粉块2固定在热管内,由于有铜粉块2在热管的吸热端,工作液回流时由于毛细现象会进入铜粉块2中,这样即使底端的沟槽1-1不起回流的作用也不会对工作液回流起到不利的影响,铜粉块2的长度为直径的2?8倍,选择这一数值范围是在容易插入铜管的同时使铜粉块的长度超过焊接时被堵塞的沟槽1-1,这样未被堵塞的沟槽1-1可以与铜粉块2接触实现工作液的内循环使冷却热流入铜粉块2中,这样使工作液在热管吸热端不断蒸发,让传热效果更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热管,包括真空密闭的铜管(1),所述铜管(1)的内壁上设有若干供工作液内循环的沟槽(1‐1),所述沟槽(1‐1)沿所述铜管(1)轴向延伸,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铜管(1)内与热源接触一端焊接固定有与所述铜管(1)内壁紧密接触烧结的铜粉块(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热管,包括真空密闭的铜管(1),所述铜管(I)的内壁上设有若干供工作液内循环的沟槽(1-1),所述沟槽(1-1)沿所述铜管(I)轴向延伸,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铜管(I)内与热源接触一端焊接固定有与所述铜管(I)内壁紧密接触烧结的铜粉块(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热管,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琼榕廖南练
申请(专利权)人:特能传热科技中山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