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撑底座和显示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707295 阅读:88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2-22 08: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支撑底座和显示设备,本支撑底座包括底盘以及设置于底盘正面中部、用于固定显示组件的凸台,底盘背面上设有网格状加强筋,凸台呈中空设置,该凸台的内侧壁上设置有多个与底盘背面垂直的纵向支撑筋,该纵向支撑筋与网格状加强筋的结点处连接。本实施例提出的支撑底座,一方面保证了支撑底座的结构强度,另一方面因减小了支撑底座的塑料用料,从而降低了支撑底座的原料成本。(*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支撑底座和显示设备
本技术涉及家用电器结构
,尤其涉及一种支撑底座和显示设备。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上液晶电视朝着轻薄化、低成本的方向发展。如一体式的液晶电视,通过大幅度削减五金件及其附件,使整机重量减少至50%左右,同时因减小五金件及附件液晶电视的成本相应也大幅减少。同时,众厂家也在想办法降低液晶电视的支撑底座的成本。目前大部分液晶电视的支撑底座为保证结构强度采用塑胶加钣金结构。如果要降低成本,通常采用的办法是将支撑底座采用单一的实心塑料结构,但是,如果不改变支撑底座的结构而仅仅将支撑底座的材质更换为塑料,难以满足支撑液晶电视的结构强度需求,同时,很难满足电子行业的摇摆试验等高温老化/高温存储等测试。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支撑底座和显示设备,旨在保证支撑底座的结构强度情况下达到节约成本的目的。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出一种支撑底座,本支撑底座包括底盘以及设置于所述底盘正面中部、用于固定所述显示组件的凸台,所述底盘背面上设有网格状加强筋,所述凸台呈中空设置,该凸台的内侧壁上设置有多个与所述底盘背面垂直的纵向支撑筋,该纵向支撑筋与网格状加强筋的结点处连接。优选地,所述纵向支撑筋与所述底盘的背面垂直,所述凸台背离所述底盘一侧设置有多个用于安装所述显示组件的安装孔,所述纵向支撑筋与所述凸台的内侧壁形成封闭的固定框,所述安装孔位于所述固定框内。优选地,所述支撑底座还包括安装于所述底盘背面上的多个支撑脚垫。优选地,所述网格状加强筋包括一位于所述凸台下方且与该凸台的内侧壁连接的六边形框,以及环绕设置于该六边形框外环侧的、多个正六边形的蜂窝筋,所述六边形框与其连接的所述蜂窝筋共用一条边或将所述蜂窝筋一分为二或所述蜂窝筋的两条边与所述六边形框的两条边平齐设置。优选地,所述蜂窝筋形成的中空槽的边长为a,该中空槽最低处槽深为b,所述相邻两安装孔横向间距为Cl,纵向间距为dl,其中,a、b、cl和dl满足以下关系:IOmm < a < 20mm, b ^ 5mm, 25mm < dl < 60mm, 40mm < cl < 120mm。优选地,所述网格状加强筋包括多条间隔设置的环形加强筋,以及沿位于最内环侧的所述环形加强筋向外发散设置的多条散射筋,其中,位于最内环侧的所述环形加强筋位于所述凸台下方且与该凸台的内侧壁连接,所述凸台的内侧壁上设置有与所述底盘背面垂直的横向支撑筋,该横向支撑筋与其连接的散射筋平齐设置。优选地,所述支撑脚垫包括位于所述底盘背面四周的侧边脚垫以及位于所述底盘背面中部的重心脚垫,安装有所述显示组件的支撑底座的重心位于所述重心脚垫的中心线上,位于最内环侧的所述环形加强筋穿过所述重心脚垫的中心。优选地,所述支撑底座包括加强筋层以及套设于所述加强筋层外侧的表面层,所述网格状加强筋和所述纵向支撑筋位于所述加强筋层上。优选地,相邻两所述散射筋之间夹角为α,所述散射筋最低处高度为e,相邻两所述环形加强筋之间距离为f,所述表面层的厚度为g,所述加强筋层的厚度为h,两相邻所述纵向支撑筋之间的横向间距为j,所述相邻两安装孔的横向间距为c2,纵向间距为d2,其中,<1、6、:1!'、区、]1、。2和(12 ?两足以下关系:10 ° < α < 20 ° , e > 5mm,IOmm < f < 25mm,2mm < g=2h ^ 3mm,25mm < d2 < 60mm, 40mm ^ c2 ^ 120mm, 15mm < j < 25mm。本技术进一步还提出一种显示设备,包括支撑底座,该支撑底座包括底盘以及设置于所述底盘正面中部、用于固定所述显示组件的凸台,所述底盘背面上设有网格状加强筋,所述凸台呈中空设置,该凸台的内侧壁上设置有多个与所述底盘背面垂直的纵向支撑筋,该纵向支撑筋与网格状加强筋的结点处连接。 本技术提出的支撑底座,通过设置中空的凸台,并且在凸台的内侧壁上设置有多个纵向支撑筋,纵向支撑筋与网格状加强筋的结点处连接,从而实现了将与支撑底座连接的显示组件的重力传递,一方面保证了支撑底座的结构强度,另一方面将实心的支撑底座更改为中空结构减小了支撑底座的塑料用料,从而降低了支撑底座的原料成本。另外,通过纵向支撑筋与底盘的背面垂直设置可更好的传递显示组件的重力。【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支撑底座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不的支撑底座的另一视角的结构不意图;图3为图1所示的支撑底座的俯视图;图4为图3所示A处的细节放大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支撑底座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5所示的支撑底座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5所示的支撑底座的俯视图;图8为图7所示B-B方向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9为图8所示C处的细节放大结构示意图。本技术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就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本技术提出一种支撑底座。参照图1和图2,图1为本技术支撑底座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支撑底座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本技术提出支撑底座的第一实施例,支撑底座用于支撑显示组件。支撑底座包括底盘10以及设置于底盘10正面中部、用于固定显示组件的凸台20,底盘10背面上设有网格状加强筋11,凸台20呈中空设置,该凸台20的内侧壁上设置有多个与底盘10背面垂直的纵向支撑筋21,该纵向支撑筋21与网格状加强筋11的结点处连接。[0031 ] 本实施例中,凸台20用于连接显示组件,如可以在凸台20上设置用于连接显示组件的卡扣等。底盘10用于放置于桌面上,底盘10的背面与桌面接触。本实施例中,底盘10呈盘状的六边形结构,凸台20背离底盘10 —侧设置有多个用于安装显示组件的安装孔22。安装好显示组件后,显示组件的重力通过纵向支撑筋21传递至网格状加强筋11的结点处,通过网格状加强筋11将显示组件的重力分散。支撑底座为塑料材质,通过注塑将底盘10和凸台20 —体成型。本实施例提出的支撑底座,通过设置中空的凸台20,并且在凸台20的内侧壁上设置有多个纵向支撑筋21,纵向支撑筋21与网格状加强筋11的结点处连接,从而实现了将与支撑底座连接的显示组件的重力传递,一方面保证了支撑底座的结构强度,另一方面将实心的支撑底座更改为中空结构减小了支撑底座的塑料用料,从而降低了支撑底座的原料成本。另外,通过纵向支撑筋与底盘的背面垂直设置可更好的传递显示组件的重力。进一步地,纵向支撑筋21与凸台20的内侧壁形成封闭的固定框,安装孔22位于固定框内。本实施例中,安装孔22设置有四个,本技术对此不作限定。每两个纵向设置的安装孔22位于四根纵向支撑筋21与凸台20的内侧壁形成封闭的矩形的固定框。相对设置的纵向方向上的两条纵向支撑筋21的顶端(即靠近凸台20底壁的一端)连接,底端之间设有间隙,这种结构的纵向支撑筋21更有利于生产成型,这样,支撑底座在注塑时容易脱模。本实施例提出的支撑底座,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支撑底座,用于支撑显示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底盘以及设置于所述底盘正面中部、用于固定所述显示组件的凸台,所述底盘背面上设有网格状加强筋,所述凸台呈中空设置,该凸台的内侧壁上设置有多个与所述底盘背面垂直的纵向支撑筋,该纵向支撑筋与网格状加强筋的结点处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支撑底座,用于支撑显示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底盘以及设置于所述底盘正面中部、用于固定所述显示组件的凸台,所述底盘背面上设有网格状加强筋,所述凸台呈中空设置,该凸台的内侧壁上设置有多个与所述底盘背面垂直的纵向支撑筋,该纵向支撑筋与网格状加强筋的结点处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撑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台背离所述底盘一侧设置有多个用于安装所述显示组件的安装孔,所述纵向支撑筋与所述凸台的内侧壁形成封闭的固定框,所述安装孔位于所述固定框内。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支撑底座,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安装于所述底盘背面上的多个支撑脚垫。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支撑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网格状加强筋包括一位于所述凸台下方且与该凸台的内侧壁连接的六边形框,以及环绕设置于该六边形框外环侧的、多个正六边形的蜂窝筋,所述六边形框和与其连接的所述蜂窝筋共用一条边或将所述蜂窝筋一分为二或所述蜂窝筋的两条边与所述六边形框的两条边平齐设置。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支撑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蜂窝筋形成的中空槽的边长为a,该中空槽最低处槽深为b,所述相邻两安装孔横向间距为Cl,纵向间距为dl,其中,a、b、Cl和dl满足以下关系:IOmm < a < 20mm, b ^ 5mm, 25mm < dl < 60mm, 40mm < cl < 120mm。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支撑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网格状加强筋包括多条间隔设置的环形加强筋,以及沿位于最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元贵强科文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TCL新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