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敷钢管移动支承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9707200 阅读:173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2-22 08: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明敷钢管移动支承装置,包括支承装置本体,所述支承装置本体为与管道支承环活动连接的轮架以及安装在所述轮架上的滚轮,所述滚轮与埋设在管道支墩上的埋轨滚动配合。所述轮架为间隔设置的一对支承板,所述支承板中部开设的凹槽内垂直焊接有一对带有连接孔的弧形连接板,所述两弧形连接板之间的距离与管道支承环的厚度相适应;所述滚轮通过连接螺栓和止锁螺母对称设置在弧形连接板两侧的支承板之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结构简单、安装方便。由于管道支墩通常设在管道支承环处,在支承环上事先打好安装孔就可以直接安装,安装孔的位置可以根据结构需要确定,更换、拆卸都很方便。(*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明敷钢管移动支承装置
本技术涉及移动支承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为适应温度变形而产生轴向位移的明敷钢管移动支承装置。
技术介绍
露天敷设的钢管,需要承受环境温度变化产生的温度载荷,温度载荷会使钢管产生轴向位移。为了减小温度载荷产生的应力,通常要求明敷钢管在支墩上能够轴向移动。实现明敷钢管轴向位移的方式很多,如中国技术专利CN202484446U、CN202580316U等均公布了用于引水明管轴向位移的滚动式或鞍型支座,但是这些支承装置有些结构复杂,安装不便,有些露天使用时轴向移动摩擦力大,满足不了使用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安装方便、移动灵活的明敷钢管移动支承装置。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可采取下述技术方案:本技术所述的明敷钢管移动支承装置,包括支承装置本体,所述支承装置本体为与管道支承环活动连接的轮架以及安装在所述轮架上的滚轮,所述滚轮与埋设在管道支墩上的埋轨滚动配合。所述轮架为间隔设置的一对支承板,所述支承板中部开设的凹槽内垂直焊接有一对带有连接孔的弧形连接板,所述两弧形连接板之间的距离与管道支承环的厚度相适应;所述滚轮通过连接螺栓和止锁螺母对称设置在弧形连接板两侧的支承板之间。所述滚轮的踏面为弧面。本技术的优点在于结构简单、安装方便。由于管道支墩通常设在管道支承环处,在支承环上事先打好安装孔就可以直接安装,安装孔的位置可以根据结构需要确定,更换、拆卸都很方便。【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安装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本技术所述的明敷钢管移动支承装置,包括支承装置本体,为使其结构简单,支承装置本体为与管道支承环I活动连接的轮架以及安装在轮架上的滚轮2,滚轮2与埋设在管道支墩3上的埋轨4滚动配合。为便于固定连接,轮架为间隔设置的一对支承板5,在支承板5中部开设的凹槽内垂直焊接有一对带有连接孔6的弧形连接板7,两弧形连接板7之间的距离与管道支承环I的厚度相适应;滚轮2通过连接螺栓8、止锁螺母9及开口销10对称设置在弧形连接板7两侧的支承板5之间。为减小该支承装置移动时的摩擦力,滚轮2的踏面为弧面,可以保持滚轮2与埋轨4表面始终为点接触。如图2所示,将管道支墩3的顶部做成倒梯形结构,斜边角度β保持与安装孔的位置α互为补角,以保证该支承装置与埋轨4垂直。明敷钢管11的支承环I上根据需要可安装二个或三个本技术的移动支承装置(安装两个时,需取消底部的移动支承装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明敷钢管移动支承装置,包括支承装置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装置本体为与管道支承环(1)活动连接的轮架以及安装在所述轮架上的滚轮(2),所述滚轮(2)与埋设在管道支墩(3)上的埋轨(4)滚动配合。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明敷钢管移动支承装置,包括支承装置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装置本体为与管道支承环(I)活动连接的轮架以及安装在所述轮架上的滚轮(2 ),所述滚轮(2 )与埋设在管道支墩(3 )上的埋轨(4 )滚动配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明敷钢管移动支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轮架为间隔设置的一对支承板(5),所述支承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乔为民
申请(专利权)人:黄河勘测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