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流体单向节流装置以及一种缓冲结构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9706907 阅读:75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2-22 08: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温流体单向节流装置,包括本体(1),本体(1)内开设有空腔(2),本体(1)上还开设有同时与外部空间和空腔(2)连通的流道A(3)、流道B(4)和流道C(5),流道B(4)设置于空腔(2)上方,流道C(5)设置于空腔(2)下方;还包括活动设置于空腔(2)内并可在水压的作用下封堵流道C(5)的活动体(6)。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缓冲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可以克服现有缓冲结构无法兼顾缓冲效果和提升阻力的不足。(*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高温流体单向节流装置以及一种缓冲结构
本技术涉及高温流体试验领域,具体涉及高温流体单向节流装置以及一种利用了高温流体单向节流装置的缓冲结构。
技术介绍
图1为现有的高温试验台上的缓冲结构,该缓冲结构固定立式设置,周围是约300°C的高温高压水,它包括缓冲缸体8、设置于缓冲缸体8中的弹簧9、与弹簧9连接的缓冲活塞10以及开设于缓冲缸体8上并位于缓冲活塞10上方的流道DlI。其中运动体12在缓冲缸体8中上下运动。缓冲结构的工作过程如下:运动体12自由下落,运动体12进入缓冲缸体8后,缓冲缸体8内液体从流道Dll流出,对运动体12进行初级减速,运动体12接触缓冲活塞10后弹簧9起作用,对运动体12进一步减速。当运动体12需要重新提升时,液体从流道Dll进入缓冲腔。为了实现对运动体12的良好缓冲,初级减速的效果必须良好。良好的初级减速效果同时可以减小运动体12对缓冲活塞10的冲击,延长运动体12、缓冲活塞10与弹簧9的检修周期。要提高初级减速效果,需要减小流道Dll的横截面积。但是,在减小流道Dll的横截面积后,在运动体12提升时,液体流入缓冲缸体8的速度随之变慢,使运动体12在提升时的阻力明显增大。要减小运动体12提升时的阻力,则需要增大流道Dll的横截面积。由上可知,现在的缓冲结构难以兼顾缓冲效果和提升阻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即在于克服现有缓冲结构无法兼顾缓冲效果和提升阻力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缓冲结构的高温流体单向节流装置。另外,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采用了高温流体单向节流装置的缓冲结构。本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高温流体单向节流装置,包括本体,本体内开设有空腔,本体上还开设有同时与外部空间和空腔连通的流道A、流道B和流道C,流道B设置于空腔上方,流道C设置于空腔下方;还包括活动设置于空腔内并可在水压的作用下封堵流道C的活动体。在使用时,流道A与现有的缓冲结构连通。当运动体向下运动时,缓冲结构中的高温水通过流道A进入空腔中,此时空腔中的水压增大,在水压的作用下,活动体向下运动封堵住流道C,使水只能从流道B流出。当运动体向上运动时,空腔中的高温水通过流道A流回缓冲结构,此时空腔中的水压减小,在外部压力的作用下,运动体向上运动,使流道C打开,外部的高温水通过流道B和流道C进入空腔,然后再通过流道A进入缓冲结构。当运动体向下运动时,由于高温水只能通过流道B流出,能使空腔和缓冲结构中保持较长时间的高压,从而对运动体起到较好的缓冲效果。当运动体向上运动时,外部的高温水能通过流道B和流道C进入,高温水的流量较大,能迅速填满缓冲结构,从而减小运动体提升时的阻力。通过上面的描述可以看出,通过本技术,解决了难以兼顾缓冲效果和提升阻力的问题。通过使用本技术,我们无需关注缓冲结构中流道D的横截面积,要提高缓冲效果只需要减小流道B的横截面积,要降低提升阻力只需要增大流道C的横截面积。另外,通过上面的描述可以看出,本技术完全不必采用橡胶等不耐高温的材料,从而适合在高温环境下工作。作为优化,所述流道B的内径小于所述流道C的内径。流道B的内径较小可以提高缓冲效果,流道C的内径较大,在运动体提升时能瞬间大幅增大高温水进入空腔的流量,从而更加迅速的填满缓冲结构,快速减小运动体提升时的阻力。作为优化,所述流道B垂直设置,所述流道C垂直设置。垂直设置的流道B和流道C能够使高温水进入空腔更加容易,提高了本技术的效率。作为优化,所述流道A水平设置并与所述空腔上部连通。空腔上部是指空腔上高于空腔中心处的位置,流道A与该位置连接,可以使缓冲结构的进水高于活动体的位置,从而更加容易的将活动体向下压。作为优化,所述本体的底部由可拆卸的堵塞构成,所述流道C开设于堵塞上。通过更换具备不同内径的流道C的堵塞,可以方便的调整本技术的提升阻力。作为优化,所述活动体为圆球,所述流道C的顶部为可与所述活动体配合的圆锥面。在水压的作用下,圆球能够自然进入圆锥面的范围中,通过圆球与圆锥面的配合,可以防止运动体与流道C的顶部错位,导致封堵失败的情况发生。一种缓冲结构,包括缓冲缸体、设置于缓冲缸体中的弹簧、与弹簧连接的缓冲活塞以及开设与缓冲缸体上并位于缓冲活塞上方的流道D,还包括本体,本体内开设有空腔,本体上还开设有同时与外部空间和空腔连通的流道A、流道B和流道C,流道B设置于空腔上方,流道C设置于空腔下方,流道A与所述流道D连通;还包括活动设置于空腔内并可在水压的作用下封堵流道C的活动体。所述流道B的内径小于所述流道C的内径,所述流道B垂直设置,所述流道C垂直设置,所述流道A水平设置并与所述空腔上部连通,所述活动体为圆球,所述流道C的顶部为可与所述活动体配合的圆锥面。综上所述,本技术的优点在于:1.顾缓冲效果和提升阻力分别由流道B和流道C的横截面积控制,可以兼顾缓冲效果和提升阻力;2.本技术完全不必采用橡胶等不耐高温的材料,适合在高温环境下工作;3.流道B的内径小于流道C的内径,能在提高缓冲效果的情况下,快速减小运动体提升时的阻力;4.垂直设置的流道B和流道C能够使高温水进入空腔更加容易,提高了本技术的效率;5.流道A水平设置并与空腔上部连通,可以使缓冲结构的进水高于活动体的位置,从而更加容易的将活动体向下压;6.活动体为圆球,流道C的顶部为可与活动体配合的圆锥面,在水压的作用下,圆球能够自然进入圆锥面的范围中,通过圆球与圆锥面的配合,可以防止运动体与流道C的顶部错位,导致封堵失败的情况发生;7.本技术还公开了一种缓冲结构,克服了现有缓冲结构无法兼顾缓冲效果和提升阻力的不足。【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实施例,下面将对描述本技术实施例中所需要用到的附图作简单的说明。显而易见的,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情况下,还可以根据下面的附图,得到其它附图。图1为现有缓冲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高温流体单向节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中缓冲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其中,附图标记对应的零部件名称如下:1-本体,2-空腔,3-流道A,4-流道B,5_流道C,6_活动体,7_堵塞,8_缓冲缸体,9-弹黃,10-缓冲活塞,11-流道D, 12-运动体,13-圆维面。【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而易见的,下面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基于本技术记载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情况下得到的其它所有实施例,均在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内。实施例1:如图2所示,高温流体单向节流装置,包括本体1,本体I内开设有空腔2,本体I上还开设有同时与外部空间和空腔2连通的流道A3、流道B4和流道C5,流道B4设置于空腔2上方,流道C5设置于空腔2下方;还包括活动设置于空腔2内的活动体6。活动体6的形状与流道C5顶部形状相适应,从而可以对流道C5进行封堵。本技术与如图1所示的现有的缓冲结构配合使用。流道A3与流道Dll连接,当运动体12向下运动时,缓冲结构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高温流体单向节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本体(1),本体(1)内开设有空腔(2),本体(1)上还开设有同时与外部空间和空腔(2)连通的流道A(3)、流道B(4)和流道C(5),流道B(4)设置于空腔(2)上方,流道C(5)设置于空腔(2)下方;还包括活动设置于空腔(2)内并可在水压的作用下封堵流道C(5)的活动体(6)。

【技术特征摘要】
1.高温流体单向节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本体(1),本体(I)内开设有空腔(2),本体(I)上还开设有同时与外部空间和空腔(2)连通的流道A (3)、流道B (4)和流道C (5),流道B (4)设置于空腔(2)上方,流道C (5)设置于空腔(2)下方; 还包括活动设置于空腔(2)内并可在水压的作用下封堵流道C (5)的活动体(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温流体单向节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道B(4)的内径小于所述流道C (5)的内径。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高温流体单向节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道B(4)垂直设置,所述流道C (5)垂直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高温流体单向节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道A(3)水平设置并与所述空腔(2)上部连通。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高温流体单向节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I)的底部由可拆卸的堵塞(7 )构成,所述流道C (5 )开设于堵塞(7 )上。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高温流体单向节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体(6)为圆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辉徐季德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华都核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