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混凝土缝表面切槽封堵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705792 阅读:400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2-22 06: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混凝土缝表面切槽封堵结构,在混凝土裂缝的表面切槽形成混凝土施工缝,所述切槽结构采用沿裂缝方向截面的宽深比小的矩形结构,所述混凝土施工缝中填充有胶凝材料。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做到了便捷施工、经济适用,环保,体现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混凝土缝表面切槽封堵结构
本技术涉及混凝土工程,尤其是涉及一种混凝土缝表面切槽封堵的结构。
技术介绍
混凝土裂缝成因复杂、多样,甚至有多种因素相互影响,是混凝土工程中带有一定普遍性的技术问题和多发、常见的缺陷之一。由于裂缝的存在,轻者影响建筑物的美观,重者影响建筑物的耐久性、破坏完整性并危害建筑物的安全运行。因此人们总是竭力的、及时的发现已出现的每一条裂缝,然后认真的检查、观测和分析产生的原因,并进行分类,“对症下药”的选则好修补处理方案,适时予以处理。目前,国内混凝土裂缝的修补与补强加固其目的有两种:一是以防渗堵漏为目的修补,二是以恢复结构整体性为目的修补。无论采取哪一种目的的修补与处理,其裂缝缝口封闭(封缝)总是存在。以水工建筑物为例,《水工建筑物化学灌浆施工规范》DL/T5406-2010对封缝的规定是“封缝应根据混凝土结构和裂缝的情况,选择凿槽嵌缝、布液相间粘贴和表面涂抹封缝材料等方法”。其中凿槽形式一般有“U”、“V”型槽两种,如附图1。从图1可以看出,传统式凿槽嵌缝凿除的体积大,一般适宜大体积混凝土,对小构件、薄壁结构显然不适用。归结起来有以下几点问题:1、由于凿除体积大,极大的损伤了母体混凝土,且薄壁结构不适用;2、由于凿槽体积大加之手工作业,使得施工人员的劳动强度加大、工效偏低,又由于槽体“肥大”使得填充材料量加大、工程成本增加;3、当混凝土有外观要求时,影响混凝土外观;4、对于垂直面或斜面上的裂缝而言,采用凿槽法封缝时有些充填材料往往由于本身自重作用,在凝固之前会向下流淌使上部脱开等。
技术实现思路
为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混凝土缝表面切槽封堵的结构,采取了宽深比小的切槽封堵技术,有效的解决了以上问题。首先改变了传统的V型或U型槽的结构形式存在的缺点,使得工艺更简单,质量更可靠;并且追求最大程度的减少对母体混凝土的损伤,减少对混凝土外观的破坏;工效高,能减轻作业人员劳动强度,且能减少封堵材料的用量的封堵方案。做到了便捷施工、经济适用,环保,体现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其技术方案如下所述:一种混凝土缝表面切槽封堵结构,在混凝土裂缝的表面切槽形成混凝土施工缝,所述切槽结构沿裂缝方向的截面为矩形结构,所述混凝土施工缝中填充有胶凝材料。当混凝土施工缝的缝口为干缝口时,所述胶凝材料采用环氧砂浆、聚氨酯嵌缝膏、丙乳砂浆或水泥砂浆或者预缩砂浆。当混凝土施工缝的缝口为湿缝口时,所述胶凝材料采用速凝水泥、水泥水玻璃或者堵漏灵。所述切槽沿裂缝方向截面的混凝土施工缝长度为切槽的深度,垂直于裂缝方向截面的混凝土施工缝长度为切槽的宽度,所述宽深比为切槽的宽度与深度的比值。本技术提供的混凝土缝表面切槽封堵的结构,均适宜各类型的干、湿混凝土裂缝、施工缝的表面切槽与回填封堵,所述方法由于改变了传统式的“U”型、“V”型凿槽结构形式,不仅极大程度的减小了对母体混凝土的伤害和极大程度的保证了混凝土的外观要求,还使槽内回填的胶凝材料在灌浆时的受力条件得到了根本的改变,使封堵质量更牢固可靠,适用性更广,减轻了劳动强度,施工效率也提高了数十倍。所述方法安全可靠,降低了工程成本,经济效益十分显著,极大的满足了生产需要。【附图说明】图1是目前混凝土缝凿槽采用“U”形封缝示意图;图2是目前混凝土缝凿槽采用“V”形封缝示意图;图3是三种切槽的胶凝材料封堵受力比较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提供裂缝为直线时的切槽封堵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提供裂缝为曲线时的切槽封堵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提供的切槽封堵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图1和图2是目前施工时的两种切槽形状示意图,利用胶凝材料3封住混凝土裂缝4。如图3所示,a是利用了 “U”形切槽,b是采用了 “V”形切槽,c是采用了本技术提供的切槽结构,所述切槽结构采用沿裂缝方向截面的宽深比小的矩形结构。分析传统的V型或U型槽的结构形式不难发现,在灌浆过程中,缝内浆液有一个向外的力Fl向外挤推填充胶凝材料,材料是否被推动脱离,除取决于材料和槽边的粘结力F2大小外,还与槽的边长y有关,显然当胶凝材料与槽边的粘结力不变时,y越大胶凝材料与与槽边的粘结力越大,因此胶凝材料抵抗向外挤推的力就越大,反之则越小。另外在灌浆过程中,缝内浆液对缝面有一个向两侧张开的作用应力F3。若a和b中X越大,在Fl作用下,胶凝材料向外挤推的可能性就越大;因此如C所示,加大y,采用较小的X槽型结构,其结构更有利于受力。如图4至图6所示,所述混凝土缝表面切槽封堵结构,在混凝土裂缝4的表面切槽形成混凝土施工缝1,所述切槽结构2采用沿裂缝方向截面的宽深比小的矩形结构,所述所述混凝土施工缝中填充有胶凝材料3。所述切槽结构2中沿裂缝4方向截面的混凝土施工缝长度为切槽的深度,垂直于裂缝4方向截面的混凝土施工缝长度为切槽的宽度,所述宽深比为切槽的宽度与深度的比值。施工缝I可沿裂缝4直线切槽,裂缝4为不规则的折线或圆滑的曲线时则采用首尾衔接的折线切槽。所述混凝土缝表面切槽封堵方法,包括以下步骤:I)在混凝土裂缝4的表面进行切槽,所述混凝土施工缝I应骑缝直线切槽;2)所述混凝土裂缝4为不规则的折线或圆滑的曲线时,应骑裂缝切割成若干条首尾衔接的折线;3)切割完成,采用压力水将切槽冲洗干净;4)若切槽2为干缝,冲洗干净后自然晾干或吹干槽内积水,再回填胶凝材料3 ;若切槽2为湿缝,冲洗干净后即可回填胶凝材料3。当缝口为干缝口时,所述胶凝材料3采用环氧砂浆、聚氨酯嵌缝膏、丙乳砂浆、水泥砂浆或预缩砂浆;当缝口为湿缝口时,所述胶凝材料3采用速凝水泥、水泥水玻璃或堵漏灵。步骤2)中,采用手持式角磨机并选用配套适宜的角磨机磨片进行骑缝切割;当切槽2需要加宽时,采用双角磨机磨片并列骑缝切割。本技术提供的混凝土缝表面切槽封堵的结构,通过采用宽深比小的切槽封堵技术,不仅改正了传统式“肥大”的V型槽或U型槽的不经济结构形式,而且使得封堵受力条件发生了改变,质量更可靠、工艺更简单、工效更高;能最大程度的减少对母体混凝土的损伤,减少对混凝土外观的破坏和影响;适宜各类型混凝土裂缝、施工缝(包括干缝和湿缝)的表面切槽;并且由于采用宽深比小的切槽,不仅减少了封堵材料的用量,降低了工程成本,而且采用电动工具替代手工操作,大大的减轻了作业人员的劳动强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混凝土缝表面切槽封堵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混凝土裂缝的表面切槽形成混凝土施工缝,所述切槽结构沿裂缝方向的截面为矩形结构,所述混凝土施工缝中填充有胶凝材料,当混凝土施工缝的缝口为干缝口时,所述胶凝材料采用环氧砂浆、聚氨酯嵌缝膏、丙乳砂浆或水泥砂浆或者预缩砂浆;当混凝土施工缝的缝口为湿缝口时,所述胶凝材料采用速凝水泥、水泥水玻璃或者堵漏灵。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混凝土缝表面切槽封堵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混凝土裂缝的表面切槽形成混凝土施工缝,所述切槽结构沿裂缝方向的截面为矩形结构,所述混凝土施工缝中填充有胶凝材料,当混凝土施工缝...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晓华刘怀亮周厚贵余英谭恺炎雷骊彪李焰刘文李建彬程公辉王明毅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葛洲坝集团国际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