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善曝气池处理效率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9705036 阅读:93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2-22 05: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改善曝气池处理效率的装置,包括支架,支架通过支撑台支撑安装在曝气池内,支撑台设置在曝气池下部的内壁上,支架上通过绳子悬挂有网状球形壳体,网状球形壳体的数量为多个,多个网状球形壳体呈多列布设,每列网状球形壳体的数量为3~7个,相邻两个网状球形壳体之间留有距离,网状球形壳体内填充有微电解填料。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且使用操作方便、使用效果好,能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采用粉末活性炭—活性污泥法存在处理成本高、采用加压曝气法存在安全隐患,以及采用填装有微电解填料的微电解填料塔进行预处理存在微电解填料易板结、易产生沟流的问题,同时设备投入小,基本上无维修成本,制造方便,制造成本低。(*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改善曝气池处理效率的装置
本技术属于污水处理
,具体涉及一种改善曝气池处理效率的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污水的有机物浓度越来越高、成分也越来越复杂。进水污染物浓度超过设计值,造成大量城市污水厂出水不达标,提高核心工艺曝气池的处理效率,对出水达标具有重要的作用。近些年来,为了提高曝气池对进水有机物浓度的承受能力,提高污水处理的效能,强化活性污泥的净化功能,目前行业上主要采用以下两种方式改善曝气池的处理效率,即粉末活性炭一活性污泥法、加压曝气法。粉末活性炭一活性污泥法是将粉末活性炭投入曝气池中,则粉末活性炭与曝气池中的活性污泥结合,粉末活性炭被活性污泥包裹在里面,提高了传质效率,即污染物被快速降解;但是随着排泥的进行,粉末活性炭会流失,这时须向曝气池中重新投入粉末活性炭以保证处理效率,由于粉末活性炭价格昂贵,所以造成处理成本大大提高。加压曝气法是在曝气池处于密闭的情况下,向曝气池中曝气充氧来提高氧气的利用率,进而改善曝气池的处理效率,但是由于需要向曝气池加压,因此存在曝气池爆炸的安全隐患。还有一种方式是采用填装有微电解填料的微电解填料塔进行预处理以提高曝气池的处理效率。具体的操作是:待处理污水首先进入内部填装有微电解填料的微电解填料塔,经微电解填料塔预处理后进入曝气池,以此来提高曝气池的处理效率。该种方式虽然处理效率较高,但是存在以下缺点:(1)由于微电解填料是堆放在微电解填料塔的塔体中,所以很容易造成微电解填料板结,产生沟流问题,影响了处理效率;(2)因微电解填料单独放置在塔体中,所以增加了占地面积和管道连接费用,同时也相应的增加了管道之间脱开的隐患,进而导致设备投入和维修成本大大增加。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改善曝气池处理效率的装置,其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且使用操作方便、使用效果好,能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采用粉末活性炭一活性污泥法存在处理成本高、采用加压曝气法存在安全隐患,以及采用填装有微电解填料的微电解填料塔进行预处理存在微电解填料易板结、易产生沟流的问题,同时设备投入小,基本上无维修成本,制造方便,制造成本低。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改善曝气池处理效率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所述支架通过支撑台支撑安装在曝气池内,支撑台设置在曝气池下部的内壁上,所述支架上通过绳子悬挂有网状球形壳体,所述网状球形壳体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网状球形壳体呈多列布设,每列网状球形壳体的数量为3?7个,相邻两个网状球形壳体之间留有距离,所述网状球形壳体内填充有微电解填料。上述的一种改善曝气池处理效率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每列网状球形壳体的数量为5个。上述的一种改善曝气池处理效率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状球形壳体为高分子聚合物网状球形壳体。上述的一种改善曝气池处理效率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为钢丝支架,所述绳子为钢丝绳。上述的一种改善曝气池处理效率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台与曝气池一体成型。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1、本技术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且使用操作方便、使用效果好。2、本技术微电解填料填充在网状球形壳体内,网状球形壳体的数量为多个,网状球形壳体通过绳子悬挂在支架上,相邻两个网状球形壳体之间留有距离,支架支撑安装在曝气池内,所以不仅大大增加了待净化污水与微电解填料的接触面积,强化了微电解反应,且这种结构大的比表面积加快了微生物挂膜的速度,增加了微生物的数量,进而达到改善曝气池的处理效率;同时解决了采用填装有微电解填料的微电解填料塔进行预处理存在微电解填料易板结、易产生沟流的问题,且处理效率高。3、本技术中,因填充有微电解填料的网状球形壳体是通过支架设置在曝气池内,所以解决了采用填装有微电解填料的微电解填料塔进行预处理存在占地面积大、费用高及管道之间易脱开的隐患,且设备投入小,基本上无维修成本,制造方便,制造成本低。4、本技术还解决了采用粉末活性炭一活性污泥法存在处理成本高及采用加压曝气法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5、本技术较采用填装有微电解填料的微电解填料塔进行预处理无需增加其它设备,安装方便,便于曝气池的改造,即直接将支架支撑安装在曝气池中即可,无需管道连接,费用低廉,效果良好,便于推广。6、本技术可利用曝气池内底部曝气头的曝气作用,使得水力冲刷作用加强,进一步解决微电解填料易板结、易产生沟流的问题。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I—曝气池;2—支架;3—绳子;4 一网状球形壳体;5—微电解填料;6—支撑台。【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本技术包括支架2,所述支架2通过支撑台6支撑安装在曝气池I内,支撑台6设置在曝气池I下部的内壁上,所述支架2上通过绳子3悬挂有网状球形壳体4,所述网状球形壳体4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网状球形壳体4呈多列布设,每列网状球形壳体4的数量为3~7个,相邻两个网状球形壳体4之间留有距离,所述网状球形壳体4内填充有微电解填料5。本实施例中,每列网状球形壳体4的数量为5个。本实施例中,所述网状球形壳体4为高分子聚合物网状球形壳体,通水和通气性能好。本实施例中,所述支架2为钢丝支架,所述绳子3为钢丝绳,结实耐用,且成本低。本实施例中,所述支撑台6与曝气池I 一体成型,制造方便,使用可靠。本技术的工作原理为:使用时,在每个网状球形壳体4的内部均装入微电解填料5,然后通过绳子3将网状球形壳体4悬挂在支架2上,再将支架2置于曝气池I中,在支撑台6的支撑作用下支架2支撑安装在曝气池I内。当待净化污水流入曝气池I后进入网状球形壳体4,经网状球形壳体4内的微电解填料5对污水进行处理。由于微电解填料5填充在网状球形壳体4内,网状球形壳体4的数量为多个,网状球形壳体4通过绳子3悬挂在支架2上,相邻两个网状球形壳体4之间留有距离,支架2支撑安装在曝气池I内,所以不仅大大增加了待净化污水与微电解填料5的接触面积,强化了微电解反应,且这种结构大的比表面积加快了微生物挂膜的速度,增加了微生物的数量,进而达到改善曝气池的处理效率;同时解决了采用填装有微电解填料的微电解填料塔进行预处理存在微电解填料易板结、易产生沟流的问题,且处理效率高。另外,因填充有微电解填料5的网状球形壳体4是通过支架2设置在曝气池I内,所以解决了采用填装有微电解填料的微电解填料塔进行预处理存在占地面积大、费用高及管道之间易脱开的隐患,且设备投入小,制造方便,制造成本低。本技术还解决了采用粉末活性炭一活性污泥法存在处理成本高及采用加压曝气法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技术作任何限制,凡是根据本技术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变更以及等效结构变换,均仍属于本技术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改善曝气池处理效率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2),所述支架(2)通过支撑台(6)支撑安装在曝气池(1)内,支撑台(6)设置在曝气池(1)下部的内壁上,所述支架(2)上通过绳子(3)悬挂有网状球形壳体(4),所述网状球形壳体(4)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网状球形壳体(4)呈多列布设,每列网状球形壳体(4)的数量为3~7个,相邻两个网状球形壳体(4)之间留有距离,所述网状球形壳体(4)内填充有微电解填料(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改善曝气池处理效率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2),所述支架(2)通过支撑台(6)支撑安装在曝气池(I)内,支撑台(6)设置在曝气池(I)下部的内壁上,所述支架(2)上通过绳子(3)悬挂有网状球形壳体(4),所述网状球形壳体(4)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网状球形壳体(4)呈多列布设,每列网状球形壳体(4)的数量为3?7个,相邻两个网状球形壳体(4)之间留有距离,所述网状球形壳体(4)内填充有微电解填料(5)。2.按照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新奇程爱华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文理学院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