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振保专利>正文

挤出机横向圆筒式过滤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70502 阅读:378 留言:1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种过滤装置。由带筒形腔的主体及装在腔中的滤网筒构成。安装在塑料、化纤等高分子材料及其制品的生产线上用以过滤分离原料中杂质并均化原料各组分,过滤面积大,换网操作容易而安全。(*该技术在200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过滤装置,装在塑料、化纤等高分子材料及其制品生产线上挤出机的下游,用在过滤分离原料中的杂质并均化原料各组分。如今在生产线上工作的此类过滤器,大体可分为平板式和园筒式的两类。平板式的主要缺点是过滤面积小,效率差,简单地增加面积又使其所受压力增加,材料的强度难以保证,为了增大面积提高过滤效率制造了园筒式过滤器,如常州塑料机械总厂产的SJ-80×25为其一例,它是在筒状的主体中装着一个纵向的滤网筒,将主体中的腔分为内外两部分,外腔通进料口,内腔通出料口,这种过滤器提高了过滤的效率,但有严重缺陷,滤网洞底部受压力大需用多个大螺栓锁紧,换网时拆装费力费时,且易烫伤工人;换网时主体腔内残留很多原料既浪费原料,要清理出这些高温原料,即费工费时,还浪费掉许多原材料,又具有危险性。本技术的目的是公开一种既有大的过滤面积,又易更换拆装,勿须人工清洁孔腔免除劳动者危险的过滤器。一种挤出机横向园筒式过滤器,由带筒形腔的主体和置于腔中的滤网筒构成,滤网筒两底边外径与腔的直径同,多孔的筒壁外径小于腔径,筒壁将腔分成内外腔两个部分,进料口与外腔相通,其特征在于进料口与出料口同轴,主体的筒形腔与滤网筒同轴,进料口轴线与滤网筒的轴线垂直,滤网筒壁的中部有接口,内腔径接口与出料口沟通。-->工作时原料自进料口进入外腔,再经滤网筒壁过滤进入内腔,后经接口流向出口,通到下一工序的设备中去,因本技术的过滤面几乎布满滤网筒的整个筒壁,面积大,效率高,横向放置的滤网筒,左右两边对称,总体受力相互抵消,只向进料口方向有一点推力作用在主体腔的内壁,只用几个小螺栓定一下位就行了,不必用大螺栓锁紧,因此拆装容易。换网时滤网筒被螺杆(或液压缸)自左向右拉出,因滤网筒底面的外径与主体腔直径相同,所以能将腔内余料全部刮出(对腔有自洁性),不需人工清腔,省工省时而又避免烫伤危险。下面将对照附图并通过实施例进一步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俯视图;图2是A-A剖面图;图3是对比技术(纵向园筒式过滤器)的侧视图。图中箭头表示料流方向。实施例:主体2和装在其园筒形空腔中的滤网筒3构成一个横向园筒式过滤器,滤网筒的左右两底面与主体的园腔滑配合,筒壁外敷滤网,直径略小于底面的直径,将主体的腔分为内腔10,外腔11,进料1与外腔11相通,滤网筒壁中部有接口12,内腔10经接口12与出料口9沟通。为使滤网筒接口12和主体园筒腔出料口准确定位,设置了导滑定位板4及定位螺栓8。为推拉方便还设置了导滑支杆5、外支板6及螺纹杆7,油缸活塞杆换网时旋动螺纹杆即可将滤网筒自左向右拉出,拉出滤网筒对主体的园腔有自洁作用,不需清腔即可将揭掉脏网13敷上新网的滤网筒装入腔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挤出机横向园筒式过滤器,由带筒形腔的主体和置于腔中的滤网筒构成,滤网筒两底边外径与腔的直径相同,多孔的筒壁外径小于腔径,筒壁将腔分成内、外腔两个部分,进料口与外腔相通,其特征在于进料口与出料口同轴,主体的形腔与滤网筒同轴,进料口轴线与滤网筒的轴线垂直,滤网筒壁的中部有接口,内腔径接口与出料口沟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挤出机横向园筒式过滤器,由带筒形腔的主体和置于腔中的滤网筒构成,滤网筒两底边外径与腔的直径相同,多孔的筒壁外径小于腔径,筒壁将腔分成内、外腔两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振保王振安
申请(专利权)人:王振保王振安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1[中国|河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1条评论
  • 来自[未知地区] 2012年05月12日 09:35
    我希望购买这个专利产品或加盟,我的电话是:05337685456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