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后座椅靠背下安装支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703755 阅读:192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2-22 03: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后座椅靠背下安装支架,包括L形支架和螺栓组件,其中,所述L形支架上设有螺栓孔,通过该螺栓孔,所述L形支架以所述螺栓组件为旋转轴心铰接;所述螺栓组件包括:台阶螺栓、垫圈和衬套,其中,所述台阶螺栓依次包括螺帽、第一台阶和第二台阶,所述第一台阶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二台阶的直径,所述第一台阶与所述L形支架上的螺栓孔匹配,所述第一台阶为所述L形支架的铰接轴;所述衬套套在所述第二台阶上并与第一台阶相邻,所述垫圈套在所述第二台阶上起固定整个螺栓组件的作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铰链安装固定点由两个简化成1个,简化了安装的同时也提高了装配精度;此外,取消了蝴蝶形支架及铆钉,降低了成本。(*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后座椅靠背下安装支架
本技术涉及汽车零部件
,具体涉及一种新型后座椅靠背下安装支架。
技术介绍
对于后排可折叠靠背来说,有两种方式可以实现靠背与车体的连接:一种是铰链连接;另一种是固定轴连接。但无论是铰链连接还是固定轴连接都存在各自的缺陷。如图1所示,后排可翻座椅采用铰链安装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固定方式,该固定铰链由3部分组成,分别为左侧的L形支架11、右侧的蝴蝶形支架12以及把两者固定在一起的铆钉13。正常安装状态下,首先,用两个螺栓将右侧的蝴蝶形支架固定在侧围钣金上,然后再用螺栓将左侧的L形支架与靠背骨架相连。采用这种固定方式时安装复杂(需要考虑右侧蝴蝶形支架的安装定位方式)、安装精度低,且成本较高(需要2个支架、I个铆钉以及3个螺栓的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装配复杂、装配精度低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后座椅靠背下安装支架。具体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后座椅靠背下安装支架,包括L形支架和螺栓组件,其中,所述L形支架上设有螺栓孔,通过该螺栓孔,所述L形支架以所述螺栓组件为旋转轴心铰接;所述螺栓组件包括:台阶螺栓、垫圈和衬套,其中,所述台阶螺栓依次包括螺帽、第一台阶和第二台阶,所述第一台阶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二台阶的直径,所述第一台阶与所述L形支架上的螺栓孔匹配,所述第一台阶为所述L形支架的铰接轴;所述衬套套在所述第二台阶上并与第一台阶相邻,所述垫圈套在所述第二台阶上起固定整个螺栓组件的作用。优选的,所述螺帽包括头部和挡片,所述头部为外六角状,所述挡片为环形挡片固定于所述外六角状头部一端外侧,并与所述第一台阶相邻。优选的,所述后座椅靠背下安装支架还包括轴套,该轴套为圆环状、套在所述第一台阶上,并固定于所述L形支架与所述衬套之间。优选的,所述轴套为塑料轴套。优选的,所述轴套的圆环宽度大于所述挡片的圆环宽度。优选的,所述衬套、垫圈为圆环状,所述衬套的圆环宽度小于所述垫圈或所述轴套的圆环宽度。优选的,所述衬套为圆环状。优选的,所述垫圈为纸垫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本技术将铰链安装固定点由两个简化成I个,简化了安装的同时也提高了装配精度;此外,取消了蝴蝶形支架及铆钉,降低了成本。【附图说明】图1现有设计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后座椅靠背下安装支架结构示意图;图3为台阶螺母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2中A-A向剖视图。图中附图标记如下:L形支架11,蝴蝶形支架12,铆钉13 ;螺栓组件2,台阶螺栓23,螺帽231,头部2311,挡片2312,第一台阶232,第二台阶233,垫圈21,衬套25,轴套24。【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其【具体实施方式】详细介绍本技术,附图中将对构成较佳实施例的组件的数目、位置、关系、及尺寸的延伸将有所说明,在阅读及了解本技术的教导后相关的变化实施属于业界技能。另外,在阅读及了解本技术的教导后,配合特定力量、重量、强度、及类似要求的精确尺寸及尺寸比例的改变亦属本领域公知常识。如图2、3、4所示,一种后座椅靠背下安装支架,包括L形支架11和螺栓组件2,其中,所述L形支架I上设有螺栓孔,通过该螺栓孔,所述L形支架11以所述螺栓组件2为旋转轴心铰接;所述螺栓组件2包括:台阶螺栓23、垫圈21和衬套25,其中,所述台阶螺栓23依次包括螺帽231、第一台阶232和第二台阶233,所述第一台阶232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二台阶233的直径,所述第一台阶232与所述L形支架11上的螺栓孔匹配,所述第一台阶232为所述L形支架11的铰接轴;所述衬套25套在所述第二台阶233上、并与第一台阶232相邻,所述垫圈21套在所述第二台阶233上起固定整个螺栓组件2的作用。如图2、4所示,所述螺帽231包括头部2311和挡片2312,所述头部2311为外六角状,所述挡片2312为环形挡片固定于所述外六角状头部2311 —端外侧,并与所述第一台阶232相邻。[0031 ] 如图4所示,所述后座椅靠背下安装支架还包括轴套24,该轴套24为圆环状、套在所述第一台阶232上,并固定于所述L形支架11与所述衬套25之间。该轴套24其能够进一步消除所述L形支架11在所述挡片2312与所述衬套支架的距离。优选的,所述轴套24为塑料轴套,其一方面能够降低成本,另一方面也使L形支架11在第一台阶232上转动的同时,更容易实现。如图4所示,所述轴套24的圆环宽度大于所述挡片2312的圆环宽度。所述衬套25、垫圈21为圆环状,所述衬套25的圆环宽度小于所述垫圈21或所述轴套24的圆环宽度。为了使整个螺栓组件2更好的固定在所述侧围钣金上,所述衬套25为圆环状,如图4所示,该结构还能够进一步消除整个螺栓组件2与钣金之间的间隙,另外,在受外来震动使,也起到缓冲作用。为了降低成本,优选的,所述垫圈21为纸垫圈。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需要指出的是,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技术而不用于限制本技术的范围,而且,在阅读了本技术的内容之后,本领域相关技术人员可以对本技术做出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入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后座椅靠背下安装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L形支架和螺栓组件,其中,?所述L形支架上设有螺栓孔,通过该螺栓孔,所述L形支架以所述螺栓组件为旋转轴心铰接;?所述螺栓组件包括:台阶螺栓、垫圈和衬套,其中,所述台阶螺栓依次包括螺帽、第一台阶和第二台阶,所述第一台阶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二台阶的直径,所述第一台阶与所述L形支架上的螺栓孔匹配,所述第一台阶为所述L形支架的铰接轴;所述衬套套在所述第二台阶上并与第一台阶相邻,所述垫圈套在所述第二台阶上起固定整个螺栓组件的作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后座椅靠背下安装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L形支架和螺栓组件,其中, 所述L形支架上设有螺栓孔,通过该螺栓孔,所述L形支架以所述螺栓组件为旋转轴心铰接; 所述螺栓组件包括:台阶螺栓、垫圈和衬套,其中,所述台阶螺栓依次包括螺帽、第一台阶和第二台阶,所述第一台阶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二台阶的直径,所述第一台阶与所述L形支架上的螺栓孔匹配,所述第一台阶为所述L形支架的铰接轴;所述衬套套在所述第二台阶上并与第一台阶相邻,所述垫圈套在所述第二台阶上起固定整个螺栓组件的作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座椅靠背下安装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螺帽包括头部和挡片,所述头部为外六角状,所述挡片为环形挡片固定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乔峰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