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轮悬挂
本技术属于车辆
,具体的说,涉及一种车轮悬挂。
技术介绍
减震弹簧越软,减震效果好,从而提高了驾乘人员的乘坐舒适性,但对于运动性大的路面,减震弹簧承受着来自车轮的冲击力就大,减震的形变就大,从而使得汽车的运动性能差;而减震弹簧太硬时,在运动性较大的路面行驶,具有很强的运动性能,但由于太硬就会造成减震性能差,从而降低了驾乘人员的乘坐舒适性,因此现有的减震装置很难平衡整个车体的舒适性和运动性问题。现有技术缺点:车辆的舒适性和运动性相冲突。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很好的平衡车体舒适性能和运动性能的车轮悬挂。本技术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车轮悬挂,包括车体、安装在该车体前部的前轮定位轴和安装在该车体后部的后轮轴,其关键在于:在所述车体和前轮定位轴之间均设有前支架,在所述车体和后轮轴之间均设有后支架,在所述车体上固定有与所述前支架对应的第一减震装置,在所述车体上固定有与所述后支架对应的第二减震装置,所述第一减震装置通过第一滑轮联动结构与所述前支架连接联动,所述第二减震装置通过第二滑轮联动结构与所述后支架连接联动。采用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车轮悬挂,包括车体(1)、安装在该车体(1)前部的前轮定位轴(2)和安装在该车体(1)后部的后轮轴(3),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车体(1)和前轮定位轴(2)之间均设有前支架(4),在所述车体(1)和后轮轴(3)之间均设有后支架(5),在所述车体(1)上固定有与所述前支架(4)对应的第一减震装置(6),在所述车体(1)上固定有与所述后支架(5)对应的第二减震装置(7),所述第一减震装置(6)通过第一滑轮联动结构与所述前支架(4)连接联动,所述第二减震装置(7)通过第二滑轮联动结构与所述后支架(5)连接联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轮悬挂,包括车体(I )、安装在该车体(I)前部的前轮定位轴(2)和安装在该车体(I)后部的后轮轴(3),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车体(I)和前轮定位轴(2)之间均设有前支架(4),在所述车体(I)和后轮轴(3)之间均设有后支架(5),在所述车体(I)上固定有与所述前支架(4)对应的第一减震装置(6 ),在所述车体(I)上固定有与所述后支架(5 )对应的第二减震装置(7),所述第一减震装置(6)通过第一滑轮联动结构与所述前支架(4)连接联动,所述第二减震装置(7)通过第二滑轮联动结构与所述后支架(5)连接联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轮悬挂,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减震装置(6)和第二减震装置(7)分别位于所述第一滑轮联动结构和第二滑轮联动结构的上方。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轮悬挂,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减震装置(6)、第二减震装置(7)、第一滑轮联动结构和第二滑轮联动结构均位于所述前轮定位轴(2)与所述后轮轴(3)之间。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轮悬挂,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轮联动结构包括第一定滑轮(8)、第二定滑轮(9)、第三定滑轮(10)、第一动滑轮(11)和第一拉索(12),所述第一动滑轮(11)连接在第一减震装置(6 )上,所述第一定滑轮(8 )、第二定滑轮(9 )和第三定滑轮(10)固定于所述车体(I)上,所述第一定滑轮(8)和第二定滑轮(9)分别位于所述第一动滑轮(11)下方的左右两侧,所述第三定滑轮(10 )靠近所述前支架(4 )设置,所述第一拉索(12)的...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