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耐磨复合膜的工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703485 阅读:110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2-22 03:11
一种具有耐磨复合膜的工件,包括工件本体以及设于工件本体外表面的耐磨复合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耐磨复合膜包括自下而上依次设置的底层、耐磨层、中介层、以及白色贵金属膜层,且所述耐磨层为掺杂有Si元素的薄膜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之工件,其耐磨复合膜硬度高、耐磨性好。(*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耐磨复合膜的工件
:本技术涉及一种具有耐磨复合膜的工件。
技术介绍
:为提高工件的装饰性,尤其是金属工件的装饰性,使金属工件更加美观,通常会在金属工件的外表面镀上复合膜。但现有的镀设有复合膜的工件,普遍存在硬度低、耐磨性差的缺陷,故有必要对其作出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耐磨复合膜的工件,其外表面的耐磨复合膜硬度高、耐磨性好。—种具有耐磨复合膜的工件,包括工件本体以及设于工件本体外表面的耐磨复合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耐磨复合膜包括自下而上依次设置的底层、耐磨层、中介层、以及白色贵金属膜层,且所述耐磨层为掺杂有Si元素的薄膜层。本技术之工件,其外表面的耐磨复合膜包括自下而上依次设置的底层、耐磨层、中介层、以及白色贵金属膜层,且所述耐磨层为掺杂有Si元素的薄膜层,可进一步提高耐磨层之硬度,使复合膜更加耐磨。本技术之耐磨复合膜,可通过如下方案进行改进:所述耐磨层为TiSiC薄膜层、CrSiC薄膜层、或ZrSiC薄膜层,耐磨复合膜硬度高、耐磨性好。所述耐磨层的厚度为0.5~5.0 μ m,结构简单,可进一步提高耐磨层之硬度,使本技术之复合膜更加耐磨。所述底层为Ti膜层,其厚度为0.01 μ m~0.5 μ m,可提高耐磨层与金属工件的附着性。所述中介层为不锈钢薄膜层,其厚度为0.1~0.5 μ m,可提高耐磨层与白色贵金属膜层的附着力。所述白色贵金属膜层是Pt、Pd、Rh、或上述各金属的合金材料之一制成的金属膜层,其厚度为0.1~1.0μm.可提高工件的表面装饰性,使工件更加美观。所述工件为金属工件。所述工件为金属手表零配件或金属首饰零配件。【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之工件的结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一种具有耐磨复合膜的工件,包括工件本体I以及设于工件本体外1表面的耐磨复合膜,所述耐磨复合膜包括自下而上依次设置的底层2、耐磨层3、中介层4、以及白色贵金属膜层5,且所述耐磨层3为掺杂有Si元素的薄膜层。进一步地,所述耐磨层3为TiSiC薄膜层、CrSiC薄膜层、或ZrSiC薄膜层。再进一步地,所述耐磨层3的厚度为0.5^5.0 μ m。再进一步地,所述底层2为Ti膜层,其厚度为0.01 μ πΟ.5 μ m。 再进一步地,所述中介层4为不锈钢薄膜层,其厚度为0.1~0.5μπιο 再进一步地,所述白色贵金属膜层5是钼金(Pt)、钯金(Pd)、铑金(Rh)、或上述各金属的合金材料之一制成的金属膜层,其厚度为0.?Λ?.Ομηι。[0021 ] 更进一步地,所述工件为金属工件。具体地,所述工件为金属手表零配件,如:表壳、表带、圈、底盖、螺钉等;所述工件还可以是金属首饰零配件,如项链、手链、指环、耳环、手环等。本技术之工件,如金属手表零配件、或金属首饰零配件,在其外表面形成所述耐磨复合膜的工艺包括如下步骤:1、将待镀工件检查之后,固定于挂架上。2、以超声波清洗,以去除工件表面所附着之油脂与抛光蜡。3、清洗完毕后,对工件进行烘干以去除所吸附之水分。4、将工件置入真空镀膜机内,抽真空并加热。所述真空镀膜机的真空炉之真空压力需低于7.5X10_3Pa,温度须高于150°C。5、进入镀膜程序之第一步骤:利用离子轰击以去除工件表面氧化膜。6、进入镀膜程序之第二步骤:采用阴极电弧蒸镀与磁控溅射蒸镀交互运用工艺,在工件表面镀上底层2,即Ti膜层,其厚度为0.01 μ πΟ.5 μ m。7、进入镀膜程序之第三步骤:采用阴极电弧蒸镀与磁控溅射蒸镀交互运用工艺,在底层2外表面镀上耐磨层3,即TiSiC薄膜层、CrSiC薄膜层、或ZrSiC薄膜层,其厚度为0.5~5.0 μ mD8、进入镀膜程序之第四步骤:采用磁控溅射蒸镀工艺,在耐磨层3外表面镀上中介层4,即不锈钢薄膜层,其厚度为0.1~0.5 μ m。9、进入镀膜程序之第五步骤:采用磁控溅射蒸镀工艺,在中介层4外表面镀上白色贵金属膜层5,该白色贵金属膜层5是钼金(Pt)、|fi金(Pd)、错金(Rh)、或上述各金属的合金材料之一制成的金属膜层,其厚度为0.1!.0 μ m。10、待炉内冷却后,破真空取出工件,进行检查与包装。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用来限定本技术实施的范围,凡依本技术专利范围所做的同等变化与修饰,皆落入本技术专利涵盖的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具有耐磨复合膜的工件,包括工件本体以及设于工件本体外表面的耐磨复合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耐磨复合膜包括自下而上依次设置的底层、耐磨层、中介层、以及白色贵金属膜层,所述耐磨层为TiSiC薄膜层、CrSiC薄膜层、或ZrSiC薄膜层。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耐磨复合膜的工件,包括工件本体以及设于工件本体外表面的耐磨复合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耐磨复合膜包括自下而上依次设置的底层、耐磨层、中介层、以及白色贵金属膜层,所述耐磨层为TiSiC薄膜层、CrSiC薄膜层、或ZrSiC薄膜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耐磨复合膜的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耐磨层的厚度为0.5?5.0 μ m。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具有耐磨复合膜的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层为Ti膜层,其厚度为0.0l μ m?0.5 μ m。4.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伍健刘金福高俪芝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源谥真空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