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倒置模的流道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703354 阅读:72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2-22 02: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倒置模的流道结构,其有效解决了残留料道的去除问题,不影响下次注塑成型,省时省力,使得模具的生产效率高。其包括前模、后模、镶件,所述前模、后模、镶件间形成型腔,其还包括浇口套、面板、水口板、面针板、垫板、支承板、A板、B板,所述浇口套位于所述面板、水口板之间,所述浇口套连通流道,所述流道分别贯穿面针板、垫板、支承板、A板、前模后连通所述型腔,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道具体为圆柱形的热嘴结构,所述浇口套连通所述热嘴结构的入口端,所述热嘴结构的出口端连通所述型腔,所述热嘴结构的圆柱体表面布置有导热部分,所述热嘴结构的导热部分通过连接线外接有电源。(*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倒置模的流道结构
本技术涉及产品模具的结构
,具体为一种倒置模的流道结构。
技术介绍
现有的倒置模的流道结构普遍采用传统的流道,其在完成注塑后,需要将模具内的残留料道清除,由于是倒置模,其使得残留料道长,其清除繁琐,且费时费力,使得模具的生产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倒置模的流道结构,其有效解决了残留料道的去除问题,不影响下次注塑成型,省时省力,使得模具的生产效率高。一种倒置模的流道结构,其技术方案是这样的:其包括前模、后模、镶件,所述前模、后模、镶件间形成型腔,其还包括浇□套、面板、水□板、面针板、垫板、支承板、A板、B板,所述浇口套位于所述面板、水口板之间,所述浇口套连通流道,所述流道分别贯穿面针板、垫板、支承板、A板、前模后连通所述型腔,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道具体为圆柱形的热嘴结构,所述浇口套连通所述热嘴结构的入口端,所述热嘴结构的出口端连通所述型腔,所述热嘴结构的圆柱体表面布置有导热部分,所述热嘴结构的导热部分通过连接线外接有电源。采用本技术的结构后,由于倒置模的流道为热嘴结构,当注塑完成完成脱模后,其无需将残留料道取出,合模后,通电,即可完成对残留料道的融化,从而使得残留料道内的物料可以快速利用,其有效解决了残留料道的去除问题,不影响下次注塑成型,省时省力,使得模具的生产效率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主视图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见图1,其包括前模1、后模2、镶件3,前模1、后模2、镶件3间形成型腔4,其还包括浇口套5、面板6、水口板7、面针板8、垫板9、支承板10、A板11、B板12,浇口套5位于面板6、水口板7之间,烧口套5连通流道,流道分别贯穿面针板8、垫板9、支承板10、A板11、前模I后连通型腔4,流道具体为圆柱形的热嘴结构13,浇口套5连通热嘴结构13的入口端,热嘴结构13的出口端连通型腔4,热嘴结构13的圆柱体表面布置有导热部分14,热嘴结构的导热部分14通过连接线15外接有电源(图中未画出,属于现有成熟结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倒置模的流道结构,其包括前模、后模、镶件,所述前模、后模、镶件间形成型腔,其还包括浇口套、面板、水口板、面针板、垫板、支承板、A板、B板,所述浇口套位于所述面板、水口板之间,所述浇口套连通流道,所述流道分别贯穿面针板、垫板、支承板、A板、前模后连通所述型腔,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道具体为圆柱形的热嘴结构,所述浇口套连通所述热嘴结构的入口端,?所述热嘴结构的出口端连通所述型腔,所述热嘴结构的圆柱体表面布置有导热部分,所述热嘴结构的导热部分通过连接线外接有电源。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倒置模的流道结构,其包括前模、后模、镶件,所述前模、后模、镶件间形成型腔,其还包括浇口套、面板、水口板、面针板、垫板、支承板、A板、B板,所述浇口套位于所述面板、水口板之间,所述浇口套连通流道,所述流道分别贯穿面针板、垫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应军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市新区伟创利模具厂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