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内螺纹管成型旋压装置
本技术涉及内螺纹管成型
,尤其涉及一种新型内螺纹管成型旋压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的内螺纹管成型旋压装置的回转套的外径大小均相等,且回转套的排油孔较小,存在自重较重,电机在高速旋转时电机主轴平衡较差,管件表面易产生花纹,造成产品报废,同时由于高速旋转时主轴平衡较差,轴向跳动大,造成高速电机轴承损坏较快,影响轴承使用寿命。另外,现有的内螺纹管成型旋压装置的回转套上的排油孔较小,回转套内管件泥料无法彻底排出,从而聚集在回转套内,增加旋压装置自重,造成高速电机轴承损坏较快,影响轴承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新型内螺纹管成型旋压装置。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内螺纹管成型旋压装置,包括具有旋压腔的回转套、与所述回转套通过多个螺栓连接的连接套、钢球、设置在所述回转套的旋压腔内与所述回转套的内壁相抵触的第一旋压环、设置在所述回转套的旋压腔内且与所述第一旋压环之间形成间隙的第二旋压环,所述钢球与所述第一旋压环、所述第二旋压环均相抵触,所述连接套与所述第二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内螺纹管成型旋压装置,包括具有旋压腔的回转套(1)、与所述回转套(1)通过多个螺栓(7)连接的连接套(2)、钢球(8)、设置在所述回转套(1)的旋压腔内与所述回转套(1)的内壁相抵触的第一旋压环(4)、设置在所述回转套(1)的旋压腔内且与所述第一旋压环(4)之间形成间隙(5)的第二旋压环(6),所述钢球(8)与所述第一旋压环(4)、所述第二旋压环(6)均相抵触,所述连接套(2)与所述第二旋压环(6)相抵触,在所述回转套(1)与所述连接套(2)之间设置有用于调整所述间隙(5)大小的垫片(3),其特征在于,所述回转套(1)具有同轴的回转套一部(12)和回转套二部(13) ...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新型内螺纹管成型旋压装置,包括具有旋压腔的回转套(I)、与所述回转套(I)通过多个螺栓(7)连接的连接套(2)、钢球(8)、设置在所述回转套(I)的旋压腔内与所述回转套(I)的内壁相抵触的第一旋压环(4)、设置在所述回转套(I)的旋压腔内且与所述第一旋压环(4)之间形成间隙(5)的第二旋压环(6),所述钢球(8)与所述第一旋压环(4)、所述第二旋压环(6)均相抵触,所述连接套(2)与所述第二旋压环(6)相抵触,在所述回转套(I)与所述连接套(2)之间设置有用于调整所述间隙(5)大小的垫片(3),其特征在于,所述回转套(I)具有同轴的回转套一部(12)和回转套二部(13),所述回转套一部(12)的外径小于所述回转套二部(13)的外径,所述回转套一部(12)上形成有旋压腔,所述回转套二部(13)通过所述多个螺栓(7 )与所述连接套(2 )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内螺纹管成型旋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垫片(3)位于所述回转套二部(13)和所述连接套(2)之间,在所述回转套二部(13)和所述连接套(2)上分别设有螺栓孔,所述螺栓(7)依次穿过所述回转套二部(13)的螺栓孔、所述垫片(3)、所述连接套(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晓村,张俊岭,姜晓峰,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仓环铜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