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学片的制造方法和光学片技术

技术编号:969579 阅读:18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以良好的厚度精度且以良好的赋形性.转印性制造出薄且厚度分布均匀的光学片的光学片制造方法以及以这种方法制造出来的光学片。本发明专利技术所涉及的光学片的制造方法属于在触压辊(12)与赋形辊(13)之间对模具(11)挤出的树脂(15)加压,并使之从其间通过而制造出光学片的方法。更具体地说,模具(11)挤出的树脂温度为250℃至290℃,成形速度为8~40m/分。此外,模具(11)与触压辊和赋形辊(13)的夹紧位置之间的空气间隙在110mm以下,触压辊(12)使用的是线压力30kg/cm时径向上的变形量为直径的0.01%以上的弹性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光学片的制造方法和光学片以及双凸透镜片的制造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光学片的制造方法和光学片以及双凸透镜片的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现有的光学片的制造方法中,是从挤压模中挤压出来的片状的树脂材料一边被一对雕刻/镜面金属辊加压一边从它们的间隙中通过而进行树脂片的制造的。对于这种制造方法,在制造具有光学功能的片时,要求能够通过刚性辊的加压压力达到某种程度的厚度均匀性。而且还要求能够从设在模具辊上的反转图案,将实现光学功能所必需的平滑面和表面形状等以一定的赋形率转印到片上。近年来,对于光学用的片,人们希望其厚度能够做得更薄。其理由之一是,为实现高精细化(间距精细化)有必要减小透镜的大小缩短焦距、减小光学用的片本身的重量。但是,作为上述通过挤压成形进行制造的方法,要以良好的厚度精度制造出其形状能够使光学功能达到可作为光学用途加以使用的程度的薄型片是困难的。这是由于,树脂压力和辊的加压压力·刚性二者的平衡将使得辊与树脂进行压触时的接触性变差,以厚度精度为其突出的问题的薄型片导致辊发生挠曲,而挠曲的辊无法对中间部分进行挤压,无法获得实现光学均匀性所需要的厚度分布。另一方面,在现有的薄型片制造方法之中,有一种是触压辊使用橡胶或金属性质的表面平滑的弹性辊进行树脂片的制造的制造方法(特开2002-36332号公报、特开2002-36333号公报)。但是,金属性质的表面平滑的弹性辊只限于制造表面平整的片,即便能够在片上形成凹凸也不过是对压花进行转印,要想制造出赋形率、转印精度良好到可作为光学用途使用的程度的功能性光学片是困难的。此外,在尝试着以采用该弹性辊的平片制造方法转印出所希望的透镜形状方面,人们尚未进行充分的探索。这是由于,通常认为,树脂与模具辊压触时会被冷却而固化,而如果成形时不能够施加足够的压力,则无法达到足够的转印性。特别是,按照现有的光学用片的制-->造方法,要同时实现厚度为300μm以下、间距为300μm以下且成形高度为30μm以上是困难的。前述现有的光学片的制造方法中,在使用刚性辊时,虽能够成形出可实现光学功能的形状,但要想以良好的厚度精度制造出厚度分布均匀的薄型片是困难的。而使用弹性辊时,虽能够以良好的厚度精度制造出厚度分布均匀的薄型片,但无法获得足以在光学用途中使用的程度的赋形性·转印性。因此,光学片的厚度精度和赋形性·转印性的精度无法得到兼顾。一般来说,背投式电视机中所使用的背投式屏幕具有两片透镜片重叠的结构。所述透镜片之一的菲涅耳透镜片配置在光源侧,具有使CRT光源发出的图象光或透过液晶的图象光汇聚在一定的角度范围内的功能。而另一个双凸透镜片配置在观看者一侧,具有使透过菲涅耳透镜片的图象光扩散到适当的角度范围内的功能。特别是在高精细·高画质的背投式液晶投影电视机中,要求使用具有精细间隙的透镜片。这种透镜片的结构例如在特开平09-120101号公报中已公开。图8示出特开平09-120101号公报所公开的透镜片的结构。如图8所示,透镜片101具有双凸透镜片102、外光吸收层103、散光层104、透明树脂薄膜105。双凸透镜片102由透镜部1021和透明支承体1022构成。一般来说,这些透镜部1021是在透明支承体1022上用光固化性树脂(以下称之为2P树脂)形成的。在该双凸透镜片102的出射面一侧,在双凸透镜1021的非聚光位置、即非光线经过位置上设置有外光吸收层103。通过设置该外光吸收层103,可使射入双凸透镜片102中的外光之中的、被双凸透镜片102的出射面反射后向观看者方向返回的光减少,使图象对比度得到提高。该外光吸收层103是在双凸透镜片102的平整部位上形成感光层后,在该感光层上粘贴涂布有黑色涂料的转印薄膜,使黑色涂料转印到感光层的形成散光层104的部分上而形成(参照特开平2001-113538号公报)。而且,在双凸透镜片102的出射面一侧设置有散光层104。透镜片101在水平方向上的视场角性能主要通过入射透镜的散光作用获得,而-->通过该散光层104可获得垂直方向上的散光性能。此外,在双凸透镜片102上,中间夹着散光层104设置有被称作前面板的透明树脂薄膜105。透明树脂薄膜105对双凸透镜片102进行保护。是为了获得类似普通阴极射线管电视机的表面光泽等而设置的。除此之外,虽图8未示出,但一般要在双凸透镜片102的入射面一侧设置菲涅耳透镜片。该菲涅耳透镜片是由在出射面上等间隔设置由呈同心圆形状的具有微细间距的透镜构成的菲涅耳透镜的片构成的。在如上所述使用2P树脂制造双凸透镜片102的场合,由于2P树脂价格高,因而存在着背投式屏幕的生产成本较高的问题。此外,由于是透明支承体1022形成之后再在它上面形成透镜部1021的,因此,还存在着双凸透镜片102的生产设备复杂的问题。而且,在使用2P树脂的场合,由于透镜部1021和透明支承体1022二者材质不同,因而环境稳定性较差,双凸透镜片102会发生挠曲。也就是说,要通过生产时的液态物质固化而完成制造,而固化时由于收缩率不同会发生挠曲。再有,由于透镜部1021和透明支承体1022的材料不同,因而一般来说二者材质的折射率不同。即,射入双凸透镜片102中的光是射入透镜部1021以及透明支承体1022二者中进行折射的,而由于它们的折射率不同,有时会发生色相不均现象。此外,由于它们的折射率不同,有时会使其透明性受到限制。此外,由于透镜部1021和透明支承体1022的材料不同,因而容易形成缺损,赋形性也受到限制。如上所述,现有的光学片的制造方法中,在使用刚性辊时,虽然能够赋形出具有光学功能的形状,但要以良好的厚度精度制造出具有均匀的厚度分布的光学片是困难的。而在使用弹性辊时,虽然能够以良好的厚度精度制造出厚度分布均匀的薄型片,但无法获得足以在光学用途中使用的程度的赋形性·转印性。因此,存在着光学片的厚度精度和赋形性·转印性的精度无法得到兼顾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为解决上述问题而创造出来的,其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以良好的厚度精度且以良好的赋形性·转印性制造出薄且厚度分布均-->匀的光学片的制造方法以及以该制造方法制造的光学片。另外,由于现有的双凸透镜片的制造方法采用两种不同的材料进行制造,因此,存在着无法低成本形成优质的双凸透镜片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创造出来的,其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低成本形成优质的双凸透镜片的双凸透镜片的制造方法以及以该方法制造的双凸透镜片。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光学片的制造方法属于一种在触压辊和赋形辊之间对从模具挤出的热塑性树脂进行加压,并使之从中通过而制造光学片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模具挤出的树脂的温度为250℃至290℃,成形速度为8~40m/分,所述模具与所述触压辊和赋形辊的夹紧位置之间的空气间隙为110mm以下,所述触压辊使用线压力为30kg/cm时径向的变形量为直径的0.01%以上的弹性辊。根据这样的制造方法,能够以良好的厚度精度且以良好的赋形性·转印性制造出薄而厚度分布均匀的光学片。此外,最佳实施方式中的热塑性树脂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树脂、聚碳酸酯树脂、聚苯乙烯树脂、MS树脂、AS树脂、ABS树脂、聚丙烯树脂、聚乙烯树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树脂、聚氯乙烯树脂、热塑性弹性体以及它们的共聚物之中的某一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光学片的制造的方法,在触压辊和赋形辊之间对从模具挤出的热塑性树脂进行加压,并使之从中通过而制造光学片,其特征是,所述模具挤出的树脂的温度为250℃至290℃,成形速度为8~40m/分,所述模具与所述触压辊和赋形辊 的夹紧位置之间的空气间隙为110mm以下,所述触压辊使用线压力为30kg/cm时径向的变形量为直径的0.01%以上的弹性辊。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JP 2003-3-4 056506/2003;JP 2003-8-21 297811/20031.一种光学片的制造的方法,在触压辊和赋形辊之间对从模具挤出的热塑性树脂进行加压,并使之从中通过而制造光学片,其特征是,所述模具挤出的树脂的温度为250℃至290℃,成形速度为8~40m/分,所述模具与所述触压辊和赋形辊的夹紧位置之间的空气间隙为110mm以下,所述触压辊使用线压力为30kg/cm时径向的变形量为直径的0.01%以上的弹性辊。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片的制造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热塑性树脂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树脂、聚碳酸酯树脂、聚苯乙烯树脂、MS树脂、AS树脂、ABS树脂、聚丙烯树脂、聚乙烯树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树脂、聚氯乙烯树脂、热塑性弹性体以及它们的共聚物之中的某一种。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光学片的制造方法,其特征是,所述光学片是双凸透镜片。4.一种在触压辊和赋形辊之间对从模具挤出的热塑性树脂进行加压,并使之从中通过而制造的光学片,其特征是,厚度为350μm以下,成形图案间距为290μm以下,成形高度为0μm以上、100μm以下,转印率为90%以上。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学片,其特征是,所述光学片是厚度为200μm以下,成形图案间距为200μm以下,成形高度为30μm以上、100μm以下,转印率为95%以上。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光学片,其特征是,所述光学片是在触压辊和赋形辊之间对从模具中挤出的热塑性树脂进行加压,并使之从中通过而制造的,所述模具挤出的树脂的温度为250℃至290℃,成形速度为8~40m/分,所述模具与所述触压辊和赋形辊的夹紧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场和雄广濑和典小田义弘中里悦男松崎一朗
申请(专利权)人:可乐丽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