稠油蒸汽吞吐井暂堵增能处理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9692159 阅读:110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2-20 17:4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稠油蒸汽吞吐井暂堵增能处理方法,该方法包括:将一种由树脂小球与碳酸氢铵混合均匀后经压制成型而制成的固体暂堵材料送入油层下部1~2米处;由隔热管内正挤入由7~12%盐酸和3~6%氢氟酸配成的土酸;完成挤酸施工后,停泵0.5~1小时;开泵挤入顶替液或增能化学助剂;完成上述施工后直接进行注汽施工。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稠油蒸汽吞吐井暂堵处理方法针对性强,施工简单,多效合一,成本低廉,能带来显著增能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是关于稠油吞吐开发后期为了增油而采取的一种暂堵酸化增油技术,具体是关于一种,属于稠油开发

技术介绍
稠油油藏吞吐开发后期,普遍存在低效井增多、经济效益明显变差的情况;蒸汽在渗透性好的油层反复吞吐,一些油层无法有效动用;地层压力低,常常导致注汽开井后不出等矛盾。目前虽然有很多文献报导从不同角度提出了解决办法,但由于成本、技术、安全等多方面的原因,都有各自的局限性。现有技术中用于油井的暂堵技术也是花样繁多,有用于钻井的,有用于压裂的,有用于水井的,也有用于暂堵调剖的等等。例如:申请号为00102576.7的中国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利用废旧聚烯烃制备的暂堵剂;申请号91101010.6的中国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水溶性地层暂堵剂;申请号93114648.8的中国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油田配注作业施工的暂堵技术;申请号99113250.5的中国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高温暂堵剂及其制备方法;申请号200410009408.1的中国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水溶性压裂酸化暂堵剂;申请号200510072118.6的中国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可水解高弹性修井液暂堵剂;申请号200910082151.5的中国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用于油田深部暂堵的调剖剂的制备方法;申请号200910086548.1的中国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高强度暂堵剂及其制备方法;申请号200910090931.4的中国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低渗透油田注水井酸化暂堵剂;申请号200910237814.6的中国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强度高可控破胶化学暂堵液体胶塞;申请号200910242178.6的中国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低渗透油田油层酸化用触变凝胶暂堵剂及制备和应用;申请号200910243764.2的中国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化学暂堵胶塞缓释破胶剂的制备方法;申请号201010130407.8的中国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用于中高温油气藏的暂堵剂;申请号201010134590.9的中国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水平井分段压裂用暂堵剂及其制备方法;申请号201010599287.6的中国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油水井重复压裂用暂堵转向剂及其制备方法;申请号201110033337.9的中国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高温混相暂堵封窜剂及其制备方法;申请号201110095943.3的中国专利申请公开了 一种油田高含水后期油层持续稳产高效堵解联作新方法;申请号201110256819.0的中国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钻井堵漏用高分子聚合物吸水材料;申请号201110330609.1的中国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酸压暂堵剂;申请号201210028177.3的中国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漏失油井微球暂堵剂。上述现有技术中所用的油井暂堵剂特别是用于稠油井蒸汽吞吐末期的暂堵剂中,其普遍存在用量大、效果单一、成本高等问题。故而亟需对现有的稠油井蒸汽吞吐末期暂堵方法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的,针对性强,施工简单,多效合一,且成本低廉,并能带来具有显著增能效果。为达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该方法包括:将一种由树脂小球与碳酸氢铵混合均匀后经压制成型而制成的固体暂堵材料送入油层下部I?2米处;由隔热管内正挤入由7?12%盐酸和3?6%氢氟酸配成的土酸,固体暂堵材料在酸的作用下逐渐解体分散,树脂小球随着酸液进入地层,封堵高渗透层;酸液转向进入低渗透层,进行选择性酸化,碳酸氢铵在酸的作用下生成气体对地层进行增能;完成挤酸施工后,停泵0.5?I小时;开泵挤入顶替液或其它增能化学助剂;完成上述施工后直接进行注汽施工。除特别注明外,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的百分数与比例均是基于重量计。按照本专利技术的方法,在注汽施工后,树脂小球会在高温高压下分解,不对油层产生伤害完成暂堵。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案,本专利技术的中,所述固体暂堵材料是由直径5?6mm的尼龙1010树脂小球与湿润的碳酸氢铵按体积比I?1.2:1混合均匀后经压制成型而制成,其为带有纵向贯通孔的圆柱体状。优选地,所述固体暂堵材料圆柱体的外围直径与稠油蒸汽吞吐井油管相匹配,其贯通孔设置在圆柱体轴向中心,贯通孔直径5?10_。更优选地,所述圆柱体的外围直径50?150mm,其长度50?150mm。此外,为便于运输和保存,可以在所述固体暂堵材料的外表面包裹一层厚度0.1?0.5mm的聚氯乙烯或聚乙烯塑料膜,具体使用该固体暂堵材料时,将塑料膜划破或撕掉即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案,所述固体暂堵材料在制备时,可按照以下操作方法进行:将直径5?6mm的尼龙1010树脂小球与湿润的碳酸氢铵按体积比I?1.2:1混合均匀后,注入模具中,经压制成型,制成带有纵向(圆柱体的轴向)贯通孔的圆柱体状的固体材料,即为本专利技术的固体暂堵材料。上述方法中,通常情况下,湿润的碳酸氢铵含水5%?6%左右。根据需要,本专利技术中所述固体暂堵材料在制备时,还包括在压制成型的圆柱体状的固体材料表面包裹一层厚度0.1?0.5mm的聚氯乙烯或聚乙烯塑料膜的过程,以便于运输或贮存,避免树脂小球解体散开。本专利技术的,在利用固体暂堵材料对稠油蒸汽吞吐井进行暂堵处理时,可以是将一块或多块所述固体材料装入油管中,送入地下需暂堵的部位进行暂堵。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具体实施方案,固体暂堵材料的送入量为每I米厚度的油层配合0.3?I米长度的固体暂堵材料(这里所述的长度是指固体暂堵材料圆柱体的轴向长度)。本专利技术中,固体暂堵材料(简称“暂堵块”或“材料块”)由主要由两部分组成:树脂小球和碳酸氢铵。树脂小球材质优选为尼龙1010(外观:洁白或微黄半透明颗粒,相对密度:1.03~1.05,熔点(°C ):200~210,含湿度(%):≤1.5,相对粘度:1.9~2.3,拉伸强度(MPa) 42,静弯曲强度(MPa) 78,缺口冲击强度(KJ/m2) 20,体积电阻(Ω.cm):1014~IOI5,表面电阻(Ω):1014 ~1015,马丁耐热(°C):42,热变形温度(1.8lMPa,°C ):45,成型收缩率(%):1.2~2.2)。本专利技术的固体暂堵材料中的碳酸氢铵在酸液的作用下溶解生成气体,从而块状的固体暂堵材料解体释放出树脂小球,树脂小球随着酸液进入地层,封堵高渗透层,酸液转向实现选择性酸化;后续注蒸汽施工时,树脂小球会在注蒸汽的高温高压环境下分解,不污染地层,实现暂堵。固体暂堵材料纵向的贯通孔的作用主要是让酸液通过,并逐渐溶化固体暂堵材料中的碳酸氢铵,使块状的固体暂堵材料解体释放树脂小球。酸作用和热作用下的碳酸氢铵反应过程主要为:NH4HC03+HC1=====NH4C1+H20+C02 ? ;NH4HCO3==加热==NH3 f +H2CHCO2 ?。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案,可以是按照本领域中任何可行的方法将所述的固体暂堵材料送入所需暂堵油层下部I~2米处实施暂堵。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具体实施方案,是将固体暂堵材料装入一个井下送料器中,利用井下送料器将固体暂堵材料随隔热管下入所需暂堵油层下部I~2米处(每I米厚度的油层配合0.3~I米长度的固体暂堵材料)。本专利技术优选的所述井下送料器主要包括一个管体(例如可以是标准4寸l_3m短油管),管体内为容置所述固体暂堵材料的空间,管体上端设有母扣接箍,管体下端设置公扣,管体内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稠油蒸汽吞吐井暂堵增能处理方法,该方法包括:将一种由树脂小球与碳酸氢铵混合均匀后经压制成型而制成的固体暂堵材料送入油层下部1~2米处;由隔热管内正挤入由7~12%盐酸和3~6%氢氟酸配成的土酸,固体暂堵材料在酸的作用下逐渐解体分散,树脂小球随着酸液进入地层,封堵高渗透层;酸液转向进入低渗透层,进行选择性酸化,碳酸氢铵在酸的作用下生成气体对地层进行增能;完成挤酸施工后,停泵0.5~1小时;开泵挤入顶替液或其它增能化学助剂;完成上述施工后直接进行注汽施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稠油蒸汽吞吐井暂堵增能处理方法,该方法包括: 将一种由树脂小球与碳酸氢铵混合均匀后经压制成型而制成的固体暂堵材料送入油层下部I?2米处; 由隔热管内正挤入由7?12%盐酸和3?6%氢氟酸配成的土酸,固体暂堵材料在酸的作用下逐渐解体分散,树脂小球随着酸液进入地层,封堵高渗透层;酸液转向进入低渗透层,进行选择性酸化,碳酸氢铵在酸的作用下生成气体对地层进行增能; 完成挤酸施工后,停泵0.5?I小时; 开泵挤入顶替液或其它增能化学助剂; 完成上述施工后直接进行注汽施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稠油蒸汽吞吐井暂堵增能处理方法,其中,所述固体暂堵材料是由直径5?6mm的尼龙1010树脂小球与湿润的碳酸氢铵按体积比I?1.2:1混合均匀后经压制成型而制成,其为带有纵向贯通孔的圆柱体状。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稠油蒸汽吞吐井暂堵增能处理方法,其中,所述固体暂堵材料圆柱体的外围直径与稠油蒸汽吞吐井油管相匹配,其贯通孔设置在圆柱体轴向中心,贯通孔直径5?10mm。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稠油蒸汽吞吐井暂堵增能处理方法,其中,所述圆柱体的外围直径50?150mm,其长度50?150mm。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稠油蒸汽吞吐井暂堵增能处理方法,其中,固体暂堵材料的送入量为每I米厚度的油层配合0.3?I米长度的固体暂堵材料。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稠油蒸汽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玉军岳玉全马春宝王德伟潘恩林胡贺元杨晓莉王庆红李军辉段效威刘广友曲玉忠陈素娟朱利军张义萍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