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建筑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建筑系统,特别涉及一种具有防火功能的智能建筑系统。
技术介绍
近年来,中国大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城市的面貌日新月异,一栋栋高楼拔地而起,人们在惊叹大厦的宏伟壮丽的同时,却想不到由此带来的火灾忧患。高层建筑的防火救灾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而处于城市的核心地段的带有商务功能的商厦,能够创造高额的商业利润,大厦本身具有无法估量的财富,一旦付诸火灾,其损失巨大,常常以亿万金钱来计算。一般地讲,所有经过烈火充分燃烧的高层建筑都必须拆除,相对于人员的伤亡、财产的破损,大厦将倾本身的损失也不比前者少,甚至更为巨大。比如2009年2月,中央电视台新址大楼发生大火,据说建筑设计花费50亿,其直接损失达到7亿人民币等。一般的建筑都是用普通混凝土和一般钢筋所建造,而普通混凝土在300?500°C高温下就粉化,一般钢筋在接近1000°c的时候就扭曲变形成了面条,如果用耐火混凝土和特殊钢筋,其建造成本会增加每平方米5倍以上,而且只限于军事建筑,并不为民用建筑常用,所以一旦遭遇大火,相当于经历一次地震,房屋的命运基本不容乐观。那么对于用普通材料建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智能建筑系统,建筑内设置有地漏、排水管及储水柱,以及设置于建筑地下的雨水收集池,其特征在于,储水柱位于建筑内侧,表面设置有引线和塞子,所述引线连接各层设置于储水柱表面的塞子,所述引线和塞子中设置有传感器,传感器通过线路连接建筑底部的外接电源,升水管道连接储水柱、抽水泵及位于建筑地下车库下层的雨水收集池,外接电源为抽水泵供电,建筑四周地表设置有雨水道,雨水道下铺设有过滤层,汛期通过雨水道收集及过滤层过滤将雨水收集至车库雨水收集池。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建筑系统,建筑内设置有地漏、排水管及储水柱,以及设置于建筑地下的雨水收集池,其特征在于,储水柱位于建筑内侧,表面设置有引线和塞子,所述引线连接各层设置于储水柱表面的塞子,所述引线和塞子中设置有传感器,传感器通过线路连接建筑底部的外接电源,升水管道连接储水柱、抽水泵及位于建筑地下车库下层的雨水收集池,外接电源为抽水泵供电,建筑四周地表设置有雨水道,雨水道下铺设有过滤层,汛期通过雨水道收集及过滤层过滤将雨水收集至车库雨水收集池。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建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筑还包括设置于建筑各层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裴苹汀,焦国盈,张建民,唐家明,张乐蒙,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科技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