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坑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9691906 阅读:164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2-20 13:2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坑施工方法,属于土木建筑工程施工技术领域。该基坑施工方法,包括:一、基坑围护:在待施工的基坑的四周建立基坑围护结构;二、根据三维模拟分析,结合基坑的土体在卸载施工工况下,既有下卧隧道及竖井变形情况,将基坑纵向划分为三个卸载及堆载的施工区域,得出三个施工区域堆载材料用量的理论值,并在既有下卧隧道及竖井上布置监测装置,三个施工区域对应三个施工阶段;三、依次完成三个阶段的堆载及基坑土体卸载施工同时对基坑建立内部支撑,其中区域三横向划分为若干段,依次进行区域三的土体卸载和对应段的基坑底板浇筑,然后进行基坑底板闭合以完成基坑的施工。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基坑施工方法,缩短了基坑施工的工程工期及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土木建筑工程
,具体涉及。
技术介绍
伴随城市的开发与建设,城市地下空间已经集中了纵横交错的地铁隧道和地下通道,随着时间推移,这些地铁隧道和地下通道经历了不同程度的变形,有的已经十分脆弱。而随着城市地下空间的进一步开发,新建地下工程往往建造在这些对变形十分敏感的地下工程附近,有的甚至是骑跨在这些既有地下工程之上,有的还要对既有地下工程进行改造,使新、旧地下工程形成一体。由于既有下卧隧道和竖井对变形十分敏感,针对复杂环境下的基坑施工,需要确保既有下卧隧道的安全。通常在新建地下工程时,为了保护既有下卧隧道的安全,其基坑施工时往往采用大面积土体加固及结构加固等技术,先做好基坑施工围护结构以及对既有下卧隧道和竖井进行保护,然后再进行基坑土体卸载施工直至完成基坑底板的制作。采用这种先保护基坑和既有下卧隧道以及竖井的安全,后进行基坑土体卸载施工的施工方法,工程工期时间长,费用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以解决现有的基坑施工先保护基坑和既有下卧隧道以及竖井的安全,后进行基坑土体卸载施工的施工方法,工程工期时间长,费用高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基坑施工方法,用于在既有下卧隧道及竖井上方进行基坑施工,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基坑围护:在待施工的所述基坑的四周建立基坑围护结构;步骤二、建立三维模型进行风险分析,结合所述基坑的土体在卸载施工工况下,既有下卧隧道及竖井变形情况,依据基坑围护结构和基坑支撑体系,将所述基坑纵向划分为三个卸载及堆载的施工区域,为区域一、区域二和区域三,计算得出三个施工区域堆载材料用量的理论值,并在所述既有下卧隧道及竖井上布置监测装置,遵循“先堆载再土体卸载”的原则,按所述三个施工区域对应三个施工阶段依次进行施工;步骤三、第一阶段施工:在所述既有下卧隧道中进行堆载,同时对所述基坑的区域一的土体进行卸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坑施工方法,用于在既有下卧隧道及竖井上方进行基坑施工,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基坑围护:在待施工的所述基坑的四周建立基坑围护结构;步骤二、建立三维模型进行风险分析,结合所述基坑的土体在卸载施工工况下,既有下卧隧道及竖井变形情况,依据基坑围护结构和基坑支撑体系,将所述基坑纵向划分为三个卸载及堆载的施工区域,为区域一、区域二和区域三,计算得出三个施工区域堆载材料用量的理论值,并在所述既有下卧隧道及竖井上布置监测装置,遵循“先堆载再土体卸载”的原则,按所述三个施工区域对应三个施工阶段依次进行施工;步骤三、第一阶段施工:在所述既有下卧隧道中进行堆载,同时对所述基坑的区域一的土体进行卸载,并对所述区域一建立内部第一支撑,使所述区域一的堆载与卸载的重量达到平衡;步骤四、第二阶段施工:在所述既有下卧隧道及竖井中继续进行堆载,同时对所述基坑的区域二的土体进行卸载,并对所述区域二建立内部第二支撑,并拆除位于区域二中的竖井结构,使所述区域二的堆载与卸载的重量达到平衡;步骤五、第三阶段施工:根据三维模拟分析,结合所述区域三的土体在卸载施工工况下对既有下卧隧道及竖井变形影响的大小,将所述区域三横向划分为若干段依次进行区域三的土体卸载和对应段的基坑底板浇筑,并在浇筑完成的所述基坑底板的第一段上方进行堆载,并在所述堆载上方对所述区域三建立内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亮冯洁文郑凯华周晓莉张铭曹文根李松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建工四建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