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藤黄醇酸及其制备方法和在医药上的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9690645 阅读:1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2-20 06:2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笼状多异戊烯基xanthones类化合物表藤黄醇酸,其具有抗肿瘤活性。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涉及表藤黄醇酸的制备方法:以藤黄酸为原料,加热,制备液相色谱分离即得。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涉及表藤黄醇酸在制备抗肿瘤药物中的应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表藤黄醇酸及其制备方法和在医药上的应用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笼状多异戊烯基xanthones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在医药上的应用。
技术介绍
随着物质生活水平提高、环境污染加剧等因素的影响,恶性肿瘤的发病率正逐年攀升。现有的抗肿瘤药物品种有限,毒副作用大,已经远远不能满足临床的用药需求。藤黄为藤黄科(Guttifera)植物藤黄树(Garciniahanburyi Hook F.G.)的树干被割伤后所分泌出的胶状树脂。呈红黄色或橙红色,主产柬埔寨、泰国和越南,我国广东省和海南省有栽培。藤黄为树脂70% -80%,树胶15% -25%等的混和物。其中含藤黄酸(gambogic acid) 22.75 % -36.59 %,新藤黄酸(neogambogic acid)、别藤黄酸(allogambogic acid)等成分。中医用于攻毒,消肿,祛腐敛疮,止血,杀虫。主治痈疽肿毒,溃疡,湿疮,肿瘤,顽癣,跌打损伤,创伤出血及烫伤。国外用作利尿剂,治疗水肿和脑出血时降血压等,收载于美国药典第十版。近20多年来,国内外特别是我国学者对藤黄及其活性成分藤黄酸等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藤黄及藤黄酸等用于治疗肿瘤疗效显著,毒副作用小,活性成分性质稳定,已引起广泛关注。生品藤黄有大毒,严重者剧烈腹泻、腹痛,甚至脱水、休克,故一般不能内服,主要是外用治疗痈疽肿毒、顽癣 。生品藤黄经炮制后,不仅保证药物的净度,而且制后毒性降低,可供内服,用于跌打损伤,金疮肿毒,肿瘤,如黎峒丸。藤黄用药始于唐代,其炮制始于清代,藤黄的传统炮制方法主要有清水制(载于《本草纲目拾遗》),荷叶制(载于《医宗金鉴》)、豆腐制和山羊血制(载于《外科证治全生集》)。现代对藤黄的炮制主要是倾向于两种方法:清水制和高压蒸制,具有辅料易得,操作方便等特点。藤黄酸(Gambogic acid)的结构式如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下式表示的表藤黄醇酸,其结构式为:FSA0000092492810000011.tif

【技术特征摘要】
1.下式表示的表藤黄醇酸,其结构式为: 2.权利要求1所述表藤黄醇酸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方法由下列步骤组成: (1)取藤黄酸,加入其质量80-120倍量的水,油浴加热回流24-60h,减压浓缩蒸干,即得残留物; (2)制备液相分离: 色谱条件如下:以规格为10 μ m, 19mmX 300mm的μ Bonda...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文红梅李伟吴皓熊海伟董棒岳愉馨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中医药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