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
本专利技术涉及采用可分凹模挤压金属零件的方法。ニ.技术背景目前,采用挤压技术(包括冷挤压、温挤压和热挤压)挤压轴类、筒类、凸缘类、盘形类和锥形类等金属零件时,都必需遵守一个原则:就是能够在挤压方向从凹模中取出所挤压的零件。但是,如果当挤压件为下列三种异形零件时:1.两头大、中间小的零件,如图1中的a,b ;2.两头小、中间大的零件,如图1中的c,d ;3.带有侧向凸出部的零件,如图1中的e ;都不能够在挤压方向从凹模中取出所挤压的零件。这时必需采用可分凹模(也叫对开分离组合凹模),就是在加工模具时,将凹模对开,分为两半;在挤压零件吋,再把两半凹模组合起来。在挤压零件时,将可分凹模组合起来通常有ニ种方法:1.将可分凹模的外表面加工成园锥体,放入加工有相同锥度的外套的锥孔内,依靠自重,使两半凹模组合在一起;2.将一半凹模固定,利用装在上模的斜楔向下行程时,推动加工有相同斜度的另一半活动凹模向固定的一半凹模靠拢,组合在一起;坯料放入组合凹模的模腔内,冲头进入模腔,将坯料挤压成为零件。在第一种组合方法中,是下顶杆将可分凹模顶出、分开,取出挤压件;在第二种组合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由外层[1]、中层[2]和内层[3]所组成的三层组合凹模,三层之间的配合面都是斜度为γ的园锥面,外层[1]和中层[2]的径向过盈量为U3,已经压合在一起,其特征在于:中层[2]锥孔的大端朝上,带有径向过盈量U2的可分凹模[3](内层),放在中层[2]的锥孔内;当上模首次向下行程时,将可分凹模[3]压进在中层[2]之内,使外层[1]和中层[2]对可分凹模[3]产生合模力F;上模向上回程以后,将坯料[5]放入可分凹模[3]的模腔内;上模再次向下行程,其冲头[6]进入可分凹模[3]的模腔内,将坯料[5]挤压成形为挤压件[7];上模再次向上回程以后,下顶杆[4]将可分凹模[3]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由外层[I]、中层[2]和内层[3]所组成的三层组合凹模,三层之间的配合面都 是斜度为Y的园锥面,外层[I]和中层[2]的径向过盈量为U3,已经压合在一起,其特征 在于:中层[2]锥孔的大端朝上,带有径向过盈量U2的可分凹模[3](内层),放在中层[2] 的锥孔内;当上模首次向下行程时,将可分凹模[3]压进在中层[2]之内,使外层[I]和中 层[2]对可分凹模[3]产生合模力F ;上模向上回程以后,将坯料[5]放入可分凹模[3]的 模腔内;上模再次向下行程,其冲头[6]进入可分凹模[3]的模腔内,将坯料...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