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顶升旋转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9677901 阅读:158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2-15 03: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顶升旋转装置,包括用于盛放工件的托盘架、旋转装置和顶升装置,一端与顶升装置相连,另一端与托盘架相连的旋转轴;与旋转轴周向固定、轴向滑动的第一齿轮,第一齿轮套设在旋转轴上;支撑第一齿轮且与旋转装置相对固定的支撑部件,旋转装置驱动第一齿轮转动。工件到托盘架后,顶升装置工作将与其相连的托盘架托起,由于第一齿轮与旋转轴能产生轴向滑动,避免了第一齿轮随旋转轴上移,完成顶升过程;上升到位后,旋转装置工作,驱动第一齿轮转动,带动与旋转轴相连的托盘架转动,完成旋转过程。该顶升旋转装置在顶升过程中,避免旋转装置的顶起,因此,有效降低了顶升装置的动力要求,显著减少了能量浪费,降低了使用成本。(*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顶升旋转装置
本技术涉及空调生产
,特别涉及一种顶升旋转装置。
技术介绍
在空调生产过程中,需要对传送装置上的产品的相对面进行加工或打包,为了便于操作者的操作,同时将低操作者的劳动强度,目前,通常在生产线上设置对应的顶升旋转装置,以使产品转动90°或180°,便于加工。目前,现有技术中的顶升旋转装置包括:用于托起工件的托盘架、与托盘架相连的旋转装置、用于支撑旋转装置的支撑板、与支撑板相连的顶升装置。在工作时,通过顶升装置的升降过程带动与之相连的支撑板的上下运动,即实现托起过程,便于操作者操作。同时,通过旋转装置的转动,以实现与之相连的托盘架转动,完成工件的旋转。具体地,当工件运输到托盘架位置时,顶升装置动作,将支撑板抬起,即将托盘架抬起直至到达预设高度,然后旋转装置动作,使托盘架转动90°或180°,从而完成托盘架上的工件转动90°或180。。但是,由于顶升装置在升降过程中,需要带动旋转装置同时上下运动,从而需要顶升装置提供的动力足够大,极大的浪费了能源,增加了使用成本。因此,如何提供一种顶升旋转装置,减少能源浪费,以降低使用成本,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目前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顶升旋转装置,减少能源浪费,以降低使用成本。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顶升旋转装置,包括用于盛放工件的托盘架、旋转装置和顶升装置,还包括:一端与所述顶升装置相连,另一端与所述托盘架相连的旋转轴;与所述旋转轴周向固定、轴向滑动的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套设在所述旋转轴上;支撑所述第一齿轮,且与所述旋转装置相对固定的支撑部件,所述旋转装置驱动所述第一齿轮转动。优选地,上述的顶升旋转装置中,所述旋转轴为花键轴,所述第一齿轮通过花键与所述花键轴配合。优选地,上述的顶升旋转装置中,还包括设置在所述花键与所述第一齿轮之间的轴承套,所述轴承套与所述支撑部件固定相连;设置在所述轴承套与所述第一齿轮之间的轴承;用于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齿轮与所述花键的过渡板。优选地,上述的顶升旋转装置中,所述旋转装置包括:驱动电机;与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相连的减速器,所述支撑部件与所述减速器的外表面相连;与所述减速器的输出轴相连的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与所述第一齿轮啮合。优选地,上述的顶升旋转装置中,还包括机架,所述顶升装置和所述旋转装置均安装在所述机架上。优选地,上述的顶升旋转装置中,所述支撑部件包括:设置在所述机架上的支撑板,所述旋转轴穿过所述支撑板;与所述支撑板固定相连的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与所述轴承套固定相连。优选地,上述的顶升旋转装置中,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齿轮上的感应器;安装在所述机架上,用于检测所述感应器位置信号,并发出信号的传感器;用于接收所述传感器发出的信号,并控制所述旋转装置停止的控制器。优选地,上述的顶升旋转装置中,所述感应器为四个,且均匀分布在所述第一齿轮的端面。优选地,上述的顶升旋转装置中,还包括:用于检测工件位置,并控制所述顶升装置外伸的检测开关;用于检测所述顶升装置外伸位置,并控制所述顶升装置停止的限位开关;用于检测工件转动角度,并控制所述顶升装置复位的复位开关。优选地,上述的顶升旋转装置中,所述顶升装置为气缸。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顶升旋转装置,包括用于盛放工件的托盘架、旋转装置和顶升装置,其中,还包括:一端与顶升装置相连,另一端与托盘架相连的旋转轴;与旋转轴周向固定、轴向滑动的第一齿轮,第一齿轮套设在旋转轴上;支撑第一齿轮,且与旋转装置相对固定的支撑部件,旋转装置驱动第一齿轮转动。工作时,当工件运输到托盘架后,顶升装置工作将与其相连的托盘架托起,由于第一齿轮与旋转轴能产生轴向滑动,且用于支撑第一齿轮的支撑部件相对于旋转装置固定,从而避免了第一齿轮随旋转轴上移,完成顶升过程;当工件上升到要求高度后,旋转装置工作,驱动第一齿轮转动,从而使与第一齿轮周向固定的旋转轴转动,进而带动与旋转轴相连的托盘架转动,完成旋转过程。从上述工作过程可知,本申请中的顶升旋转装置在顶升过程中,避免了将旋转装置顶起的过程,因此,有效降低了顶升装置的动力要求,显著减少了能量浪费,降低了使用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顶升旋转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顶升旋转装置的剖视图;图3为图2中A的局部放大图。其中:I为托盘架、2为气缸、31为旋转轴、32为花键、41为驱动电机、42为减速器、43为第二齿轮、44为第一齿轮、45为轴承、46为过渡板、51为安装座、52为支撑板、53为机械支腿、6为感应器、71为固定板、72为轴承套。【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的核心是提供一种顶升旋转装置,減少能源浪费,以降低使用成本。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ー步的详细说明。请參考图1-图3所示,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了ー种顶升旋转装置,包括用于盛放エ件的托盘架1、旋转装置和顶升装置,其中,还包括:一端与顶升装置相连,另一端与托盘架I相连的旋转轴31 ;与旋转轴31周向固定、轴向滑动的第一齿轮44,第一齿轮44套设在旋转轴31上;支撑第一齿轮44,且与旋转装置相对固定的支撑部件,旋转装置驱动第一齿轮44转动。工作吋,当エ件运输到托盘架I后,顶升装置工作将与其相连的托盘架I托起,由于第一齿轮44与旋转轴31能产生轴向滑动,且用于支撑第一齿轮44的支撑部件相对于旋转装置固定,从而避免了第一齿轮44随旋转轴31上移,完成顶升过程;当エ件上升到要求高度后,旋转装置工作,驱动第一齿轮44转动,从而使与第一齿轮44周向固定的旋转轴31转动,进而带动与旋转轴31相连的托盘架I转动,完成旋转过程。从上述工作过程可知,本申请中的顶升旋转装置在顶升过程中,避免了将旋转装置顶起的过程,因此,有效降低了顶升装置的动カ要求,显著減少了能量浪费,降低了使用成本。具体地,本实施例中公开的旋转轴31为花键轴,且第一齿轮44通过花键32与该花键轴配合。由于花键32与花键轴的配合,可保证第一齿轮44与花键轴沿周向转动的稳定性,进ー步地,还可提高花键轴在花键内的轴向滑动的精确度,防止滑动过程中倾斜的问题。在实际生产中,并不对花键轴上的花键形状做限定,只要能实现与第一齿轮44的周向限定以及花键轴的轴向滑行即可。进ー步的实施中,该顶升旋转装置还包括设置在花键32与第一齿轮44之间的轴承套72,且该轴承套72与支撑部件固定相连,以实现对第一齿轮44的支撑。为了实现第一齿轮44的旋转,在第一齿轮44与轴承套72之间设置有轴承45,通过设置的轴承45以保证第一齿轮44转动的稳定性。安装时,首先安装轴承套72,并将其与支撑部件固定安装,然后在轴承套72上套设轴承45,然后将第一齿轮44套设在轴承45上,从而完成对第一齿轮44的定位安装。为了实现第一齿轮44与花键轴的同步旋转,本实施例中将第一齿轮44与上述花键32通过过渡板46固定相连。优选地,该花键32的长度可根据第一齿轮44的大小以及需要的转矩进行设置,且该花键32与第一齿轮44的远离支撑部件的一端相连。本实施例中公开的旋转装置具体包括:驱动电机41、减速器42和第二齿轮43。其中,驱动电机4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顶升旋转装置,包括用于盛放工件的托盘架(1)、旋转装置和顶升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端与所述顶升装置相连,另一端与所述托盘架(1)相连的旋转轴(31);?与所述旋转轴(31)周向固定、轴向滑动的第一齿轮(44),所述第一齿轮(44)套设在所述旋转轴(31)上;?支撑所述第一齿轮(44),且与所述旋转装置相对固定的支撑部件,所述旋转装置驱动所述第一齿轮(44)转动。

【技术特征摘要】
1.ー种顶升旋转装置,包括用于盛放エ件的托盘架(I)、旋转装置和顶升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一端与所述顶升装置相连,另一端与所述托盘架(I)相连的旋转轴(31); 与所述旋转轴(31)周向固定、轴向滑动的第一齿轮(44),所述第一齿轮(44)套设在所述旋转轴(31)上; 支撑所述第一齿轮(44),且与所述旋转装置相对固定的支撑部件,所述旋转装置驱动所述第一齿轮(44)转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顶升旋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轴(31)为花键轴,所述第一齿轮(44)通过花键(32)与所述花键轴配合。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顶升旋转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所述花键(32)与所述第一齿轮(44)之间的轴承套(72),所述轴承套(72)与所述支撑部件固定相连; 设置在所述轴承套(72)与所述第一齿轮(44)之间的轴承(45); 用于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齿轮(44)与所述花键(32)的过渡板(46)。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顶升旋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装置包括: 驱动电机(41); 与所述驱动电机(41)的输出轴相连的减速器(42),所述支撑部件与所述减速器(42)的外表面相连; 与所述减速器(42)的输出轴相连的第二齿轮(43),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永红刘志浩赖丽娟邱雄胜尹显春张保全杨权帮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