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秋宝专利>正文

塑胶成型机压出平台的平衡升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967699 阅读:2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塑胶成型机压出平台的平衡升降装置,尤其是指压出平台与机台内的升降装置,主要是在机台上方设置四个同步升降座,以顶升或下降升降座上端的压出平台,升降座内设有长导螺杆及升降柱,利用发动机动力源驱动连杆的蜗杆旋转,与蜗杆相啮合的长导螺杆的齿轮被带动旋转,进而迫使升降柱升降,使压出平台平稳地升降。(*该技术在200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是一种塑胶成型机压出平台的平衡升降装置,特别是一种能按照模具的大小利用升降装置对压出模头进行精确调整的压出平台与机台内的升降装置。一般大型的塑胶成型机由于本身结构及模具加工条件的关系,导致机体的体积相当大,如图1所示,机体包括机台10、机台前端的模具架11,模具架11用于放置模具,机台10的上面是压出平台20,压出平台20上放置有压出器21及加温器22,压出模头23带出料口,压出模头23置于模具的正上方。但是因为模具的大小并不相同,当将生产模具放入模具架11内时,常会与模头23形成一段间距,所以,压出平台20上的模头23必需配合模具的大小能进行适当及精确的调整,以使模头23能准确地将原料灌入模具中,所以对位于机台10与压出平台20之间的升降座30的调整是很重要的。以往的按升式大型塑胶成型机的升降结构大部分是采用链条传动螺杆,以达到上下调整的作用;但是这种机型的模头固定方式是以螺杆带动模具的升降,模头的着力点必需支撑整座机台的重力,比较不平稳而需多次调整。如果将射出模头设计成独立分离状,而仍然以链条传动螺杆,那么便很容易因为松动或链轮咬合不正而故障,所有这种采用调整轮调整的方式,所需要的零件很多,并且不够牢固,也不经济。压出平台的平衡升降装置的构造主要是在机台上方设置四个升降座,利用连杆组配合升降座内部伞形齿轮及长导螺杆使四组升降座能同步升降。现有的压出平台的平衡升降装置请参阅图1~6所示,-->机台10与压出平台20之间设置有四个升降座30,升降座30包括升降座30壳体内的升降柱40、固接长导螺杆311的大伞齿轮31、止推轴承305、小伞齿轮32、及升降座壳体侧边的联动室302内的蜗杆34,与带有蜗轮33的横向转轴321。利用发动机动力源所驱动的传动连杆35的旋转,使连杆35上的蜗杆34带动横向转轴321上的蜗轮33,以达到利用动力的转向,传动另一个升降座的目的;当横向转轴321被与蜗杆34啮合的蜗轮33传动时,横向转轴321端头的小伞齿轮32也带动长导螺杆311上的大伞齿轮31转动,长导螺杆311的旋转使升降柱40随着长导螺杆311的旋转而提升或下降;请参阅图5及图1,四个升降座30分立在机台的四端,其中,呈对立的二个升降座30的横向转轴321之间是以万向接头连接,呈对立的二个升降座30上的传动连杆35的两端各具有蜗杆34,如图5所示,蜗杆34分别置入二个升降座30侧边的联动室302中与位于联动室302内的蜗轮33互相啮合,当要操作升降平台20时,经由发动机动力源可同时传动四个升降座30同步升降,这主要是由传动连杆35端头的蜗杆34带动蜗轮33,使横向转轴321端头的小伞齿32与蜗轮33一体传动,再联动大伞齿轮31,并且使长导螺杆311同步旋转,迫使升降柱40作同步的升降动作,使螺固于升降柱上的压出平台20整体升降,起到调整压出模头的作用。由上述可知,以往的压出平台的平衡升降装置元件较多,构造复杂,所以制造成本较高,并且采用多次间接传动使升降座提升或下降的动作不够平稳。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的塑胶成型机压出平台的平衡升降装置。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以下技术措施:-->本技术的塑胶成型机压出平台的平衡升降装置,包括升降座与动力传动装置;动力传动装置是由发动机动力源驱动传动连杆,传动连杆上的前、后段各设有蜗杆,升降座设有升降室,升降室内有升降柱、长导螺杆与设在长导螺杆底端的齿轮,升降柱是中空的圆柱体,升降柱的外径小于升降座头的内径,升降柱的顶端设有圆盘,圆盘上设有四个螺孔,升降柱经四个螺孔而螺固于压出平台下面;升降室的腹部设有开口,开口的左右二侧各设有承架,承架上设有轴承槽及圆孔,轴承槽中设有轴承,一支传动连杆穿过压出平台内侧的两个升降座中的轴承及圆孔;蜗杆限制在承架之间,长导螺杆底端的齿轮的一部分暴露在升降室的开口处并与蜗杆啮合,升降柱底段设有内螺纹,内螺纹与长导螺杆互相螺合;传动连杆末端设有链齿轮,链齿轮上设有链条,压出平台另一侧的二个升降座之间设有连杆,连杆末端也设有链齿轮,连杆穿过压出平台另一侧的二个升降座中的轴承及圆孔,链条带动压出平台另一侧的二个升降座之间的连杆;当发动机动力源压驱动传动连杆时,压出平台内侧的二个升降座之间的传动连杆上的蜗杆,会带动长导螺杆上的齿轮使长导螺杆旋转,升降柱会随着长导螺杆的旋转而动作,传动连杆能带动链齿轮与链条,并带动压出平台另一侧的两个升降座,使四个升降座同步升降。本技术的效果:本技术的塑胶成型机的压出平台的平衡升降装置,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升降平稳及传动效果好等特点。现结合附图对较佳实施例说明如下:其中图示分别为:图1是以往的塑胶成型机的立体图。图2是以往的升降装置的立体图。-->图3、4是以往的升降装置的剖视图。图5是以往的升降装置的立体分解图。图6是以往的升降装置同步传动的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的升降装置的立体分解图。图8是本技术的升降装置的剖视图。图9是本技术升降装置同步传动的示意图。如图7~8所示,是本技术的升降装置的立体分解图与剖视图,升降座5壳体内的升降室50内设有升降柱6,升降柱6顶端固定有圆盘60,圆盘60上设有四个螺孔61,以便将升降柱6螺固于压出平台下面,升降柱6底段设有内螺纹62,以便与长导螺杆7螺合,当齿轮70被带动旋转时,因为长导螺杆7与齿轮70位于固定盘72内的止推轴承71上,所以长导螺杆7、齿轮70与固定盘72能同时旋转而迫使升降柱6上升或下降,使固定于升降柱6上的压出平台升降,起到调整模头升降的作用。升降座5是一种具有中空升降室50的座体,升降室50内装设有升降柱6、长导螺杆7与齿轮70,升降座5的底圆盘51与固定盘72利用四个底座螺孔与螺栓螺合于机台上。升降座5的腹部设有开口52,齿轮70的一部分暴露在升降室50外;开口52左右二侧各设有承架53,承架53内侧具有轴承槽54,供设置轴承81,承架53的中心设有圆孔55,供传动连杆8通过,传动连杆8上穿设有蜗杆80,由于轴承81的设置使传动连杆8能受动力源驱动而旋转,两个承架53之间的开口52前的蜗杆80与露在开口52外的齿轮70啮合;两个承架53外设有护盖56,以封盖蜗杆80。动力的传动是利用传动连杆8受发动机动力源的驱动,传动连杆8穿过承架53的圆孔55及轴承81,传动连杆8-->上的蜗杆80位于两个承架53之间并与齿轮70互相啮合;传动连杆8延伸到另一个升降座5中,并以连杆8另一端上的蜗杆啮合于另一个升降座内的齿轮,达到同一个传动连杆8同步传动同侧的两个升降座5的目的。至于不同侧的另外两个升降座5也同样由同一个传动连杆传动,而传动力是由具有发动机动力源的传动连杆8末端装设的链齿轮82传动,没有动力源的传动连杆的末端也装设有链齿轮,并利用链条83传导动力,使四个升降座5能同步升降。参阅图9所示,是本技术的升降装置的同步传动示意图,四个升降座5分别设立在压出平台(图中未示)下的四角,在压出平台内侧的两个升降座5以同一个传动连杆8受发动机动力源驱动同步旋转,并且以连杆8上的蜗杆80带动升降座5内的齿轮70,使长导螺杆7作用于升降柱6,起到使升降柱6升降的作用,在压出平台外侧的两个升降座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塑胶成型机压出平台的平衡升降装置,包括升降座与动力传动装置;动力传动装置是由发动机动力源驱动传动连杆,传动连杆上的前、后段各设有蜗杆,升降座设有升降室,升降室内有升降柱、长导螺杆与设在长导螺杆底端的齿轮,升降柱是中空的圆柱体,升降柱的外径小于升降座头的内径,升降柱的顶端设有圆盘,圆盘上设有四个螺孔,升降柱经四个螺孔而螺固于压出平台下面,其特征在于:升降室的腹部设有开口,开口的左右二侧各设有承架,承架上设有轴承槽及圆孔,轴承槽中设有轴承,一个传动连杆穿过压出平台内侧的两 个升降座中的轴承及圆孔;蜗杆限制在承架之间,长导螺杆底端的齿轮的一部分暴露在升降室的开口处并与蜗杆啮合,升降柱底段设有内螺纹,内螺纹与长导螺杆互相螺合;传动连杆末端设有链齿轮,链齿轮上设有链条,压出平台另一侧的二个升降座之间设有连杆,连杆末端也设有链齿轮,连杆穿过压出平台另一侧的二个升降座中的轴承及圆孔,链条带动压出平台另一侧的二个升降座之间的连杆;当发动机动力源驱动传动连杆时,压出平台内侧的二个升降座之间的传动连杆上的蜗杆,会带动长导螺杆上的齿轮使长导螺杆旋转,升降柱会随长导螺杆的旋转而动作,传动连杆能带动链齿轮与链条,并带动压出平台另一侧的两个升降座,使四个升降座同步升降。...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塑胶成型机压出平台的平衡升降装置,包括升降座与动力传动装置;动力传动装置是由发动机动力源驱动传动连杆,传动连杆上的前、后段各设有蜗杆,升降座设有升降室,升降室内有升降柱、长导螺杆与设在长导螺杆底端的齿轮,升降柱是中空的圆柱体,升降柱的外径小于升降座头的内径,升降柱的顶端设有圆盘,圆盘上设有四个螺孔,升降柱经四个螺孔而螺固于压出平台下面,其特征在于:升降室的腹部设有开口,开口的左右二侧各设有承架,承架上设有轴承槽及圆孔,轴承槽中设有轴承,一个传动连杆穿过压出平台内侧的两个升降座中的轴承及圆孔;蜗杆限制在承架之间,长导螺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秋宝
申请(专利权)人:陈秋宝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