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胶治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675410 阅读:62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2-15 01: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提供一种点胶治具,其包括模板,设有前表面、后表面、安装面、导杆孔及收容槽,收容槽用来承载产品,模板的后表面保持一间隔设置有把手,模板的前表面保持一间隔设置有挡板,挡板上形成有抵顶柱孔,模板的导杆孔中滑动穿设有导杆,导杆两端分别连接把手与挡板,模板与把手之间抵压有压簧,挡板上相对于模板的一侧设置有固定块,挡板的抵顶柱孔穿设有抵顶柱,抵顶柱一端对应于模板的收容槽,另一端对应于固定块,固定块与抵顶柱之间抵压有弹性组件,藉此,产品受到抵顶柱持续的抵压,使产品能够得到一平整的功能面。(*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点胶治具所属
本技术涉及一种组装治具,特别是涉及一种能够弹性夹持承载产品并且能够提供点胶机使用的点胶治具。
技术介绍
在生产各式产品中,为了其外观的考虑或是安装的方便,会选用胶水黏着的方式牢固零件,并且为大量生产,会使用自动点胶机进行快速上胶,该自动点胶机大致上具有一点胶针头及一治具,通常是固定该治具并移动点胶针头,或是固定该点胶针头移动治具以使产品就点胶位置,而所述治具是为承载及卡固产品,确保点胶过程不会摇晃。一种具有磁性的连接器产品,其包括一绝缘本体与若干磁性组件,该若干磁性组件是利用胶水固定于绝缘本体内,并该磁性组件对绝缘本体外凸出一预定距离的功能平面,预定此功能平面是为确保该若干磁性组件磁吸于对接平面时不会产生间隙,假设若产生间隙,会使各生产的连接器磁吸力不一,长期使用则会造成磁性组件脱胶,对于需要精确固定在同一功能面上的产品来说,单纯的夹持方式并无法达成所述目的。有鉴于此,本技术在此提出一种点胶治具,能够使产品对齐治具的一面,以达到所需的平面精确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就是针对所述先前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能够使所需承载的产品对齐一水平面的点胶治具。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点胶治具,其包括:一模板,设有一前表面、一相对于前表面的后表面、一连接前表面与后表面的安装面及至少一贯穿前表面及后表面的导杆孔,安装面上形成至少一收容槽,收容槽贯穿前表面形成一第一开口 ;一把手,与模板的后表面保持一间隔设置;一挡板,与模板的前表面保持一间隔设置,挡板上形成至少一抵顶柱孔;至少一导杆,滑动穿设于模板的导杆孔中,导杆一端连接把手,另一端连接挡板;只少一压簧,套设于导杆并抵压于模板与把手之间;至少一固定块,设置于挡板上相对于模板的一侧,并与抵顶柱孔相对应;至少一抵顶柱,穿设于挡板的抵顶柱孔中,其设有一抵接端及一安装端,抵接端对应于模板的收容槽,安装端对应于固定块;及至少一弹性组件,抵压于固定块与抵顶柱的安装端之间。本技术的点胶治具能够将所需黏着的产品贴合在一固定平面上,以得到更精确的黏着位置。【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点胶治具的立体分解图。图2是图1所示点胶治具所要承载的产品的立体图。图3是图1所示点胶治具承载产品前的立体图。图4是图1所示点胶治具承载产品后的立体图。图中各零部件的附图标记说明如下。点胶治具I挡板10抵顶柱孔11抵顶柱20抵接端21安装端22弹性装置30固定块31挡片32弹性组件33模板40前表面41后表面42安装面43收容槽44第一开口440第二开口441基准平面45凸起46导杆孔47旋钮48本 体480止挡块481手调块482圆孔483插销484插孔485卡板49斜角490导杆50IU51后立而52复位装置60压簧61把手62限位块63磁性连接器70绝缘本体71对接块710整平块711整平面712主体块713连接块714容置孔715磁性组件 72螺纹孔a螺丝b。【具体实施方式】为详细说明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构造特征、所达成的目的及功效,以下兹例举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请参阅图1,本技术一种点胶治具1,其包括一挡板10、至少一抵顶柱20、至少一弹性装置30、一模板40、至少一导杆50及一复位装置60。其中模板40与挡板10相对设置,导杆50滑动设置于模板40内并凸出于模板40表面,导杆50的一端与挡板10相固定,另一端与复位装置60相固定,使模板40设置于挡板10与复位装置60之间,而抵顶柱20透过弹性装置30设置于挡板10上。挡板10与模板40保持一间隔设置,其表面上形成至少一抵顶柱孔11,抵顶柱20穿设于挡板10的抵顶柱孔11中,抵顶柱20在抵顶柱孔11内滑动的设置,其具有一抵接端21及一安装端22,抵接端21能够滑动穿过抵顶柱孔11,以抵顶承载产品。弹性装置30设置于挡板10上相对于模板40的一侧,并与抵顶柱孔11相对应,包括一固定在挡板10上的固定块31及一弹性组件33,固定块31末端垂直延伸出一挡片32,挡片32与抵顶柱孔11相对设置;弹性组件33抵压于固定块31与抵顶柱20的安装端22之间;弹性装置30赋予抵顶柱20 —弹力,使抵顶柱20对承载产品保持一持续的作用力,弹性组件能够选用弹簧,其亦能够选用弹片等。固定块31与挡板10的固定方式能够选用螺锁方式,因此在固定块31与挡板10上设置螺纹孔a提供螺丝b锁固。模板40用以承载产品,设有一前表面41、一相对于前表面41的后表面42、一连接前表面41与后表面42的安装面43,安装面43上形成至少一收容槽44,收容槽44是配合承载产品的形状所设计,本实施例中大致上呈矩形,收容槽44向前表面41贯穿,形成第一开口 440,使抵顶柱20的抵接端21穿过第一开口 440而伸入收容槽44,其中抵接端21对应于模板40的收容槽44,安装端22对应于固定块31,收容槽44向后表面42贯通一预定大小以及位置的第二开口 441,收容槽44内相对于后表面42的平面形成至少一基准平面45,收容槽44相对于安装面43的表面上凸设有一凸起46。模板40的前表面41上形成至少一贯穿前表面41及后表面42的导杆孔47,前表面41的一侧设置一旋钮48,旋钮48设有一本体480,本体480以垂直于前表面41的方向为中心轴作旋转,本体480分别向外延伸出一止挡块481及一手调块482,其中止挡块481与手调块482所延伸的方向大致呈90度;而旋钮48的安装方式能够为在本体480上开设一圆孔483,模板40的前表面41形成一插孔485,旋钮48通过一穿过圆孔483与插孔485的插销484枢接于模板40上。模板40的前表面41在相对于收容槽44的一侧设有卡板49,卡板49呈矩形板体,卡板49在对应于旋钮48处的外侧具有一斜角490,卡板49与斜角490能够用来限制旋钮48的旋转范围。导杆50大致呈圆柱体,其滑动穿设于模板40的导杆孔47中,导杆50设有凸出于模板40前表面41的前端51,以及凸出于后表面42的后端52,前端51连接挡板10,后端52连接复位装置60,固定方式能够选用螺锁方式。复位装置60与导杆50的后端52连接,包括至少一压簧61及一把手62。压簧61套设于导杆50并抵压于模板40与把手62之间;把手62与模板40的后表面42保持一间隔设置,把手62与导杆50的后端52固定,使压簧61抵压于把手62与后表面42之间。压簧61弹性抵压把手62,使把手62远离模板40移动,进而带动导杆50,以使固定于导杆50前端51的挡板10持续往模板40方向靠近。把手62在面向压簧61的表面上凸出一限位块63,用以限制压簧6的压缩程度。而把手62与导杆50的固定方式能够选用螺锁方式,本实施例中在把手62与导杆50上设置螺纹孔a提供螺丝b锁固。请参阅图2,在本实施例中的承载产品为一种磁性连接器70,其大致包括一绝缘本体71及一对磁性组件72,绝缘本体71大致呈一侧卧的长椭圆体,能够分为形成在对接面上的对接块710,以及由对接块710向后方垂直延伸的整平块711,整平块711体积比对接块710稍大,因此整平块711的一部分露出对接面,整平块711露出于对接面的部份形成为平坦的整平面712,整平块711向后垂直延伸一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点胶治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模板,设有一前表面、一相对于前表面的后表面、一连接前表面与后表面的安装面及至少一贯穿前表面及后表面的导杆孔,安装面上形成至少一收容槽,收容槽贯穿前表面形成一第一开口;一把手,与模板的后表面保持一间隔设置;一挡板,与模板的前表面保持一间隔设置,挡板上形成至少一抵顶柱孔;至少一导杆,滑动穿设于模板的导杆孔中,导杆一端连接把手,另一端连接挡板;至少一压簧,套设于导杆并抵压于模板与把手之间;至少一固定块,设置于挡板上相对于模板的一侧,并与抵顶柱孔相对应;至少一抵顶柱,穿设于挡板的抵顶柱孔中,其设有一抵接端及一安装端,抵接端对应于模板的收容槽,安装端对应于固定块;及至少一弹性组件,抵压于固定块与抵顶柱的安装端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点胶治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模板,设有一前表面、一相对于前表面的后表面、一连接前表面与后表面的安装面及至少一贯穿前表面及后表面的导杆孔,安装面上形成至少一收容槽,收容槽贯穿前表面形成一第一开口; 一把手,与模板的后表面保持一间隔设置; 一挡板,与模板的前表面保持一间隔设置,挡板上形成至少一抵顶柱孔; 至少一导杆,滑动穿设于模板的导杆孔中,导杆一端连接把手,另一端连接挡板; 至少一压簧,套设于导杆并抵压于模板与把手之间; 至少一固定块,设置于挡板上相对于模板的一侧,并与抵顶柱孔相对应; 至少一抵顶柱,穿设于挡板的抵顶柱孔中,其设有一抵接端及一安装端,抵接端对应于模板的收容槽,安装端对应于固定块;及 至少一弹性组件,抵压于固定块与抵顶柱的安装端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点胶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在面向压簧的表面上凸出一限位块。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点胶治具,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翔黄广礼吴迎龙
申请(专利权)人:富港电子东莞有限公司正崴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