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时间同步方法、装置及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9672317 阅读:103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2-14 20:2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时间同步方法、装置及系统,该方法包括:在设定时长内,确定接收到的由终端发来的每个参考信号的对应的表征信号变化的时延载体参数值;根据确定出的时延载体参数值,确定用于衡量每个时延载体参数值准确性的可信度值;根据所述时延载体参数值和所述可信度值,确定时延调整值并发送给终端,采用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提出的技术方案,能够较好地提高基站和终端之间时间同步的准确性,提升通信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时间同步方法、装置及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数字信号处理
,尤其是涉及一种时间同步方法、装置及系统。
技术介绍
目前,在移动通信的双工通信模式中,主要包括频分双工(FDD,FrequencyDivisionDuplexing)模式和时分双工(TDD,TimeDivisionDuplexing)模式。其中,在TDD模式的移动通信系统中,基站可以通过一个频率信道进行数据的接收和发送。实际应用中,TDD模式主要通过控制在同一频率信道中发送数据的时间以及接收数据的时间,使基站可以在指定时间内向终端发送数据,在第二指定时间内接收终端发送的数据,即TDD模式采用时间分隔控制的方式实现在同一频率信道中对数据传输的控制,达到双工通信的目的。由于TDD模式所支持的上述双工通信模式,终端需要根据自身与基站的数据传输的距离,在指定时间内向基站进行数据的传输,否则,将错过基站通过频率信道接收数据的时间,导致终端与基站的通信失败。目前,基站向终端发送数据的时间可以由基站自身进行控制,但对于向基站发送数据的终端,则需要在自身与基站之间的通信路径发生变化后,及时根据基站发送的指示信息调整向基站发送数据的时间,以保证终端与基站的成功通信。实际应用中,基于终端的移动性,在基站与各终端采用初始同步等方式使基站能够在指定时间同时接收各终端发送的数据后,若终端的位置发生变化,则终端需要及时校准自身向基站发送数据的时间,保证向基站发送数据成功,即与基站保持上行同步。目前,终端主要采用调节配置的定时器的方式,控制自身向基站发送数据的时间。实际应用中,终端与基站可以约定交互的数据的格式,例如,将数据以指定序列的方式进行表征,该指定序列一般为强自相关性良好的序列,例如ZC序列。基站根据约定的原指定序列对接收到的指定序列进行相关性操作,以确定基站接收指定序列的时间与实际应该接收指定序列的时间是否存在差值,即由基站确定出时延调整值,将该时延调整值发送给终端,以指示终端进行时间同步调整,即指示终端调整向基站发送数据的时间。但是现有技术中时间同步方法,基站根据接收到的指定序列确定时延调整值时,可能存在准确性较低的问题。例如,干扰信号对终端发送的指定序列干扰强度较大,导致基站对接收的指定序列进行相关性操作后的结果不准确,进而确定出错误的时延信息;也可能是由于终端移动时,周围建筑比较密集,导致经过反射后到达基站的序列与正常到达基站的序列产生了叠加,进而使基站在对接收的指定序列进行相关性操作并确定出信道估计序列后,在根据信道估计序列确定峰值的位置时,发现存在多个峰值,从而干扰基站判断接收指定序列时延的准确性,甚至导致基站确定出错误的时延调整值,进而在指示终端调整发送数据的时间后,使基站与终端通信失败。综上所述,现有技术中时间同步方法,准确性较低,使得通信质量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时间同步方法、装置及系统,能够较好地提高基站和终端之间时间同步的准确性,提升通信质量。一种时间同步方法,包括:在设定时长内,确定接收到的由终端发来的每个参考信号的对应的表征信号变化的时延载体参数值;根据确定出的时延载体参数值,确定用于衡量每个时延载体参数值准确性的可信度值;根据所述时延载体参数值和所述可信度值,确定时延调整值并发送给终端,其中,终端根据所述时延调整值进行时间同步调整。一种时间同步装置,包括:时延载体参数值确定单元,用于在设定时长内,确定接收到的由终端发来的每个参考信号的对应的表征信号变化的时延载体参数值;可信度值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时延载体参数值确定单元确定出的时延载体参数值,确定用于衡量每个时延载体参数值准确性的可信度值;发送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时延载体参数值确定单元确定出的时延载体参数值和所述可信度值确定单元确定出的可信度值,确定时延调整值并发送给终端,其中,终端根据所述时延调整值进行时间同步调整。一种时间同步系统,包括:基站,所述基站包括上述时间同步装置;终端,用于按照预设规则确定是否接收到所述时延调整值;若接收到所述时延调整值,根据所述时延调整值调整发送信号的时间;若未接收到所述时延调整值,确定是否超出预设接收时长,如果是,发送失步状态信号,反之,继续接收时延调整值。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确定终端在设定时长内发来的每个参考信号对应的时延载体参数值,根据所述时延载体参数值,确定衡量每个时延载体参数值准确性的可信度值,然后根据所述时延载体参数值和所述可信度值,确定时延调整值并发送给终端。通过引入可信度值来约束和优化相关信号,能够对涉及时间同步的相关信号做进一步处理,得到更稳定和准确的时延调整值并发送给终端,以提高基站和终端之间时间同步的准确性,提升通信质量。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中,提出的时间同步方法流程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中,提出的时间同步装置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基站和终端之间时间同步的准确性较低,通信质量较差的问题,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这里提出的技术方案,通过引入可信度值,来约束和优化相关信号,能够对涉及时间同步的相关信号做进一步处理,得到稳定和准确的时延调整值并发送给终端,以提高基站和终端之间时间同步的准确性,提升通信质量。下面将结合各个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技术方案的主要实现原理、具体实施方式及其对应能够达到的有益效果进行详细地阐述。实施例一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这里提出一种时间同步方法,如图1所示,具体处理流程如下:步骤11,在设定时长内,接收终端发来的参考信号。其中,终端向基站发送的参考信号,可以是导频信号,也可以是包含参考信号的其他通信信号,如果是包含参考信号的其他通信信号,需要将参考信号从通信信号中提取出来。具体地,终端发来的参考信号是具有强自相关性的序列,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这里终端发送的参考信号是ZC序列为例来进行详细阐述。步骤12,确定终端发来的每个参考信号的对应的表征信号变化的时延载体参数值。其中,时延载体参数值可以但不限于包括与接收到参考信号对应的信道估计序列、与接收到的参考信号对应的功率值和由接收到的参考信号得到的索引号等等。在上述三个时延载体参数值中,信道估计序列和功率值二者表现形式是以序列的方式体现,但是索引号是具体确定出的一个数值。具体地,可以但不限于采用下述几种方式来确定终端在设定时长内发来的每个参考信号的对应的表征信号变化的时延载体参数值:第一种方式:将接收的来自终端的每个参考信号与预设的参考信号进行相关运算,获得信道估计序列,将所述信道估计序列作为与终端发来的每个参考信号对应的时延载体参数值。例如,若来自终端的参考信号为A′=a′p=a0′,a1′,a2′…a′P-1,其中0≤p≤Q-1,p为序列中的元素在序列中的位置的索引号,Q为来自终端的参考信号的长度;预设的参考信号为A=ap=a0,a1,a2…aP-1,其中0≤p≤Q-1,p为序列中的元素在序列中的位置的索引号,Q为预设的参考信号的长度,则采用公式1对序列A和A'进行相关运算:其中为相关运算得到的信道估计序列,0≤r≤R-1,r为每个元素在序列中位置的索引号,R为相关运算得到的信道估计序列的长度,mod表示两个数相除取余,m是设定时长内的发来参考信号的次数索引。第二种方式:将接收的来自终端的每个参考信号与预设的参考信号进行相关运算,在相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时间同步方法、装置及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时间同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在设定时长内,确定接收到的由终端发来的每个参考信号的对应的表征信号变化的时延载体参数值;根据确定出的时延载体参数值,确定用于衡量每个时延载体参数值准确性的可信度值;根据所述时延载体参数值和所述可信度值,确定时延调整值并发送给终端,其中,终端根据所述时延调整值进行时间同步调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时间同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在设定时长内,确定接收到的由终端发来的每个参考信号的对应的表征信号变化的时延载体参数值;根据确定出的时延载体参数值,确定用于衡量每个时延载体参数值准确性的可信度值;根据所述时延载体参数值和所述可信度值,确定时延调整值并发送给终端,其中,终端根据所述时延调整值进行时间同步调整;其中,在设定时长内,确定接收到的由终端发来的每个参考信号的对应的表征信号变化的时延载体参数值,包括:将接收的来自终端的每个参考信号与预设的参考信号进行相关运算,获得信道估计序列,将所述信道估计序列作为与终端发来的每个参考信号对应的时延载体参数值;所述可信度值包含绝对可信度值,采用下述方法,根据所述信道估计序列确定绝对可信度值:根据公式确定绝对可信度值,其中,SNRTH为通信系统中预设的信号干扰比,SIRm是信道估计序列对应的信号干扰比;或根据公式确定绝对可信度值,其中αm是绝对可信度值,Cm是信道估计序列,max{|Cm|}是对所述信道估计序列Cm取模值并取其中的最大值,XTH是预设的与所述信道估计序列对应的可信门限值,m是设定时长内的发来参考信号的次数索引。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可信度值包括相对可信度值;所述根据确定出的时延载体参数值,确定用于衡量每个时延载体参数值准确性的可信度值,包括:根据所述信道估计序列确定相对可信度值;和/或根据功率值确定相对可信度值。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下述方法,根据所述信道估计序列确定相对可信度值:根据公式βm=SIRm确定相对可信度值,其中,βm是相对可信度值,SIRm是信道估计序列对应的信号干扰比;或根据公式βm=max{|Cm|}确定相对可信度值,其中βm是相对可信度值,Cm是信道估计序列,max{|Cm|}是对所述信道估计序列Cm取模值并取其中的最大值。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下述公式,根据所述功率值确定相对可信度值:βm=max{|Cm|2}其中,βm是相对可信度值,Cm是信道估计序列,max{|Cm|2}是对所述信道估计序列Cm取模值并平方得到的功率值,并取所述功率值中的最大值。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时延载体参数值和所述可信度值,确定时延调整值,包括:将确定出的每个可信度值与时延载体参数值相乘之后求和,取其平均值,得到的结果作为时延调整值;或将确定出的每个可信度值与时延载体参数值相乘之后求和,确定得到的最大和值在得到的序列中对应的索引号,将所述索引号作为时延调整值。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将确定出的时延调整值发送给终端之后,还包括:终端按照预设规则确定是否接收到所述时延调整值;若接收到所述时延调整值,根据所述时延调整值调整发送信号的时间;若未接收到所述时延调整值,确定是否超出预设接收时长,如果是,发送失步状态信号,反之,继续接收时延调整值。7.一种时间同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在设定时长内,确定接收到的由终端发来的每个参考信号的对应的表征信号变化的时延载体参数值;根据确定出的时延载体参数值,确定用于衡量每个时延载体参数值准确性的可信度值;根据所述时延载体参数值和所述可信度值,确定时延调整值并发送给终端,其中,终端根据所述时延调整值进行时间同步调整;其中,在设定时长内,确定接收到的由终端发来的每个参考信号的对应的表征信号变化的时延载体参数值,包括:将接收的来自终端的每个参考信号与预设的参考信号进行相关运算,在相关运算得到的信道估计序列中,确定所述信道估计序列中每个元素的功率值,将所述功率值作为与终端发来的每个参考信号对应的时延载体参数值;采用下述方法,根据所述功率值确定绝对可信度值:其中,αm是绝对可信度值,YTH是预设的门限值,|Cm|2是功率值。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可信度值包括相对可信度值;所述根据确定出的时延载体参数值,确定用于衡量每个时延载体参数值准确性的可信度值,包括:根据所述信道估计序列确定相对可信度值;和/或根据所述功率值确定相对可信度值。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下述方法,根据所述信道估计序列确定相对可信度值:根据公式βm=SIRm确定相对可信度值,其中,βm是相对可信度值,SIRm是信道估计序列对应的信号干扰比;或根据公式βm=max{|Cm|}确定相对可信度值,其中βm是相对可信度值,Cm是信道估计序列,max{|Cm|}是对所述信道估计序列Cm取模值并取其中的最大值。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下述公式,根据所述功率值确定相对可信度值:βm=max{|Cm|2}其中,βm是相对可信度值,Cm是信道估计序列,max{|Cm|2}是对所述信道估计序列Cm取模值并平方得到的功率值,并取所述功率值中的最大值。11.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时延载体参数值和所述可信度值,确定时延调整值,包括:将确定出的每个可信度值与时延载体参数值相乘之后求和,取其平均值,得到的结果作为时延调整值;或将确定出的每个可信度值与时延载体参数值相乘之后求和,确定得到的最大和值在得到的序列中对应的索引号,将所述索引号作为时延调整值。12.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将确定出的时延调整值发送给终端之后,还包括:终端按照预设规则确定是否接收到所述时延调整值;若接收到所述时延调整值,根据所述时延调整值调整发送信号的时间;若未接收到所述时延调整值,确定是否超出预设接收时长,如果是,发送失步状态信号,反之,继续接收时延调整值。13.一种时间同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在设定时长内,确定接收到的由终端发来的每个参考信号的对应的表征信号变化的时延载体参数值;根据确定出的时延载体参数值,确定用于衡量每个时延载体参数值准确性的可信度值;根据所述时延载体参数值和所述可信度值,确定时延调整值并发送给终端,其中,终端根据所述时延调整值进行时间同步调整;其中,在设定时长内,确定接收到的由终端发来的每个参考信号的对应的表征信号变化的时延载体参数值,包括:将接收的来自终端的每个参考信号与预设的参考信号进行相关运算,在相关运算得到的序列中,确定所述序列中每个元素的功率值,确定与最大功率值对应的元素在序列中位置的索引号,将确定出的索引号作为与终端发来的每个参考信号对应的时延载体参数值;采用下述公式,根据索引号确定绝对可信度值:其中,αm是绝对可信度值,tTH是预设的门限值,N是最大功率值对应的索引号。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可信度值包括相对可信度值;所述根据确定出的时延载体参数值,确定用于衡量每个时延载体参数值准确性的可信度值,包括:根据信道估计序列确定相对可信度值;和/或根据所述功率值确定相对可信度值。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下述方法,根据所述信道估计序列确定相对可信度值:根据公式βm=SIRm确定相对可信度值,其中,βm是相对可信度值,SIRm是信道估计序列对应的信号干扰比;或根据公式βm=max{|Cm|}确定相对可信度值,其中βm是相对可信度值,Cm是信道估计序列,max{|Cm|}是对所述信道估计序列Cm取模值并取其中的最大值。16.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下述公式,根据所述功率值确定相对可信度值:βm=max{|Cm|2}其中,βm是相对可信度值,Cm是信道估计序列,max{|Cm|2}是对所述信道估计序列Cm取模值并平方得到的功率值,并取所述功率值中的最大值。17.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时延载体参数值和所述可信度值,确定时延调整值,包括:将确定出的每个可信度值与时延载体参数值相乘之后求和,取其平均值,得到的结果作为时延调整值;或将确定出的每个可信度值与时延载体参数值相乘之后求和,确定得到的最大和值在得到的序列中对应的索引号,将所述索引号作为时延调整值。18.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将确定出的时延调整值发送给终端之后,还包括:终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立俊刁穗东区洋邓单
申请(专利权)人:京信通信系统中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