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时间同步方法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9672318 阅读:91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2-14 20:2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时间同步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每隔第一间隔时间确定设定时长内来自终端的每个参考信号对应的时间同步估计值;在每确定一个设定时长内来自终端的每个参考信号对应的时间同步估计值之后,根据确定的时间同步估计值,调整所述第一间隔时间和用于发送时间同步估计值的第二间隔时间,并以调整后的第一间隔时间继续采集设定时长内来自终端的每个参考信号对应的时间同步估计值;以及在调整后的第二间隔时间到达时,在距离到达时间点最近的一次采集的来自终端的每个参考信号对应的时间同步估计值中,选择一个时间同步估计值并发送给所述终端。采用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的技术方案,能够较好地节省系统的资源消耗,提高时间同步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种时间同步方法及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通信
,尤其是涉及一种时间同步方法及装置。
技术介绍
移动通信系统中,基站和在基站管辖范围内的终端进行通信时,由于不同终端和基站的距离不同,由不同终端发送的信号到达基站的时间也各不相同。而当终端和基站进行了初始同步、克服了距离问题、使不同终端发送的信号到达基站的时间一致之后,还需要不断更新同步信息以抵消终端发送的信号到达基站的时间变化,即保持上行同步。其中,终端发送的信号达到基站的时间变化一般由下述原因引起:第一种:由于终端的移动造成的信号传播延时的变化,这种变化的比率取决于终端相对于基站的移动速度。例如,当终端相对于基站的移动速度为500km/h时,终端向基站发送的信号往返延时变化最高可以达到0.93 μ s/s。第二种:由于已有信号传播路径的消失或一些新的信号传播路径的出现,造成信号传播延时的变化。例如在密集城市环境中,当终端在楼宇间拐弯时,信号传播路径就发生了改变,从而造成信号传输延时的变化。第三种:由于终端振荡频率漂移造成的信号传播延时的变化,其中小的频率误差经过长时间的积累会造成定时误差。第四种:由于终端移动造成的多普勒频移造成的信号传播延时的变化,尤其是在视距(LOS)传播条件下(在非视距条件下变成多普勒扩展,其中误差通常是一个零均值的随机变量),基站在接收终端发送的信号时,将导致上行信号产生一个额外的频率偏移。现有技术中,根据终端发送的信号到达基站的产生时间变化的原因,提出针对不同的终端,采用时间校准的方式来保证不同终端发送的信号到达基站的时间一致。具体地如下述:第一种方法:与基站之间无业务流量交互状态的终端,根据基站下发的相关指示信息向基站发送上行信息,基站根据接收到的上行信息,确定时间同步估计值,并且在该确定的时间同步估计值大于预设阈值时向该终端下发时间调整信息,终端根据接收到的时间同步估计值进行时间同步调整,避免进入失步状态。第二种方法:通过对上行时延对齐偏移值的累加,确定是否要下发时延调整命令。具体为:A,基站清空一个寄存器SI,累加由基站不间断的计算得出的时间同步估计值产生并发送给终端的时间同步调整命令,当寄存器SI累加的数值在时间段Tl内小于预设门限Al的次数大于预设门限NI时,则不再发送计算得到的时间同步估计值;B,继续不间断的计算时间同步估计值,同时生成时间同步调整命令,将生成的时间同步调整命令的次数累加到寄存器S2中,当S2中数值在时间段T2内大于预设门限A2的次数大于预设门限N2时,触发执行A。上述两种时间同步方法,其缺陷在于:对于第一种方法,需要在基站和终端无业务交互状态下计算时间同步估计值以及下发时间调整命令,以避免终端进入失步状态,所以需要占用较多的无线资源。对于第二种方法,需要不间断的计算时间同步估计值,比较浪费系统的处理资源,并且,通过设置两个寄存器SI和S2,在寄存器SI工作条件下,不间断的下发时间同步调整命令,在寄存器S2工作条件下,只计算时间同步估计值并不下发时间同步调整命令,这样,如果在寄存器S2工作条件下,终端和基站之间处于失步状态也无法进行调整(例如,终端突然加速向背离基站的方向移动),所以这种方法不能够保证时间同步的稳定性。综上所述,现有技术中提出的时间同步方法,资源消耗较大、时间同步的稳定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时间同步方法及装置,能够较好地节省系统的资源,提高时间同步的稳定性。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时间同步方法,包括:每隔第一间隔时间确定设定时长内来自终端的每个参考信号对应的时间同步估计值;在每确定一个设定时长内来自终端的每个参考信号对应的时间同步估计值之后,根据确定的时间同步估计值,调整所述第一间隔时间和用于发送时间同步估计值的第二间隔时间,并以调整后的第一间隔时间继续采集设定时长内来自终端的每个参考信号对应的时间同步估计值;以及在调整后的第二间隔时间到达时,在距离到达时间点最近的一次确定的来自终端的每个参考信号对应的时间同步估计值中,选择一个时间同步估计值并发送给所述终端。一种时间同步装置,包括:确定单元,用于每隔第一间隔时间确定设定时长内来自终端的每个参考信号对应的时间同步估计值;调整单元,用于在每确定一个设定时长内来自终端的每个参考信号对应的时间同步估计值之后,根据确定的时间同步估计值,调整所述第一间隔时间和用于发送时间同步估计值的第二间隔时间,并以调整后的第一间隔时间继续采集设定时长内来自终端的每个参考信号对应的时间同步估计值;以及在调整后的第二间隔时间到达时,在距离到达时间点最近的一次确定的来自终端的每个参考信号对应的时间同步估计值中,选择一个时间同步估计值并发送给所述终端。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确定出的时间同步估计值,动态地调整确定时间同步估计值的第一间隔时间和下发确定出的时间同步估计值的第二间隔时间,并根据调整的第二间隔时间选择一个时间同步估计值下发给终端用以进行时间同步调整,这样,通过对一定时间内所测量的若干时间同步估计值的变化趋势,判断当前通信状态,能够自适应调整第一间隔时间和第二间隔时间,使得调整后的第一间隔时间和第二间隔时间与时间同步估计值的变化相适应,从而在保证链路通信质量的情况下,较好地节省系统的资源,保证终端和基站之间时间同步的稳定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中,提出的时间同步估计值缓慢变化趋势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中,提出的时间同步估计值快速变化趋势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中,提出的时间同步装置结构组成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中,提出的时间同步方法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时间同步方法,需要消耗较多的系统资源并且时间同步的稳定性较差的问题,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这里提出的技术方案,通过对一定窗口时间内所测量的若干时间同步估计值的变化趋势进行统计,判断当前的通信状态,然后自适应调整计算时间同步估计值的第一间隔时间和下发时间同步估计值的第二间隔时间,以使第一间隔时间和第二间隔时间的变化和时间同步估计值的变化相适应,能够在保证链路通信质量的情况下,较好地降低调整第一间隔时间和第二间隔时间占用的无线资源和计算资源,增强时间同步的稳定性。下面将结合各个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技术方案的主要实现原理、【具体实施方式】及其对应能够达到的有益效果进行详细地阐述。实施例一: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这里提出一种时间同步方法,包括:每隔第一间隔时间确定设定时长内来自终端的每个参考信号对应的时间同步估计值;在每确定一个设定时长内来自终端的每个参考信号对应的时间同步估计值之后,根据确定的时间同步估计值,调整所述第一间隔时间和用于发送时间同步估计值的第二间隔时间,并以调整后的第一间隔时间继续采集设定时长内来自终端的每个参考信号对应的时间同步估计值;以及在调整后的第二间隔时间到达时,在距离到达时间点最近的一次确定的来自终端的每个参考信号对应的时间同步估计值中,选择一个时间同步估计值并发送给所述终端。其中,在设定时间段内,终端发送的参考信号可以是具有强自相关性的序列,可以但不限于包括以下序列:ZC序列、M序列、Walsh序列、PN码等。根据终端发送的参考信号,确定每个参考信号的时间同步估计值,具体过程如下:步骤一:将接收的来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时间同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每隔第一间隔时间确定设定时长内来自终端的每个参考信号对应的时间同步估计值;在每确定一个设定时长内来自终端的每个参考信号对应的时间同步估计值之后,根据确定的时间同步估计值,调整所述第一间隔时间和用于发送时间同步估计值的第二间隔时间,并以调整后的第一间隔时间继续采集设定时长内来自终端的每个参考信号对应的时间同步估计值;以及在调整后的第二间隔时间到达时,在距离到达时间点最近的一次确定的来自终端的每个参考信号对应的时间同步估计值中,选择一个时间同步估计值并发送给所述终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时间同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每隔第一间隔时间确定设定时长内来自终端的每个参考信号对应的时间同步估计值; 在每确定一个设定时长内来自终端的每个参考信号对应的时间同步估计值之后,根据确定的时间同步估计值,调整所述第一间隔时间和用于发送时间同步估计值的第二间隔时间,并以调整后的第一间隔时间继续采集设定时长内来自终端的每个参考信号对应的时间同步估计值;以及 在调整后的第二间隔时间到达时,在距离到达时间点最近的一次确定的来自终端的每个参考信号对应的时间同步估计值中,选择一个时间同步估计值并发送给所述终端。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将选择的时间同步估计值发送给所述终端之后,还包括: 在时间同步空隙期内,根据选择的时间同步估计值,对基站接收来自终端的信号的接收时间进行同步调整,其中所述时间同步空隙期是从终端接收到基站下发的时间同步估计值开始,至终端根据所述时间同步估计值进行时间同步调整时的间隔时长。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设定时间段内接收的来自终端的每个参考信号对应的时间同步估计值,包括: 将接收的来自终端的每个参考信号与预设的参考信号进行相关运算; 在相关运算得到的序列中,确定所述序列中每个元素的功率值; 确定与最大功率值对应的元素在序列中位置的索引号,将确定出的索引号作为时间同步估计值。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相关运算得到的序列中,确定每个元素的功率值,包括: 确定所述序列中的每个元素对应的数值的绝对值的平方值,将得到的结果作为每个元素的功率值。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确定的时间同步估计值,调整所述第一间隔时间和用于发送时间同步估计值的第二间隔时间,包括: 计算相邻两个时间同步估计值之间的差值的绝对值; 确定得到的所述差值的绝对值的平均值; 根据所述平均值,调整所述第一间隔时间和第二间隔时间。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调整所述第一间隔时间和第二间隔时间,包括: 若确定出的平均值大于预设的第一阈值时,根据当前的第一间隔时间与第一调整步进值的差值调整第一间隔时间,以及根据当前的第二间隔时间与第二调整步进值的差值调整第二间隔时间;若确定出的平均值小于预设的第一阈值,且大于预设的第二阈值时,将当前的第一间隔时间作为调整后的第一间隔时间,将当前的第二间隔时间作为调整后的第二间隔时间;若确定出的平均值小于预设的第二阈值时,根据当前的第一间隔时间与第一调整步进值的和值调整第一间隔时间,以及根据当前的第二间隔时间与第二调整步进值的和值调整第二间隔时间;其中,所述第一阈值大于第二阈值。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确定的时间同步估计值,调整所述第一间隔时间和第二间隔时间,包括: 确定预设时长内获得的时间同步估计值的均方差; 根据确定出的均方差,调整第一间隔时间和第二间隔时间。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调整所述第一间隔时间和第二间隔时间,包括: 若确定出的均方差大于预设的第三阈值时,根据当前的第一间隔时间与第一调整步进值的差值调整第一间隔时间,以及根据当前的第二间隔时间与第二调整步进值的差值调整第二间隔时间; 若确定出的均方差小于预设的第三阈值,且大于预设的第四阈值时,将当前的第一间隔时间作为调整后的第一间隔时间,将当前的第二间隔时间作为调整后的第二间隔时间; 若确定出的均方差小于预设的第四阈值时,根据当前的第一间隔时间与第一调整步进值的和值调整第一间隔时间,以及根据当前的第二间隔时间与第二调整步进值的和值调整第二间隔时间; 其中,所述第三阈值大于第四阈值。9.如权利要求6或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当前的第一间隔时间与第一调整步进值的差值调整第一间隔时间,以及根据当前的第二间隔时间与第二调整步进值的差值调整第二间隔时间,包括: 若当前的第一间隔时间与第一调整步进值的差值小于预设的第一门限值,将所述预设的第一门限值作为调整后的第一间隔时间,若当前的第一间隔时间与第一调整步进值的差值大于预设的第一门限值,将所述差值作为调整后的第一间隔时间;以及 若当前的第二间隔时间与第二调整步进值的差值小于预设的第二门限值,将所述预设的第二门限值作为调整后的第二间隔时间,若当前的第二间隔时间与第一调整步进值的差值大于预设的第二门限值,将所述差值作为调整后的第二间隔时间。10.如权利要求6或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当前的第一间隔时间与第一调整步进值的和值调整第一间隔时间,以及根据当前的第二间隔时间与第二调整步进值的和值调整第二间隔时间,包括: 若当前的第一间隔时间与第一调整步进值的和值大于预设的第三门限值,将所述预设的第三门限值作为调整后的第一间隔时间,若当前的第一间隔时间与第一调整步进值的和值小于预设的第三门限值,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刁穗东区洋陈立俊邓单
申请(专利权)人:京信通信系统中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