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发光二极管像素电路与显示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668895 阅读:67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2-14 08:0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有机发光二极管像素电路与显示器。在所揭露的像素电路,驱动一有机发光二极管的一驱动晶体管在控制下提供该像素电路一重置操作以及一补偿操作,以将该驱动晶体管的临界电压数值记忆在该驱动晶体管的控制端上。在该补偿操作中,该驱动晶体管与该有机发光二极管之间的一连结点需作特别控制。本案像素电路揭露一开关电路根据一控制信号将该连结点耦接至一控制电位。该控制信号的使能区间涵盖该重置以及该补偿操作的作用区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有机发光二极管像素电路与显示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0LED)的像素电路与显不器。
技术介绍
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通常耦接一驱动晶体管,由该驱动晶体管传递电流驱动之。然而,驱动晶体管会随着时间劣化,其临界电压会随着时间改变,导致所提供的电流偏移,无法正确驱动有机发光二极管。
技术实现思路
本案揭露一种有机发光二极管像素电路与显示器。根据本专利技术一种实施方式所实现的有机发光二极管像素电路包括:一有机发光二极管、一驱动晶体管、第一至第三开关晶体管、一电容以及一开关电路。该第一开关晶体管、该驱动晶体管以及该有机发光二极管串接于一第一工作电压端以及一第二工作电压端之间。该第一开关晶体管由一第一信号控制。该驱动晶体管的一第一端与一第二端分别耦接该第一开关晶体管以及该有机发光二极管,且该驱动晶体管具有一控制端。该第二开关晶体管耦接于该驱动晶体管的上述第一端与控制端之间,且由一第二信号控制。该第三开关晶体管在一扫描线所提供的信号控制下传递一数据线的信号至一电路节点。该电容耦接于该电路节点与该驱动晶体管的该控制端之间。该开关电路是在一第三信号控制下将该驱动晶体管该第二端耦接至一控制电位。上述各信号的一种实施方式如下。该第一信号包括一第一阶段使能区间以及一第二阶段使能区间。该第一信号的该第一阶段使能区间早于该第二信号的使能区间。该第一信号的该第二阶段使能区间晚于一像素数据写入区间。该第三信号的使能区间涵盖该第一信号的该第一阶段使能区间以及该第二信号的使能区间。该控制电位于该第二信号的使能区间为一特定电位,使该驱动晶体管该第二端的电位下拉。根据本专利技术一种实施方式所实现的一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包括一像素阵列、一驱动模块以及一微控制器。该像素阵列采用以上所揭露的有机发光二极管像素电路。驱动模块用于驱动该像素阵列播放影像。微控制器用于控制该驱动模块驱动该像素阵列。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有机发光二极管像素电路,其驱动晶体管的临界电压随着时间不会发生改变,其所提供的电流也不会发生偏移,因此可以正确驱动有机发光二极管。【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在附图中:图1图解根据本专利技术一种实施方式所实现的一有机发光二极管像素电路;图2A图解根据本专利技术一种实施方式所实现的开关电路SW ;图2B以一画面为例,针对图2A所揭露的开关电路SW列举图1像素电路的信号波形,其中像素电路有一重置操作、一补偿操作、一像素数据写入操作以及一发光操作;图3A、3B、3C以及3D分别说明上述重置、补偿、像素数据写入以及发光操作下,驱动晶体管T dri的状态;图4A图解根据本专利技术另一种实施方式所实现的开关电路SW ;图4B以一画面为例,针对图4A所揭露的开关电路SW列举图1像素电路的信号波形,其中像素电路有一重置操作、一补偿操作、一像素数据写入操作以及一发光操作;图5A与图5B图解根据本专利技术其他实施方式所实现的开关电路SW ;图6图解根据本专利技术一种实施方式所实现的一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600。附图标号: 600-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602~像素阵列;604~驱动模块;606~微控制器;Cl、C2~第一、第二电容;Cc、Ce’~耦合电容;C0M~第二信号;C_0LED~旁路电容;CS~第三信号;D、S以及G~驱动晶体管T_dri的第一端、第二端以及控制端;Data~数据线;ELVDD、ELVSS~高、低电源端;VREF参考电源端;ENB 第一信号;旷电路节点;OFF^不导通标示;OLED~有机发光二极管;ON~导通标示;RST、RST’~信号(作第三信号CS使用);SN~扫描线;SW~开关电路;TD、TDG、TN、TNS、TS、T_SW~开关晶体管;T_dr i~驱动晶体管;Vcontrol~控制电位;VGL~低准位。【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示,详细说明如下。图1图解根据本专利技术一种实施方式所实现的一有机发光二极管像素电路,其中包括: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驱动晶体管T_dr1、开关晶体管TD、TDG以及T_SW、电容C1、C2与开关电路SW。电容C2可视使用者需求决定是否使用。此外,使用者可视需求决定是否更设置耦合电容Ce或Ce’。符号C_OLED标示该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的旁路电容。如图所示,开关晶体管TD以及驱动晶体管T_dri与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串接于一高电源端ELVDD (可视为一第一工作电压端)以及一低电源端ELVSS (可视为一第二工作电压端)之间。开关晶体管TD由一第一信号ENB控制。驱动晶体管T_dri的一第一端(以N型薄膜场效晶体管为例,该第一端为漏极,标示为D)与一第二端(源极,标示为S)分别耦接开关晶体管TD以及有机发光二极管0LED,且驱动晶体管T_dri具有一控制端(栅极,标示为G)。开关晶体管TDG耦接于驱动晶体管T_dri的上述第一端D与控制端G之间,且由一第二信号COM控制。开关晶体管T_SW在一扫描线SN所提供的信号控制下传递一数据线Data的信号至一电路节点N。第一电容Cl耦接于电路节点N与驱动晶体管T_dri的该控制端G之间。开关电路SW是在一第三信号CS控制下将该驱动晶体管T_dri该第二端S(甚至上述电路节点N)耦接至一控制电位Vcontrol。至于第二电容C2则可耦接于驱动晶体管T_dri的该第二端S以及该电路节点N之间。耦合电容Ce可耦接于驱动晶体管T_dri的该第一端D以及开关晶体管TDG的一控制端(以N型薄膜场效晶体管为例,该控制端为栅极)之间。耦合电容Ce’可耦接该驱动晶体管T_dri的该第一端D至该高电源端ELVDD或该电源端ELVSS或一参考电源端(可标号为VREF)。开关电路SW的设计为本案一重点。第三信号CS具有不同于该第一与该第二信号ENB与COM的使能区间。图2A图解根据本专利技术一种实施方式所实现的开关电路SW,其中包括一开关晶体管TS,且是以信号RST’实现上述第三信号CS,并以参考电源端VREF或第一信号ENB的电位(在信号RST’使能时为一特定电位(如低电源端ELVSS的电位),以下拉该驱动晶体管T_dri该第二端S的电位)作为上述控制电位Vcontrol。如图所示,开关晶体管TS根据信号RST’将驱动晶体管T_dri的该第二端S耦接该参考电源端VREF或第一信号ENB。图2B以一画面为例,针对图2A所揭露的开关电路SW列举图1像素电路的信号波形,其中像素电路有一重置操作、一补偿操作、一像素数据写入操作以及一发光操作。如图所示,第一信号ENB分两阶段使能。在重置操作下,第一信号ENB处于其第一阶段使能区间。该第二信号COM的使能区间设置在该第一信号ENB的第一阶段使能区间之后,像素电路作补偿操作。像素数据写入操作提供一像素数据写入区间,设计在上述重置操作以及补偿操作完成后。发光操作设计在该像素数据写入区间结束后,随着该第一信号ENB的第二阶段使能区间启动。如图所示,信号RST’的使能区间涵盖重置操作与补偿操作。此外,该扫描线SN上的信号在上述重置与补偿操作中处于使能区间,数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有机发光二极管像素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第一开关晶体管、一驱动晶体管以及一有机发光二极管,串接于一第一工作电压端以及一第二工作电压端之间,其中,所述第一开关晶体管由一第一信号控制,所述驱动晶体管的一第一端与一第二端分别耦接所述第一开关晶体管以及所述有机发光二极管,且所述驱动晶体管具有一控制端;一第二开关晶体管,耦接于所述驱动晶体管的所述第一端与控制端之间,且由一第二信号控制;一第三开关晶体管,在一扫描线所提供的信号控制下传递一数据线的信号至一电路节点;一第一电容,耦接于所述电路节点与所述驱动晶体管的所述控制端之间;一开关电路,在一第三信号控制下将所述驱动晶体管所述第二端耦接至一控制电位,其中:所述第一信号包括一第一阶段使能区间以及一第二阶段使能区间;所述第一信号的所述第一阶段使能区间早于所述第二信号的使能区间;所述第一信号的所述第二阶段使能区间晚于一像素数据写入区间;所述第三信号的使能区间涵盖所述第一信号的所述第一阶段使能区间以及所述第二信号的使能区间;且所述控制电位在所述第二信号的使能区间为一特定电位,用以下拉所述驱动晶体管所述第二端的电位。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有机发光二极管像素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第一开关晶体管、一驱动晶体管以及一有机发光二极管,串接于一第一工作电压端以及一第二工作电压端之间,其中,所述第一开关晶体管由一第一信号控制,所述驱动晶体管的一第一端与一第二端分别耦接所述第一开关晶体管以及所述有机发光二极管,且所述驱动晶体管具有一控制端; 一第二开关晶体管,耦接于所述驱动晶体管的所述第一端与控制端之间,且由一第二信号控制; 一第三开关晶体管,在一扫描线所提供的信号控制下传递一数据线的信号至一电路节占.一第一电容,耦接于所述电路节点与所述驱动晶体管的所述控制端之间; 一开关电路,在一第三信号控制下将所述驱动晶体管所述第二端耦接至一控制电位, 其中: 所述第一信号包括一第一阶段使能区间以及一第二阶段使能区间; 所述第一信号的所述第一阶段使能区间早于所述第二信号的使能区间; 所述第一信号的所述第二阶段使能区间晚于一像素数据写入区间; 所述第三信号的使能区间涵盖所述第一信号的所述第一阶段使能区间以及所述第二信号的使能区间;且 所述控制电位在所述第二信号的使能区间为一特定电位,用以下拉所述驱动晶体管所述第二端的电位。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发光二极管像素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电路包括: 一第四开关晶体管,在所述第三信号控制下耦接所述驱动晶体管的所述第二端至所述控制电位;且 所述控制电位为一参考电压端提供或所述第一信号提供的所述特定电位。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发光二极管像素电路,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三信号的使能区间更涵盖所述像素数据写入区间。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发光二极管像素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扫描线上的信号的使能区间涵盖所述第一信号的所述第一阶段使能区间、所述第二信号的使能区间以及所述像素数据写入区间;且 所述数据线在所述第一信号的所述第一阶段使能区间与所述第二信号的使能区间传输有所述特定电位的准位数据,且在所述像素数据写入区间传输有像素数据。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发光二极管像素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拱辰曾名骏
申请(专利权)人:群康科技深圳有限公司奇美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