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9668859 阅读:76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2-14 08:0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子装置,其包括显示模组、壳体及辅助架,该显示模组包括具有显示区域的第一表面,该壳体由透明材料制成,且该壳体包括设置于该显示模组的第一表面一侧的主体部及自该主体部向该显示模组延伸的侧壁,该辅助架固定于该侧壁的内侧,用于辅助该壳体将该显示模组固定于该壳体的主体部与侧壁所界定的收容空间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子装置
[0001 ]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子装置。
技术介绍
电子装置,如电视、手机、平板电脑等,通常包括壳体及收容于壳体内的电子零部件。随着技术的发展,人们对电子装置的追求已经不仅仅局限于其性能的优劣,产品的整体视觉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人们对电子装置的整体评价。因此,电子装置的开发商对产品外部结构的设计也越来越注重。然,目前的电子装置在对产品外部结构改进点仍局限于厚度,弧度等传统项目上,已不能满足人们对电子装置的美观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提供一种可以改善外部结构的电子装置。一种电子装置,其包括显示模组、壳体及辅助架,该显示模组包括具有显示区域的第一表面,该壳体由透明材料制成,且该壳体包括设置于该显不模组的第一表面一侧的主体部及自该主体部向该显示模组延伸的侧壁,该辅助架固定于该侧壁的内侧,用于辅助该壳体将该显示模组固定于该壳体的主体部与侧壁所界定的收容空间中。一种电子装置,其包括壳体、电子器件及辅助架,该壳体用于保护该电子器件,该壳体由透明材料制成,该辅助架固定于该壳体的内表面,用于将壳体及电子装置组装为一体。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专利技术电子装置的壳体由透明材料制成,可优化外壳结构。【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电子装置第一实施方式的立体分解图。图2是图1的背向示意图。图3是图1所示的电子装置的立体组装示意图。图4是图3的背向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电子装置第二实施方式的立体分解图。图6是图5的背向示意图。图7是图5所示的电子装置的立体组装示意图。图8是图7的背向示意图。图9是本专利技术电子装置第三实施方式的立体分解图。图10是图9的背向示意图。图11是图9所示的电子装置的立体组装示意图。图12是图11的背向示意图。图13是本专利技术电子装置第四实施方式的立体分解图。图14是图13的组装后的结构示意图。图15是本专利技术电子装置第五实施方式的立体分解图。图16是图15的组装后的结构示意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电子装置10、20、30、40、50 显示模组11、21、31、41、51 壳体12、22、32、42、52 辅助架14、24、34 盖体15、25、35、45、55 驱动电路板17、27、37 承重装置19、29、39、49、59 第一表面110、310 第二表面112、212、312 第一侧壁114、214 显示区域IlOa 周边区域IlOb 基板151、351 支撑壁153、253 第一侧155 凹陷部156、256 第一锁孔157、257 外表面159、259 固定框141、241 收容槽143、243 延伸壁145 凸起部146、246 连接部147 第二锁孔149 主体部121、221、321 第二侧壁123、223、323 延伸部125、225、425、525 连接壁126、226、526 第一开口127a、527a 第二开口127b、272b、527b 第三锁孔129、229 螺栓190、290 装配盖228 胶带222 框条341 卡扣件349 第三侧壁 353 卡合件 359 开口428 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本案提供一种电子装置,该电子装置可以包括壳体、电子器件及辅助架,该壳体用于保护该电子器件,该壳体由透明材料制成,该辅助架固定于该壳体的内表面,用于将壳体及电子装置组装为一体。下面以该电子器件为显示模组进行介绍。请参阅图1及图2,图1是本专利技术电子装置10第一实施方式的立体分解图,图2是图1的反面示意图。该电子装置10可以为手机、电子书、平板电脑、电脑显示器、平板电视等,本实施方式中,主要以该电子装置10为平板电视进行说明。该电子装置10包括显示模组11、壳体12、辅助架14、盖体15、驱动电路板17及承重装置19。可以理解,该壳体12也可以称为前壳、前盖或者上盖。该盖体15可以称为后壳、后盖或下盖。该壳体12与该盖体15分别对应显示模组11设置以保护显示模组11。该辅助架14用于辅助该壳体12将该显示模组11固定。本实施例中,该壳体12、该盖体15及该辅助架14用于相互配合以将该显示模组11及该驱动电路板17固定,该承重装置19用于将该电子装置10支撑或固定于外部其他物体上,如桌面或墙面上,其可以为支撑底座或挂架。可以理解,当该电子装置10为手机、电子书、平板电脑等便携式电子装置时,该电子装置10可以不包括承重装置19。该显示模组11大致呈矩形平板状结构,其包括第一表面110、位于该第一表面110相反一侧的第二表面112及连接于该第一表面110与该第二表面112之间的第一侧壁114。该第一表面110具有显示区域IlOa及位于该显示区域IlOa周边的周边区域110b。该显示区域IlOa定义了该电子装置10的显示区域及非显示区域。如,本实施例中,与显示区域IlOa正对的区域属于电子装置10的显示区域;正对该周边区域110b、该第一侧壁114及该第二表面112的区域属于非显示区域。具体地,该显示模组11可以为液晶显示模组,其包括显示面板、背光模组以及将该显示面板与该背光模组收容并固定为一体的框架组件。其中,该框架组件可以包括背板及胶框,该显示面板与该背光模组可以层叠设置于该背板上,该胶框设置于该显示面板与该背光模组的侧边,用于配合该背板将该显不面板及该背光模组固定于一体。该盖体15可以与该显示模组11或该壳体12连接,具体地,该盖体15可以包括对应该显示模组11的第二表面112的基板151及自该基板151的第一侧155的边缘朝向该显示模组11延伸的支撑壁153 (也可以称为侧壁)。其中,该基板151的与该第一侧155相邻的两侧还各设置有多个第一锁孔157。本实施方式中,该支撑壁153自该基板151的下侧(或者说底侧)边缘延伸出来,该基板151的左右两侧还各设置有该多个第一锁孔157,如该基板151的左侧及右侧各具有三个沿所在侧边等间隔设置的第一锁孔157。该基板151邻近该显示模组11的内表面的中央部分朝远离该显示模组11的方向凹陷,从而界定用于收容该驱动电路板17的凹陷部156。该驱动电路板17用于电连接至该显示模组11,以驱动该显示模组11显示画面。通常地,该驱动电路板17可以为单面或双面印刷电路板,其数量可以为两个。另外,本实施方式中,该承重装置19为一支撑底座,其固定于该盖体15远离该显示模组11的外表面159。该辅助架14邻近该显示模组11的至少一个第一侧壁114设置,用于将该壳体12与该显示模组11或者该盖体15结合。本实施方式中,该辅助架14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固定框141,该两个固定框141分别对应该显示模组11的两个相对的第一侧壁114设置。优选地,该两个固定框141对应该显示模组11的左右两侧的两个第一侧壁114设置。可以理解,在其他的实施方式中,该固定框141数量可以选择一个或者多个,对应该显示模组11不同的第一侧壁114。每一固定框141邻近其对应的第一侧壁114的一侧具有收容槽143,该收容槽143用于固持该显示模组11的侧边边缘,即固持对应的第一侧壁114及与该第一侧壁114相邻的该第二表面112及该第一表面110的边缘。具体来说,每一固定框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电子装置包括显示模组、壳体及辅助架,该显示模组包括具有显示区域的第一表面,该壳体由透明材料制成,且该壳体包括设置于该显示模组的第一表面一侧的主体部及自该主体部向该显示模组延伸的侧壁,该辅助架固定于该侧壁的内侧,用于辅助该壳体将该显示模组固定于该壳体的主体部与侧壁所界定的收容空间中。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电子装置包括显示模组、壳体及辅助架,该显示模组包括具有显示区域的第一表面,该壳体由透明材料制成,且该壳体包括设置于该显示模组的第一表面一侧的主体部及自该主体部向该显示模组延伸的侧壁,该辅助架固定于该侧壁的内侧,用于辅助该壳体将该显示模组固定于该壳体的主体部与侧壁所界定的收容空间中。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辅助架包括对应该壳体的侧壁的框条,该框条外侧与该壳体连接,该框条内侧与该显示模组连接。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框条粘结于对应的该侧壁内侧。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框条通过锁固件或卡扣件连接于对应的该侧壁上。5.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框条与该显示模组卡扣连接。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辅助架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固定框,该两个固定框分别对应该显示模组的两个相对的侧壁设置,每一固定框的一端固持该显示模组的侧边,另一端接触该壳体的侧壁。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壳体的侧壁内表面界定凹陷部,该每一固定框的远离该显示模组的一端具有凸起部,该凸起部容置于该凹陷部。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每一固定框邻近该显示模组的一端具有收容槽,该收容槽收容该显示模组的侧边。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壳体还包括自该两个侧壁边缘平行且相对该主体部延伸的两个延伸部,该两个延伸部分别对应该显示模组的第二表面的至少部分。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壳体还包括连接于该两个第二侧壁之间且从该主体部边缘向该显示模组延伸的连接壁,该主体部、该两个第二侧壁及该连接壁构成半封闭的套筒结构,该半封闭的套筒结构界定位于相对设置的两个延伸部之间的该第一开口及位于该连接壁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建瑜陈潜雷开隆
申请(专利权)人:鑫成科技成都有限公司深鑫成光电深圳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