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滴灌管生产线中的滴头双输送轨道合并装置,其构成中包括与供料盘连接的轨道以及在轨道上方斜向均匀配置的气嘴,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分三段,其中两段分别与各自的供料盘相连,称为上游轨道,另一段与热压头相连,称之为下游轨道,三段轨道呈水平“Y”字形设置,在三段轨道的结合处设有换位机构(4)和换位接头(5),换位接头是连接上下游轨道的一段过渡轨道,它嵌装在过渡轨道体(6)中,换位机构上设有换位气缸(15),换位气缸的活塞杆与换位接头垂直连接。(*该技术在201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用于滴灌管生产线中的滴头双输送轨道合并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全自动滴灌管生产线中的滴头输送轨道双道合并装置,属塑料加工机械
近年来,随着节水灌溉技术的大力推广,滴灌管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所谓滴灌管是在一条塑料软管的管道内壁间隔均匀地分布多个滴头,每个滴头上设有迷宫式水道和与外部相通的滴水孔,当管内充满水后,水会经滴头滴向外界。使用滴灌管能有效的把水直接滴灌到植物的根部,可以显著地节约灌溉用水。随着滴灌技术的不断推广,滴灌管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滴灌管的生产加工远比普通塑料软管复杂,多采用全自动专用设备生产。其中,把滴头元件输送到热压头并与挤出的塑料管内壁进行压合是其中最重要的一道工序。现有的生产设备采用单供料盘、单轨道输送的方式传送滴头,即在一个供料盘中将滴头元件按所需的输送方向排队送料。当滴头队列出现空缺时,在单轨道内输送的滴头就会因供料不足而停机等待,从而影响了滴灌管的生产速度。另外,在操作过程中也常因轨道卡料等原因停机调整,这也会给滴灌管的正常生产造成一定的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克服上述缺点、用于滴灌管生产线中的滴头双输送轨道合并装置。本技术所称问题是由以下技术方案解决的:一种用于滴灌管生产线中的滴头双输送轨道合并装置,其构成中包括与供料盘连接的轨道以及在轨道上方斜向均匀配置的气嘴,其特别之处是:所述轨道分三段,其中两段分别与各自的供料盘相连,称为上游轨道,另一段与热压头相连,称之为下游轨道,三段轨道呈水平“Y”字形设置,在三段轨道的结合处设有换位机构和换位接头,换位接头是连接上下游轨道的一段过渡轨道,它嵌装在过渡轨道体中,换位机构上设有换位气缸,换位气缸的活-->塞杆与换位接头垂直连接。上述用于滴灌管生产线中的滴头双输送轨道合并装置,在靠近上、下游轨道结合处的双轨道下侧设有换道机构,所述换道机构包括换道气缸、凸轮、两个凸轮从动臂和两个换道挡销,其中,凸轮的转轴固定在换道机构的机架上,换道气缸的活塞杆通过拉杆与凸轮的一端铰接,凸轮的另一端沿其转轴的轴向对称设有两个成夹角的凸部,与所述凸部传动连接的两个凸轮从动臂一端铰接在换道机构的机架上,另一端各设有一个可插入轨道中的换道挡销,在凸轮从动臂的中部各设有一个复位弹簧。上述用于滴灌管生产线中的滴头双输送轨道合并装置,所述换位机构上在换位接头两侧各设有一个限位螺栓。采用本技术设计的双输送轨道合并装置,改单盘选料、单道输送为双供料盘选料、双轨道交替输送的方式,大幅度提高了滴头的供料速度;而且,当某一个轨道出现卡料现象时,可以立即切换另一轨道输送,无需停机调整。采用本技术的设计后,滴灌管的生产速度由每分钟120米提高到每分钟200米,可用作全自动滴灌管生产机械中输送轨道装置的换代产品。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B-B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是A-A局部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参看图1、图2,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如下:图中A、B轨道各对应一个供料盘,图示位置时A轨道对准换位接头5,依靠气动力正常输送滴头14(气嘴均匀分布在有机玻璃上盖2上,因其分布与配置与已有技术相同,故图中未画出),B轨道存储滴头,暂停运行。此时,A轨道换道挡销10回缩至轨道体3中,B轨道换道挡销由轨道体3内顶出。16为传感器,本技术中采用对射式光纤传感器,在三段轨道中均需分别安装。当A轨道中滴头供给不足时,光纤传感器16发出滴头空位信号传给控制系统,再由其发出指令驱动换位气缸15,气缸杆动作,顶推换位接头5对准B轨道。同时光纤传感器17发出信号,示意B轨道有滴头,并给出指令到换道气缸12,换道气缸活-->塞杆动作,带动换道凸轮转动,使B轨道换道挡销缩回轨道体内,B轨道畅通输送滴头。A轨道换道挡销顶出,关闭A轨道暂停运行,存储滴头。按照此程序运行,可以保证滴头连续不断的正常输送。参看图1,图中所示的轨道分为三段,其中,位于左侧的两段分别与与各自的供料盘相连,称为上游轨道。位于右侧的一段与热压头相连,称之为下游轨道,三段轨道呈水平“Y”字形设置,在三段轨道的结合处设有换位机构4和换位接头5,换位接头5是连接上下游轨道的一段过渡轨道,它嵌装在过渡轨道体6之中,换位机构4位于单、双轨道的接头处,换位机构上设有换位气缸15,换位气缸的活塞杆与换位接头相垂直并由螺栓连接,它可以根据活塞动作顶出或拉回换位接头。在换位机构上位于换位接头的两侧各设有一个限位螺栓13,它用来保证换位接头的准确位置。图中1、16、17为对射型光纤传感器,3为上游轨道体。参看图1,在所述靠近单、双轨道结合处双轨道的下侧设有换道机构7,它包括一个换道气缸12、一个凸轮9、两个凸轮从动臂8和两个换道挡销10,凸轮的转轴固定在换道机构的机架上,换道气缸的活塞杆通过拉杆18与凸轮的一端铰接,当气缸活塞杆往复运动时,带动换道凸轮顺时针或逆时针转动。凸轮的另一端沿轴向对称设有两个具有相互角度的凸部,每个凸部各与一个换道凸轮从动臂传动连接,所述从动臂一端铰接在换道机构的机架上,另一端各设有一个换道挡销插在轨道中,其中部还设有复位弹簧11。当凸轮在气缸杆作用下往复转动时,凸轮上的凸部交替顶起从动臂,使之带动换位挡销上下运动,关闭或打开A、B轨道,以适应换道需要。从动臂的上行依靠凸轮凸部的转动顶起,从动臂的下行依靠复位弹簧复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用于滴灌管生产线中的滴头双输送轨道合并装置,其构成中包括与供料盘连接的轨道以及在轨道上方斜向均匀配置的气嘴,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分三段,其中两段分别与各自的供料盘相连,称为上游轨道,另一段与热压头相连,称之为下游轨道,三段轨道呈水平“Y”字形设置,在三段轨道的结合处设有换位机构(4)和换位接头(5),换位接头是连接上下游轨道的一段过渡轨道,它嵌装在过渡轨道体(6)中,换位机构上设有换位气缸(15),换位气缸的活塞杆与换位接头垂直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滴灌管生产线中的滴头双输送轨道合并装置,其特征在于:在靠近上、下游轨道结合处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武志远,赵云庭,
申请(专利权)人:武志远,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