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控立体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9666815 阅读:94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2-14 03:5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触控立体显示装置包括一显示板、一触控板以及一视差屏障。显示板具有一显示面。触控板是设置在显示板的显示面的一侧。触控板包括一盖板以及一触控感应组件。盖板具有一触控面以及一相对于触控面的非触控面。非触控面是面朝显示板。触控感应组件是设置在盖板的非触控面上。视差屏障是设置在触控板中,用以产生一视差屏障立体显示效果。视差屏障是设置在盖板的非触控面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触控立体显示装置
本专利技术是涉及一种具有触控功能与立体显示功能的显示装置,特别涉及一种结构简化的触控立体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近年来,触控技术以及立体显示技术分别是显示装置上非常蓬勃发展的应用。如图1所示,传统的触控立体显示器100是利用将一显示板110与一被动式立体显示组件132以及一触控板120组合而成。被动式立体显示组件132可包括视差屏障(parallaxbarrier)或柱状透镜(lenticular lens),设置在一第一基底131上,并通过一第一粘合层141与显示板110的显示面IlOS黏合。此外,触控板120可通过一第二粘合层142与第一基底131粘合,而使得触控立体显示器100可通过显示板110与被动式立体显示组件132产生立体显示效果,并通过触控板120提供触控功能而可与显示板进行触控显示搭配。然而,在触控板120中,一般是通过在一第二基底121上设置触控感应组件122并利用一第三粘合层123与保护玻璃(cover glass) 124进行粘合,用以使保护玻璃124上背对第三粘合层123的一表面124S可用以进行触控。因此,在触控立体显示器100中,除了显示板110外,仍需使用三片的基底(第一基底131、第二基底121以及保护玻璃124)与三层粘合层进行组合,故存在着过于厚重、成本偏高以及结构与工艺过于复杂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触控立体显示装置。利用将触控感应组件以及用以形成立体显示效果的视差屏障一并整合在一盖板上并与显示板组合,使得触控立体显示装置的结构简化,进而达到成本降低以及薄型化的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触控立体显示装置,包括一显示板、一触控板以及一视差屏障。显示板具有一显示面。触控板是设置在显示板的显示面的一侧。触控板包括一盖板以及一触控感应组件。盖板具有一触控面以及一相对于触控面的非触控面。非触控面是面朝显示板。触控感应组件是设置在盖板的非触控面上。视差屏障是设置在触控板中,并设置在盖板的非触控面上,用以产生一视差屏障立体显示效果。【附图说明】图1所示为传统的触控立体显示器的示意图。图2与图3所示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优选实施例的触控立体显示装置的示意图。图3所示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优选实施例的触控立体显示装置的上视示意图。图4所示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优选实施例的触控立体显示装置的显示状况示意图。图5所示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二优选实施例的触控立体显示装置的示意图。图6所示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三优选实施例的触控立体显示装置的示意图。图7所示为本专利技术的第四优选实施例的触控立体显示装置的示意图。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100 触控立体显示装置110 显示板IlOS显示面120 触控板121 第二基底122 触控感应组件123 第三粘合层124 保护玻璃124S表面131 第一基底132 立体显示组件141 第一粘合层142 第二粘合层201 触控立体显示装置202 触控立体显示装置203 触控立体显示装置210 显示板210S显示面220 触控板221 盖板22IA触控面22IB非触控面222 触控感应组件222X第一轴向电极222Y第二轴向电极223 视差屏障223S条状屏障224 平坦层225 保护层225V 开口230 装饰材料231 装饰层240 遮光材料241 遮蔽层250 粘合层260 控制组件290 触控区300 触控立体显示装置320 触控板323 视差屏障324 平坦层324V 开口CLl 导线CL2 导线D距离 LE 左眼PX 像素PXL 第一像素PXR 第二像素RE 右眼SPl 感应电极SP2 感应电极W宽度 X 第一方向Xl 第一感应电极X2 第一导线Y第二方向 Yl 第二感应电极Y2 第二导线Z 方向【具体实施方式】为使熟习本专利技术所属
的一般技艺者能进一步了解本专利技术,下文特列举本专利技术的数个优选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构成内容。如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优选实施例的触控立体显示装置201包括一显示板210、一触控板220以及一视差屏障223。显示板210具有一显示面210S。触控板220是设置在显示板210的显示面210S的一侧。触控板220包括一盖板221以及一触控感应组件222。盖板221具有一触控面22IA以及一相对于触控面22IA的非触控面221B。非触控面221B是面朝显示板210。本实施例的视差屏障223可先形成在盖板221的非触控面221B上,然后再形成平坦层224用以覆盖视差屏障223以及至少部分的盖板221。之后再在平坦层224上形成触控感应组件222。但本专利技术并不以此为限而可视需要调整触控感应组件222以及视差屏障223在触控板220中的相对位置,同时也可省略平坦层224。此外,触控立体显示装置201还包括一粘合层250,设置在显示板210与触控板220之间,用以粘合显示板210与触控板220。由于本实施例的视差屏障223是设置在触控板220中且与触控感应组件222同样设置在盖板221上,故可达到结构简化以及薄型化的效果。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触控立体显示装置201可还包括一装饰层231、一保护层225以及一遮蔽层241。保护层225是设置在触控感应组件222以及粘合层250之间,用以保护触控感应组件222。保护层225优选可包括至少一开口 225V,用以部分暴露出触控感应组件222,并使一控制组件260例如驱动电路可通过开口 225V与触控感应组件222形成电连接,但并不以此为限。装饰层231是设置在盖板221与触控感应组件222之间。值得说明的是,本实施例的视差屏障223优选是与装饰层231由同一装饰材料230所形成,藉以达到进一步工艺简化的效果,但并不以此为限。此外,遮蔽层241优选是由一遮光材料240形成在触控板220的边缘,藉以达到修饰边框或美化产品外观等效果。本实施例的显示板210优选可包括一液晶显示板、一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显示板、一电湿润(electro-wetting)显示板、一电子墨水(e_ink)显示板、一等离子体(plasma)显示板或一场发射显示(FED)板,但并不以此为限。平坦层224与保护层225优选可分别包括无机材料例如氮化娃(silicon nitride)、氧化娃(silicon oxide)与氮氧化娃(silicon oxynitride)、有机材料例如丙烯酸类树脂(acrylic resin)或其它适合的材料。此外,上述的装饰材料230与遮光材料240优选可分别包括染色树脂、染色油墨、金属或其他适合的深色不透光的材料,但并不以此为限。本实施例的盖板221优选可包括硬质盖板例如保护玻璃(cover glass)或可弯曲式(flexible)盖板例如塑胶盖板或其他适合材料所形成的盖板。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触控感应组件222优选是包括多个第一轴向电极222X以及多个第二轴向电极222Y互相交叉设置。各第一轴向电极222X是沿一第一方向X延伸,各第二轴向电极222Y是沿一第二方向Y延伸,且第一方向X优选是实质上垂直在第二方向Y,但并不以此为限。各第一轴向电极222X包括多个第一感应电极Xl设置在一触控区290中,各第二轴向电极222Y包括多个第二感应电极Yl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触控立体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显示板,具有一显示面;一触控板,设置在该显示板的该显示面的一侧,该触控板包括:一盖板,该盖板具有一触控面以及一相对于该触控面的非触控面,其中该非触控面是面朝该显示板;以及一触控感应组件,设置在该盖板的该非触控面上;以及一视差屏障,设置在该触控板中,用以产生一视差屏障立体显示效果,其中该视差屏障是设置在该盖板的该非触控面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触控立体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显不板,具有一显不面; 一触控板,设置在该显示板的该显示面的一侧,该触控板包括: 一盖板,该盖板具有一触控面以及一相对于该触控面的非触控面,其中该非触控面是面朝该显示板;以及 一触控感应组件,设置在该盖板的该非触控面上;以及 一视差屏障,设置在该触控板中,用以产生一视差屏障立体显示效果,其中该视差屏障是设置在该盖板的该非触控面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立体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触控板还包括一平坦层,设置在该视差屏障与该触控感应组件之间,且该视差屏障、该平坦层以及该触控感应组件是在一垂直在该盖板的方向上互相堆叠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触控立体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平坦层直接接触该视差屏障以及该触控感应组件。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触控立体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视差屏障是设置在该平坦层与该盖板之间,且该触控感应组件是设置在该平坦层与该显示板之间。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触控立体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触控感应组件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威州苏彦瑜方崇仰张嘉雄邱议贤洪钲杰
申请(专利权)人:联胜中国科技有限公司胜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