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蹲立坐三用式便器,主要包括一体成型的蹲便器和小便池以及安装在小便池两侧人体座高水平处,可随意外展和内收的两个座板;所述蹲便器即为小便池的底座,小便池下部设一防止小便外溅的上下端开口的夹层状尿斗;所述座板与小便池以竖直向的转轴相连,两个座板内收合拢时可作座便器使用,分别向两侧外展时则作小便器和蹲便器使用,并便于清洁;每个座板下方均附有支撑座板的支脚、防粪尿和冲水外溅的挡板、带有一排冲水孔并随座板外展或合拢而关闭或接通的挡板导流管。其有益作用是防止地面滴湿、屁股溅湿,避免坐便时身体和衣裤接触公共便器座板,从而控制性病传播,减少保洁人力和水消耗,提高单位面积公共卫生间的便器安装率和使用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一种蹲立坐三用式便器,主要包括一体成型的蹲便器和小便池以及安装在小便池两侧人体座高水平处,可随意外展和内收的两个座板;所述蹲便器即为小便池的底座,小便池下部设一防止小便外溅的上下端开口的夹层状尿斗;所述座板与小便池以竖直向的转轴相连,两个座板内收合拢时可作座便器使用,分别向两侧外展时则作小便器和蹲便器使用,并便于清洁;每个座板下方均附有支撑座板的支脚、防粪尿和冲水外溅的挡板、带有一排冲水孔并随座板外展或合拢而关闭或接通的挡板导流管。其有益作用是防止地面滴湿、屁股溅湿,避免坐便时身体和衣裤接触公共便器座板,从而控制性病传播,减少保洁人力和水消耗,提高单位面积公共卫生间的便器安装率和使用率。【专利说明】蹲立坐三用式便器
本申请涉及ー种排便器具,尤其是蹲立坐三用式便器。
技术介绍
传统厕所分为三种:蹲便器、座便器和小便池。在实际的使用中,这三种可以满足不同的如厕需要,但是又各自存在不足。蹲便器结构简单、易清洁,但是只能蹲着使用,蹲久了会累,身体不好的人士会晕倒,不方便老、弱、病、残、孕等人的使用。广大农村中的厕所绝大多数都是蹲坑式。在城市中,居住平房小区、胡同里的公共厕所也都是以蹲式为主。这种水冲厕所易清扫,对年轻人来说蹲立方便,但对老年人来说就有些不便,尤其是腿脚不利落,患有心脏病高血压的老人,长时间蹲在厕所里,再加上便秘,晕倒在厕所里的事例有所发生。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座便器也逐年增多。在现代化的宾馆、公寓中,绝大多数安装了坐式马桶,有的座便器还带有自动冲洗、烘干功能,以方便顾客。在飞机、大客车和部分火车上也使用座便器。座便器可以坐着使用,方便老、弱、病、残、孕等人的使用,但是男性站立小便时尿液容易滴溅到座便器边沿,坐便时也时常会将积存于马桶内的粪尿水溅至会阴部,从而沾污身体和衣裤,甚至传染疾病,这对女性的危害更大。据ー份性传播疾病流行病调查资料显示:纵观世界,性传播疾病 的感染率和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全世界每年新发病例在2亿人以上。在公共场所流行的常见的性病病原有滴虫,男、女均可发病,但男性较女性症状轻或无自觉症状。滴虫不仅寄居于阴道,有时还可侵入尿道或尿道旁腺,甚至侵及膀胱和肾盂。传播的途径,ー是直接传播,即性交传播;二是间接传播,即经被污染的公共浴池、浴盆、浴巾、厕所座便器、衣物等传播。因此,安装在公共场所的座便器存在着更大的公共卫生隐患小便池体积小,在同样大的空间内可较座便器和蹲便器安装得更多,有助于缓解男性小便排队的现象。但小便池不能解大便,即使闲置也不能解急欲大便者的燃眉之急。另外尿液外溅和排尿后程的滴尿使得小便池下常有较多尿液积聚,需经常保洁,从而会増加保洁的人力成本和水消耗。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蹲立坐三用式便器。该蹲立坐三用式便器包括蹲便器(I)、小便池(2)和座板(3);所述蹲便器(I)和所述小便池(2)—体成型,蹲便器(I)即为小便池(2 )的底座;所述座板(3 )通过套筒(4)套接于所述小便池(2 )座高水平位两侧的套轴(5)上,套筒(4)与套轴(5)组成转轴(6)。所述小便池(2)和所述蹲便器(I)的中央部分凹陷形成便盆,所述便盆的外周具有盆壁,阻挡排泄物和冲刷的自来水外溢。所述盆壁周边设有导水沿(7)和若干冲水口(8),便后开启冲洗阀时自来水顺导水沿(7 )流经所有冲水口( 8 )冲出,用以冲刷小便池(2 )和蹲便器(I)的便盆内壁。所述蹲便器(I)便盆内的排泄口可分为前置式和后置式,后置式排泄口位于与小便池下方相延续的蹲便器后部;前置式排泄口(9)位于蹲便器前端,为减少大便粘附在便盆内壁的现象,前置式排泄口蹲便器(I)的便盆内壁在前后轴上呈“S”型,使便盆后方在每次冲水后均能形成一处存水洼(10)。 优选地,所述小便池(2 )下部的便盆具有一尿斗(11),类似夹墙,所述尿斗(11)的下端部连接所述蹲便器(I)的便盆;一进尿孔(12)设置于所述尿斗(11)的上端部,一出尿孔(13)设置于所述尿斗(11)的下端部,所述进尿孔(12)与所述出尿孔(13)在所述尿斗内部连通。优选地,所述进尿孔(12)的高度与男性站立小便时的膝盖高度相当,最好在高于脚面30-60厘米之间,以方便成人和儿童将尿射入进尿孔(12)。优选地,所述小便池(2)尿斗(11)的进尿孔(12)的下缘向所述便盆两侧外上方延伸出弧线型的隆起,构成导流嵴(14),起在冲水时引导较多的自来水冲刷所述尿斗(11)内壁的作用。优选地,所述小便池(2 )尿斗(11)出尿孔(13 )的平面略高于蹲便器(I)的存水洼(10)的液平面。所述小便池(2)外壁两侧座高处各有一基座(15),用以固定套轴(5)并连接座板(3)。所述座板(3)为两翼分合型,可以随意收拢合拢和拆分展开。所述座板(3)包括左翼座板(3a)和右翼座板(3b)(坐便时的方位,下同),所述左翼座板(3a)的后端通过套筒(4)套设于所述小便池(2)左侧基座(15a)的所述套轴(5a)上,形成左转轴(6a);所述右翼座板(3b)的后端通过套筒(4)套设于所述小便池(2)右侧基座(15b)的所述套轴(5b)上,形成右转轴(6b);所述左转轴(6a)和右转轴(6b)共同构成所述小便池(2)座高水平位两侧的转轴(6);转轴(6)的旋转轴为竖直方向;需要作为坐式便器使用时,将所述左翼座板(3a)和所述右翼座板(3b )收拢至所述蹲便器(I)便盆两侧的踏脚面(16)上方,形成坐式马桶;需要作为蹲便器或立式便器使用时,将所述左翼座板(3a)和所述右翼座板(3b)各向两侧完全展开。所述左翼座板(3a)和所述右翼座板(3b)的前部下方分别设置有左支脚(17a)和右支脚(17b)。在所述蹲便器(I)的两侧踏脚面(16)前方分别设置有左定位槽(18a)和右定位槽(18b);需要作为坐式便器使用时,将左翼座板(3a)和右翼座板(3b)收拢,左支脚(17a)限定于左定位槽(18a)中,右支脚(17b)限定于右定位槽(18b)中。所述左支脚(17a)和所述右支脚(17b)的高度以其限定于所述左定位槽(18a)和右定位槽(18b)中时左翼坐板(3a)和右翼座板(3b)的板面能呈水平位为准。优选地,所述左支脚(17a)和右支脚(17b)上均设有脚拨板(19),方便用脚将坐板(3)拨至展开位或收拢位,避免用手碰触座板(3)所造成的交叉传染;作为蹲便器或立式便器使用时,可用脚将所述左支脚(17a)和所述右支脚(17b)从所述左定位槽(18a)和所述右定位槽(18b)中拔出,进而将所述左翼坐板(3a)和右翼坐板(3b)拨至展开位;要作为坐式便器使用时,也可用脚通过脚拨板(19)将所述左翼坐板(3a)和右翼坐板(3b)从展开位拔至收拢位。优选地,脚拨板(19)设置于支脚(17)的下半截前方,高度以既不会挂到鞋子,又不会挂到半脱下的裤子,还便于抬脚拨动其收拢和展开为宜,最好在距地高10-20厘米之间。优选地,所述小便池(2)座高水平位两侧的转轴(6)由以圆形榫卯结构套叠连接的套筒(4)与套轴(5)组成,类似门轴,但两者相邻并相互抵触的端面并非为垂直于旋转轴的圆环状平面,而是椭圆环状的斜向平面,且该斜面在两侧座板(3)呈合拢状态时呈前低后高向斜切。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蹲立坐三用式便器,该蹲立坐三用式便器包括蹲便器(1)、小便池(2)和座板(3);所述蹲便器(1)和所述小便池(2)一体成型,蹲便器(1)即为小便池(2)的底座;所述小便池(2)和所述蹲便器(1)的中央部分凹陷形成便盆,所述便盆的外周具有盆壁,阻挡排泄物和冲刷的自来水外溢;所述座板(3)通过套筒(4)套接于所述小便池(2)座高水平位两侧的套轴(5)上,套筒(4)与套轴(5)组成转轴(6)。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谢平,董华凌,
申请(专利权)人:董谢平,董华凌,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