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周波熔接立体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66135 阅读:2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周波熔接立体模具,是由上模和下模组成,上模、下模均包括底座和熔接面,上模熔接面为一内凹曲面,下模熔接面为与上模熔接面相吻合的上凸曲面。在上模熔接面上设有若干条熔接线。利用上下吻合的熔接面,可以方便的熔接不同平面的、延伸率很小的且熔接线不在同一平面上的物料。其熔接方式为曲面熔接,可以有效的提高加工速度和加工精度。(*该技术在201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高周波熔接立体模具本技术涉及一种以热源或高周波熔接的模具。现有的高周波熔接模具均为平面模具,设置在高周波机台的上、下平板之间。主要有三种形式:一种为:模具架设在上平板上,下平板是平的;一种为:模具架设在下平板上,上平板是平的;还有一种为:模具是活动的,则上下平板均为平的。由此可见,传统的高周波模具熔接物料时,总有一面是平的,从而使高周波熔接局限于平面的熔接,也就是说不管所需熔接的两层或两层以上的物料,熔接面均属于一平面上。虽然PVC物料的熔接有不在同一平面上的,但因PVC物料的延伸率较大,通过特定的模具和方法(编模),可以使不同平面的物料通过变形使熔接面在同一平面上。但若熔接不同平面的、延伸率很小的且熔接线不在同一平面直线上的,传统高周波模具很难实现,一般只能采取化曲线为多线段的方式来进行加工,大大的降低了加工速度。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可方便的进行物料的曲面熔接,加工速度快、精度高的新型立体模具。本技术的目的是依据这样设计理念来实现的:分析熔接后成品的实际形状,画出其各平面分解图,利用曲线垂直投影为直线的原-->理,把方向相反的两条熔接曲线投影在同一曲面上,再把曲面分成上下两部分,设计为由上模和下模组成的新型立体模具;上模、下模均包括底座和熔接面,其上模熔接面为内凹曲面,下模熔接面为与上模熔接面相吻合的上凸曲面。本技术所述的上模熔接面可以是空间曲面,是由长度方向水平弧面和宽度方向的垂直弧面构成;下模的熔接面为与上模熔接面吻合的空间曲面。本技术所述的上模熔接面上设有若干条熔接线。由于采取上述结构,本技术利用上下吻合的熔接面,可以方便的熔接不同平面的、延伸率很小的且熔接线不在同一平面上的物料。其熔接方式为曲面熔接,可以有效的提高加工速度和加工精度。本技术的熔接面的弧度可根据欲熔接后成品的实际形状设计。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附图1、本技术实施例结构示意图;附图2、本技术实施例上模结构示意图;附图3、本技术实施例上模A-A剖面图;附图4、本技术实施例上模局部放大图;附图5、本技术实施例上模C向结构示意图;附图6、本技术实施例下模结构示意图;附图7、本技术实施例下模D向结构示意图;附图8、本技术实施例下模E向结构示意图;-->实施例,如附图1、附图2、附图3、附图4、附图5、附图6、附图7、附图8所示,本技术是由上模(1)和下模(2)组成;上模(1)、下模(2)上模均包括底座(14)(24)和熔接面(11)(21),其上模(1)熔接面(11)为内凹空间曲面,是由长度方向水平弧面(12)和宽度方向的垂直弧面(13)构成,在熔接面(11)上设有4条熔接线(15);下模(2)的熔接面(21)为与上模(1)的熔接面(11)相吻合的上凸空间曲面,是由长度方向水平弧面(22)和宽度方向的垂直弧面(23)构成。使用时将立体模具的上模(1)、下模(2)分别固定在高周波机台的上、下平板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周波熔接立体模具,其特征在于:是由上模和下模组成,上模、下模均包括底座和熔接面,上模熔接面为一内凹曲面,下模熔接面为与上模熔接面相吻合的上凸曲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周波熔接立体模具,其特征在于:是由上模和下模组成,上模、下模均包括底座和熔接面,上模熔接面为一内凹曲面,下模熔接面为与上模熔接面相吻合的上凸曲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周波熔接立体模具,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华乡许耀元李蓝
申请(专利权)人:明达塑胶厦门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