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空作业车的吊篮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660587 阅读:90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2-13 06:5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能够尽可能地缩小门的开闭所需要的空间,并且能够以较小的动作使门开闭,且在打开门时能够从乘降口顺利地上下的吊篮。使乘降口开闭的门具备沿上下方向隔开规定的间隔地排列的三个横向连杆构件、一个纵向连杆构件。横向连杆构件的一端部分别经由第一枢轴(连杆关节)而向上下方向转动自如地与竖立设置在乘降口的一方的侧缘侧的支柱连结,横向连杆构件的另一端部分别经由第二枢轴(连杆关节)而向上下方向转动自如地与纵向连杆构件连结。当将门向斜上方抬起时,横向连杆构件分别以枢轴为转动中心而向上方转动,并同时相对于纵向连杆构件绕枢轴进行转动,由此门以折叠的状态移动至乘降口的一方的侧缘侧的支柱的附近的位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高空作业车的吊篮
本专利技术涉及在搭载有作为作业用移动体的伸缩式的梯子(也包含前端曲折式的梯子在内)的带梯子的消防机动车、搭载有伸缩·曲折式的塔架(伸缩臂)的带曲折梯子的消防机动车、为了进行高空处的壁面涂装、架线等作业而搭载有伸缩式的伸缩臂的高空作业车等中,安装在上述作业用移动体的前端的吊篮(basket)。
技术介绍
例如,带梯子的消防机动车在高层大厦火灾等的高处的火灾现场活跃地用于进行灭火活动或救助活动。在带梯子的消防机动车上搭载有作为作业用移动体的伸缩式的梯子(也包含前端曲折式的梯子在内),消防员等通过搭乘在安装于梯子的前端的吊篮或滑动移动自如地设置在梯子的上表面(背面)上的升降机来进行灭火活动或救助活动。安装在梯子的前端的吊篮通过包括梯子的伸缩、起伏及回旋(进而前端部的弯曲)在内的动作而能够三维移动,且通过操作机构的操作,在避免与建筑物、电线杆、树木等周边的障碍物的干涉的同时,可安全且迅速地移动至适于灭火活动或救助活动的位置。另外,为了进行向吊篮的上下或搭载在吊篮中的消防员等进入火灾区间(例如发生火灾的高层大厦的房间)而进行灭火活动或救助活动,以及为了将火灾区间内的被救助者等向吊篮救出,而在吊篮上设有能够开闭的门(例如,专利文献1、2)。在专利文献1中,在吊篮的前表面(位于梯子的长度方向的前方侧的面)设有上门和下门。上门中,左右的门体分别通过铰链而转动自如地安装在吊篮的周围框架件的上部,且能够沿着前后方向呈左右对开状地开闭。另外,下门通过铰链而转动自如地安装在吊篮的下部框架件上,且能够沿着前后方向呈起伏状地开闭。专利文献2的门也是设置在吊篮的前表面上且能够沿着前后方向呈左右对开状地开闭的结构。【在先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8-20497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11-342223号公报由于现有的吊篮的门为呈左右对开状或起伏状地开闭的结构,因此在门的开闭方向前方侧需要较多地确保用于开闭的空间。由此,无法吊篮使移动至乘降口与火灾区间接近的位置,会给迅速的灭火活动或救助活动带来障碍,并且根据状况的不同,在从吊篮的乘降口向火灾区间的进出中也有可能发生伴有危险的情况。另外,能够使带梯子的消防机动车的性能最有效地发挥的车辆的停车位置及停车姿态如图8所示那样,使设有对梯子2的基部进行回旋及起伏驱动的驱动装置的车辆主体1的后部侧朝向发生火灾的建筑物A的角部而使车辆朝向后方停车。这样,无需变更车辆的停车位置,能够通过梯子2的移动动作而对面临建筑物A的相邻接的两壁面侧的火灾区间进行迅速的灭火活动或救助活动。另一方面,通过这样的梯子2的移动动作,安装在梯子2的前端部的吊篮3成为其侧面朝向建筑物A的壁面的状态。如上所述,现有的吊篮中乘降口仅设置在前表面上,而当形成为吊篮的侧面朝向建筑物的壁面的状态时,消防员等需要越过吊篮的周围框架而相对于火灾区间进出,根据状况的不同,也可能存在对迅速的灭火活动或救助活动带来障碍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尽可能地缩小门的开闭所需要的空间,并且能够以较小的动作使门开闭,且在打开门时能够从乘降口顺利地上下的吊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课题在于提供一种无论是从正面及侧面中的任一侧均能够顺利地上下的吊篮。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高空作业车的吊篮,其安装在作业用移动体的前端部上,该作业用移动体搭载于高空作业车的车辆主体,进行包括伸缩、起伏及回旋在内的动作,所述高空作业车的吊篮具备:操作者所搭乘的台座;竖立设置在该台座的周围的周围框架;设置在该台座的周围的规定部位的乘降口;以能够开闭的方式设置于该乘降口的门,其中,门具备一端部分别经由第一枢轴而向上下方向转动自如地与乘降口的一方的侧缘侧的支柱连结的多个横向构件、将多个横向构件的另一端部分别经由第二枢轴而连结成向上下方向转动自如的纵向构件,多个横向构件以第一枢轴为转动中心而向上方向或者下方向转动,且同时相对于纵向构件绕所述第二枢轴进行转动,从而进行开闭移动。在此,如上所述,作业用移动体包括伸缩式的梯子(也包含前端曲折式的梯子在内)、伸缩·曲折式或伸缩式的伸缩臂等。另外,高空作业车包括带梯子的消防机动车、带曲折梯子的消防机动车、进行高空处的壁面涂装或架线的作业的作业车等。在上述结构中,优选乘降口从相对于作业用移动体的长度方向成为前方侧的前表面设置到成为侧方侧的侧面。本专利技术的吊篮中,可以将上述的乘降口相对于吊篮的左右方向中心线仅设置在左侧或右侧,但优选分别设置在左右两侧。在上述结构中,可以设置第一锁定机构,在关闭了乘降口时,该第一锁定机构将门相对于乘降口的另一方的侧缘侧的支柱锁定。另外,还可以设置第二锁定机构,在打开了乘降口时,该第二锁定机构将门相对于乘降口的一方的侧缘侧的支柱锁定。上述的第一锁定机构可以具备:经由枢轴而转动自如地安装在纵向连杆构件上的转动杆;安装在转动杆上,且伴随转动杆的转动动作而进行进退移动的锁定销;安装在上述另一方的侧缘侧的支柱上,且具有能够与锁定销卡合的卡合部的卡合构件。上述的第二锁定机构可以具备:经由枢轴而转动自如地安装在纵向连杆构件上的转动杆;安装在转动杆上,且伴随该转动杆的转动动作而进行转动的转动钩;安装在上述一方的侧缘侧的支柱上,且具有能够与转动钩卡合的卡合部的卡合构件。另外,可以在门与上述一方的侧缘侧的支柱之间安装弹性机构。本专利技术适合于带梯子的消防机动车(包括带曲折梯子的消防机动车在内)的吊篮中。专利技术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可以提供一种能够尽可能地缩小门的开闭所需要的空间,并且能够以较小的动作使门开闭,且在打开门时能够从乘降口顺利地上下的吊篮。另外,根据本专利技术,能够提供一种无论是从正面及侧面中的任一侧均能够顺利地上下的吊篮。附图说明图1是简要地表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带梯子的消防机动车的图。图2是从相对于梯子的长度方向成为前方左倾斜方向的位置观察吊篮而得到的图,其示出了吊篮的乘降口通过门关闭的状态。图3是从相对于梯子的长度方向为前方左倾斜方向的位置观察吊篮而得到的图,其示出了吊篮的乘降口通过门打开的状态。图4是表示第一锁定机构的周边部(图2的A部)的放大侧视图,图4(a)表示锁定时的状态,图4(b)表示锁定解除时的状态,图4(c)是卡合构件的立体图,图4(d)是卡合构件的主视图。图5是表示第二锁定机构的周边部(图3的B部)的放大侧视图,图5(a)表示锁定时的状态,图5(b)表示锁定解除时的状态,图5(c)是卡合构件的立体图。图6是表示气压工作缸的周边部(图2的C部)的放大侧视图。图7是表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吊篮的门的开闭所需要的周围空间和与该门具有相同的大小且呈单开状开闭的结构的门的开闭所需要的周围空间的比较的图。图8是表示能够使带梯子的消防机动车的性能最有效地发挥的车辆的停车位置及停车姿态的图。符号说明:1车辆主体2梯子(作业用移动体)3吊篮31前表面32右侧面33左侧面6乘降口7门8气压工作缸9台座10周围框架11乘降口的一方的侧缘侧的支柱12a横向连杆构件12b横向连杆构件12c横向连杆构件13纵向连杆构件14乘降口的另一方的侧缘侧的支柱20第一锁定机构21转动杆22锁定销23卡合构件23a卡合部30第二锁定机构24转动钩36卡合构件36a卡合销Xa第一枢轴Xb第一枢轴Xc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高空作业车的吊篮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空作业车的吊篮,其安装在作业用移动体的前端部上,该作业用移动体搭载于高空作业车的车辆主体,进行包括伸缩、起伏及回旋在内的动作,所述高空作业车的吊篮的特征在于,具备:操作者所搭乘的台座;竖立设置在该台座的周围的周围框架;设置在该台座的周围的规定部位的乘降口;以能够开闭的方式设置于该乘降口的门,所述门具备一端部分别经由第一枢轴而向上下方向转动自如地与所述乘降口的一方的侧缘侧的支柱连结的多个横向构件、将所述多个横向构件的另一端部分别经由第二枢轴而连结成向上下方向转动自如的纵向构件,所述多个横向构件以所述第一枢轴为转动中心而向上方向或者下方向转动,且同时相对于所述纵向构件绕所述第二枢轴进行转动,从而进行开闭移动。

【技术特征摘要】
2012.07.30 JP 2012-1682591.一种高空作业车的吊篮,其安装在作业用移动体的前端部上,该作业用移动体搭载于高空作业车的车辆主体,进行包括伸缩、起伏及回旋在内的动作,所述高空作业车的吊篮的特征在于,具备:操作者所搭乘的台座;竖立设置在该台座的周围的周围框架;设置在该台座的周围的规定部位的乘降口;以能够开闭的方式设置于该乘降口的门,所述门具备一端部分别经由第一枢轴而向上下方向转动自如地与所述乘降口的一方的侧缘侧的支柱连结的多个横向构件、将所述多个横向构件的另一端部分别经由第二枢轴而连结成向上下方向转动自如的纵向构件,所述多个横向构件以所述第一枢轴为转动中心而向上方向或者下方向转动,且同时相对于所述纵向构件绕所述第二枢轴进行转动,从而进行开闭移动,所述吊篮还具备:第一锁定机构,在关闭了所述乘降口时,该第一锁定机构将所述门相对于所述乘降口的另一方的侧缘侧的支柱锁定;以及第二锁定机构,在打开了所述乘降口时,该第二锁定机构将所述门相对于所述乘降口的一方的侧缘侧的支柱锁定,所述第一锁定机构具备:经由枢轴而转动自如地安装在所述纵向连杆构件上的转动杆;安装在该转动杆上,且伴随该转动杆的转动动作...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小关拓朗西海博行阿部真哉
申请(专利权)人:森田控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