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体排出头及液体排出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659255 阅读:79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2-13 04:28
液体排出头及液体排出设备。一种液体排出头,其包括:液体排出基板,其被构造成排出液体;流路,其被构造成向液体排出基板供给液体并且包括:第一流路部;第二流路部,其与第一流路部连通并且沿着与第一流路部延伸的预定方向交叉的方向延伸;以及第三流路部,其设置在第一流路部与第二流路部彼此连通的位置的、相对于在第一流路部中流动的液体流的下游侧,并且第三流路部与第一流路部和第二流路部连通,第三流路部包括第一壁和第二壁,第一壁限定流路的端部,第二壁具有朝向限定第二流路部的壁倾斜的倾斜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液体排出头及液体排出设备
[0001 ] 本公开涉及被构造成排出液体的液体排出头及液体排出设备。
技术介绍
墨(液体)从存储墨的墨盒被供给到安装到代表液体排出设备的喷墨记录设备(在下文中,也被称为记录设备)的喷墨记录头(液体排出头)。日本特开2002-144605号公报描述了如下构造:其中,从墨盒供给的墨通过设置于流路构件的流路并且被供给到墨排出部。为了减少使用者将喷墨记录头安装到记录设备的时间和工作,存在记录设备在安装了喷墨记录头的状态下被载运的情形。为了防止墨在运输期间泄漏,在运输时将喷墨记录头保持为空的而不填充墨。接着,在开始使用记录设备时,从喷墨记录头的墨排出部吸入墨,且喷墨记录头的内部开始被墨填充。此时,由于处于空状态的流路具有干的内壁,墨难以很好地适应内壁,使得在流路的弯曲部可能产生如下问题。换言之,如日本特开2002-144605号公报的图8所不,在设置有弯曲部的流路中,当弯曲部开始被墨填充时可能出现边界层的剥离,而且可能有气泡产生并残留于此。如果气泡残留在喷墨记录头的内部,则由于墨未能充分地供给到墨排出部而存在打印故障的风险。边界层的剥离可能随着吸入墨时墨的流速的增加而增加。因此,通过尽可能多地降低流速的方法能够一定程度上改善气泡残留的问题。然而,如果吸入的速度低,则在开始使用时,设备变得能够进行打印的等待时间变长。
技术实现思路
本公开提供了能够抑制在流路的弯曲部处产生气泡的液体排出头。一种液体排出头,其包括:液体排出基板,其被构造成排出液体;流路,其被构造成向所述液体排出基板供给液体,所述流路包括:第一流路部;第二流路部,其与所述第一流路部连通并且沿着与所述第一流路部延伸的预定方向交叉的交叉方向延伸;以及第三流路部,其设置在所述第一流路部与所述第二流路部彼此连通的位置的、相对于在所述第一流路部中流动的液体流的下游侧,并且所述第三流路部与所述第一流路部和所述第二流路部连通,所述第三流路部包括第一壁和第二壁,所述第一壁限定所述流路的在所述预定方向上的端部,所述第二壁具有朝向限定所述第二流路部且连接到所述第一流路部的壁倾斜的倾斜面,并且所述第二壁连接所述第一壁与所述第二流路部。一种液体排出设备,其包括:前述的液体排出头;以及吸入单元,其被构造成吸入液体,所述吸入单元在所述流路的内部是干的状态下从所述液体排出基板吸入液体以利用液体填充所述流路。一种液体排出头,其包括:液体排出基板,其被构造成排出液体;流路,其被构造成向所述液体排出基板供给液体,所述流路包括:第一流路部;第二流路部,其与所述第一流路部连通并且沿着与所述第一流路部延伸的预定方向交叉的交叉方向延伸;以及第三流路部,其与所述第一流路部和所述第二流路部连通,所述第三流路部包括:第一壁,其设置在作为限定所述第二流路部的壁的一部分的、设置在相对于在所述第一流路部中流动的液体流的方向的最下游侧位置的壁的下游侧位置,并且所述第一壁限定所述流路的在所述预定方向上的端部;以及第二壁,其具有朝向作为限定所述第二流路部的壁的一部分的、设置在相对于在所述第一流路部中流动的液体流的方向的最上游侧位置的壁倾斜的倾斜面,并且所述第二壁连接所述第一壁与所述第二流路部。一种液体排出设备,其包括:前述的液体排出头;以及吸入单元,其被构造成吸入液体,所述吸入单元在所述流路的内部是干的状态下从所述液体排出基板吸入液体以利用液体填充所述流路。提供了能够降低在流路的弯曲部处的气泡的产生的液体排出头。从下面参照附图对示例性实施方式的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特征将变得明显。【附图说明】图1是示出喷墨记录头的分解立体图。图2A至图2C是示出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流路的图。图3A至图3C是示出关于第一实施方式的比较例的图。图4A至图4C是示出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流路的图。图5是示出第二实施方式的变型的图。图6A至图6C是示出根据第三实施方式的流路的图。图7A和图7B是示出第三实施方式的图。图8A至图8D是用于示出根据第三实施方式的流路中的墨流的图。图9A和图9B是示出第三实施方式的变型的图。图1OA和图1OB是示出根据第四实施方式的流路的图。图1lA至图1lD是示出根据第四实施方式的流路中的墨流的图。图12A和图12B是示出第二流路部的说明图。图13是喷墨记录设备的立体图。【具体实施方式】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方面。第一实施方式图1是作为液体排出头的喷墨记录头I的分解立体图。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喷墨记录头I包括用于颜料黑色墨和四种颜色的染料墨的记录元件列、以及从为各记录元件列存储墨的墨盒(未不出)供给墨用的流路。在图2A至图2C中将示出多个流路中的颜料黑色墨用流路10。图2A是用于说明流路10的形状的示意性立体图,图2B是示出流路10的一部分的俯视图,图2C是沿着图2B中的线IIC-1IC截取的截面图。图2A和图2B示出了限定流路10的内壁,图2C示出了除流路10之外的稍后说明的第一流路形成构件100的一部分和第二流路形成构件200的一部分。如图1所示,喷墨记录头I包括第一流路形成构件100、第二流路形成构件200、密封构件300、支撑构件400以及作为液体排出部的记录元件基板(液体排出基板)500 (500a和500b)。第一流路形成构件100、第二流路形成构件200、密封构件300和支撑构件400是限定将墨从墨盒供给到设置于记录元件基板500a和500b的记录元件列的流路10用的流路构件。第一流路形成构件100是用于安装墨盒的盒保持件。第二流路形成构件200是被构造成如稍后说明的那样与第一流路形成构件100接合且限定流路的构件。密封构件300是被夹在第二流路形成构件200和支撑构件400之间的用于防止墨从这两个构件之间泄漏的构件。支撑构件400是与记录元件基板500a和500b结合的构件。记录元件基板500a和500b是设置有记录元件列的基板,记录元件列包括作为用于产生排出墨用的能量的能量产生元件的多个记录元件(未示出)。记录元件基板500a和500b设置有以与记录元件对应的方式排出墨用的排出口(未示出)。颜料黑色墨被供给到记录元件基板500a,染料墨被供给到记录元件基板500b。记录元件基板500a的与可记录宽度对应的记录元件列的长度比记录元件基板500b的长度长。现在,将参照图1和图2A说明构成颜料黑色墨用流路10的各流路部。第一流路形成构件100形成有流路部110,其中,墨从墨盒供给且通过设置于第一流路形成构件100的过滤器101。第二流路形成构件200形成有被构造成将墨供给到密封构件300中的流路310的第二流路部220。与流路对应的槽形成于第二流路形成构件200,并且通过由超声波焊接等将该槽的周边与第一流路形成构件100接合而限定将流路部110与第二流路部220连接的第一流路部210。第二流路部220与设置于支撑构件400的液室410经由设置于密封构件300的流路310而连通。供给到液室410的墨穿过设置在记录元件基板500a和500b内部的供给口或者流路,并且从排出口排出。这里,在第一实施方式中,第一流路部210是在使用喷墨记录头I的状态下墨沿水平方向流动的流路。第二流路部220是在使用喷墨记录头I的状态下墨沿重力方向流动的流路。墨流方向与喷墨记录头I的使用状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液体排出头,其包括:液体排出基板,其被构造成排出液体;流路,其被构造成向所述液体排出基板供给液体,所述流路包括:第一流路部;第二流路部,其与所述第一流路部连通并且沿着与所述第一流路部延伸的预定方向交叉的交叉方向延伸;以及第三流路部,其设置在所述第一流路部与所述第二流路部彼此连通的位置的、相对于在所述第一流路部中流动的液体流的下游侧,并且所述第三流路部与所述第一流路部和所述第二流路部连通,所述第三流路部包括第一壁和第二壁,所述第一壁限定所述流路的在所述预定方向上的端部,所述第二壁具有朝向限定所述第二流路部且连接到所述第一流路部的壁倾斜的倾斜面,并且所述第二壁连接所述第一壁与所述第二流路部。

【技术特征摘要】
2012.08.10 JP 2012-1782761.一种液体排出头,其包括: 液体排出基板,其被构造成排出液体; 流路,其被构造成向所述液体排出基板供给液体,所述流路包括: 第一流路部; 第二流路部,其与所述第一流路部连通并且沿着与所述第一流路部延伸的预定方向交叉的交叉方向延伸;以及 第三流路部,其设置在所述第一流路部与所述第二流路部彼此连通的位置的、相对于在所述第一流路部中流动的液体流的下游侧,并且所述第三流路部与所述第一流路部和所述第二流路部连通,所述第三流路部包括第一壁和第二壁,所述第一壁限定所述流路的在所述预定方向上的端部,所述第二壁具有朝向限定所述第二流路部且连接到所述第一流路部的壁倾斜的倾斜面,并且所述第二壁连接所述第一壁与所述第二流路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排出头,其中,所述第三流路部包括第三壁,所述第三壁包括与相对于所述预定方向和所述交叉方向倾斜的所述倾斜面不同的另一倾斜面,并且所述第三壁连接所述第一壁与所述第一流路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排出头,其中,在所述预定方向上,所述第三流路部的截面积越接近所述第一壁越小。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排出头,其中,当沿着所述交叉方向观察时,所述第一壁具有半圆形形状。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排出头,其中,所述流路位于被构造成存储液体的盒与所述液体排出基板之间。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排出头,其中,所述倾斜面被设置在所述第一流路部与所述第二流路部连通的位置的、相对于在所述第二流路部中流动的液体流的下游侧。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排出头,其中,所述液体排出基板形成有第一元件列和第二元件列,所述第一元件列和所述第二元件列均包括排列于其上的被构造成产生排出液体用能量的能量产生元件,所述第二元件列比所述第一元件列短,被构造成向所述第一元件列供给液体的所述流路设置有所述第三流路部,并且被构造成向所述第二元件列供给液体的另一流路未设置有所述第三流路部。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排出头,其中,在所述第二流路部中的液体流的方向上,所述第二流路部的截面积越来越大。9.一种液体排出设备,其包括: 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液体排出头;以及 吸入单元,其被构造成吸入液体,所述吸入单元在所述流路的内部是干的状态下从所述液体排出基板吸入液体以利用液体填充所述流路。1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清水茂和岩野卓也北畠健二
申请(专利权)人:佳能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