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能快速排出液体的内镜透明帽。
技术介绍
随着内镜诊疗技术的不断进步,临床上对内镜及其附件的要求越来越高。透明帽,是一种固定在内镜前端的装置,它可以为内镜医师提供较好的视野,以便于进行内镜下治疗。临床上常用的透明帽通常设置一个小孔道,以便于气体及液体的通过,改善视野。现今内镜下治疗手术越来越多,例如黏膜剥离术(ESD)、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POEM),经内镜黏膜下隧道肿瘤切除术(STER)等,上述手术需要剥离黏膜下层,甚至切开肌层。黏膜下层及肌层有大量的血管,内镜医生在剥离黏膜下层及切开肌层时,经常会遇到较大量的出血。然而,目前常用的透明帽只有一个孔道,用于通气及排水,排量有限,当遇到出血速度快及大量冲洗时,孔道排出血性液体速度远远不够,严重影响视野。每当遇见上述情况,内镜医生一般有两种选择:1、立即离开出血处,继续冲洗,观察清楚出血点后,然后接近出血点进行止血。这种方式的弊端是:浪费时间,且当确认好出血点,内镜逐渐接近出血点时,血性液体仍然会进入透明帽,使得内镜医生无法辨认出血点。2、立即使用内镜手术刀(例如,IT刀或FLUSH刀)或热活检钳进行止血,这种方式往往是“盲目”止血,止血效果不好,创面容易形成黑痂,影响手术视野及层次结构的观察;而且,反复“盲目”止血会增加术后迟发穿孔的风险。综上,目前常用的透明帽难以满足内镜医生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快速排出液体的内镜透明帽,能够将透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能快速排出液体的内镜透明帽,透明帽为一透明材料制成的管状体,管状体包括后端和前端,管状体后端与内镜固定连接,其特征是:所述管状体后端的直径比前端的直径大,所述管状体前端的管壁上开有至少两个通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能快速排出液体的内镜透明帽,透明帽为一透明材料制成的管状体,管状体包括
后端和前端,管状体后端与内镜固定连接,其特征是:所述管状体后端的直径比前端的直径
大,所述管状体前端的管壁上开有至少两个通孔。
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思德,韩泽龙,张强,李跃,李爱民,徐扬志,王显飞,王亚东,
申请(专利权)人: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