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福全专利>正文

发泡材料熔接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65907 阅读:1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种用以熔接层片状发泡材料的熔接机。主要特点是机架台面分成两段,中间有一间隙,台面上方设置有能作升降以压紧和热熔发泡材料的压轮、惰轮组件及热熔组件,台面下方设置有材料输送装置和能作升降以押合材料接缝的押合组件。热熔组件中的长条状热熔板其下缘设置有隔热片,在其下方对应设置的押合组件中的长条状押合板其宽度略大于热熔板的宽度。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对接发泡材料能使生产快速,接缝密合牢固。(*该技术在200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塑料成形材料的预处理装置,是一种塑料发泡材料的接合机械。现有化工之发泡技术中还难以突破层片状连续发泡技术难关,故目前对用量较大的如EVA(或PE)层片状发泡材料仍然必须先以模具发泡成较厚的板状,然后用披刀机披成所需厚度规格的层片状,再以手工操作把一片片发泡材料粘合连接起来,并摊开等待干燥,最后,卷收成卷以供备用。手工操作粘合层片状发泡材料的方法是:把层片状发泡材料堆叠并把状、尾两边缘切齐,再在切齐之两边缘均匀地涂布树脂,当树脂将干时把一层层之发泡材料边沿拉边接合一即,将第一片之尾边粘合第二片之尾边,而第二片之头边再粘合第三片之头边,第三片之尾边又粘合第四片之尾边,如此反复操作。层片状发泡材料的如此粘合连接方法存在不少问题:因完全用手工操作,存在费工时、产量低、成本高的缺点。而且,使用树脂粘合剂,其接合处常沾粘树脂成“拉丝”状或溢胶,且易于变黄,粘合处两侧也均不能作用,浪费材料。因此,现用的粘合连接方法,仅能获得一成卷及方便地连续拉出层片状发泡材料以供使用这一功效,但为此却须付出高昂代价。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层片状发泡材料的熔接机,用热熔押合方式把每两片层片状发泡材料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以熔接层片状发泡材料的熔接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1,前、后材料输送装置2、3,前、后压轮组件5、6,热熔组件8和押合组件9;能作升降运动以压紧及热熔发泡材料的前、后压轮组件5、6和热熔组件8设置在机架1台面上方,前、后压轮组件5、6分别位于热熔组件8的两侧;前、后材料输送装置2、3和能作升降以押合材料接缝的押合组件9设置在机架1台面下方,前、后材料输送装置2、3分别位于押合组件9两侧;并且:(A)机架1之台面分为前平台11和后平台12,两者间有一间隙;前平台11后端 侧及后平台12与后输送装置3之间各设置一感应器16、17;机架1一侧设置有前、后限位靠板14、15;(B)前材料输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以熔接层片状发泡材料的熔接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1,前、后材料输送装置2、3,前、后压轮组件5、6,热熔组件8和押合组件9;能作升降运动以压紧及热熔发泡材料的前、后压轮组件5、6和热熔组件8设置在机架1台面上方,前、后压轮组件5、6分别位于热熔组件8的两侧;前、后材料输送装置2、3和能作升降以押合材料接缝的押合组件9设置在机架1台面下方,前、后材料输送装置2、3分别位于押合组件9两侧;并且:(A)机架1之台面分为前平台11和后平台12,两者间有一间隙;前平台11后端侧及后平台12与后输送装置3之间各设置一感应器16、17;机架1一侧设置有前、后限位靠板14、15;(B)前材料输送装置2位于前平台11之前方,是一个由电动机21带动的前转轮22;后材料输送装置3位于后平台12之后方,由受电动机31带动的后转轮32和输送带33构成,后转轮32位于后平台12后侧;(C)安装在同一支承架10上的前、后压轮组件5、6,热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福全
申请(专利权)人:王福全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