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汽车排气管防进水装置,其结构包括尾喉、与尾喉通过卡锁密封机构相接的金属连接管和固定连接在金属连接管尾端的金属软管;在所述金属软管上设置有与汽车车身吸附固定用的吸附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需要时可在排气管尾喉上通过卡锁密封机构连接金属连接管,在金属连接管尾端固定有可弯折的金属软管,在遇到路面积水较深的情况时可将金属软管向上弯折,并通过吸附机构固定吸附在车身上,这样就可抬高汽车排气管排气口的位置,解决了汽车涉水时因排气管位置过低容易进水而无法通行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拆装快捷方便,实用性强,对汽车的外观和性能没有影响,可在各种类型的汽车排气管上进行安装和使用。(*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汽车排气管防进水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汽车配件,具体地说是一种汽车排气管防进水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大多数汽车,尤其是中小型车,其排气管都位于汽车的底部,距离地面较近,而在一些多雨地区,特别是夏季雨季高峰期时,常常会造成路面积水,当路面积水的水位高于汽车排气管后,常常会导致汽车排气管进水,这不仅会造成汽车熄火,还会引起汽车启动故障,特别是刚刚经过长时间运转的汽车,由于发动机气缸内温度极高,如果积水通过排气管进入发动机气缸时,就可能会直接导致爆缸现象的发生,使发动机缸体开裂,给车主造成极大的损失。在一些交通繁忙的路段上,汽车熄火必然导致交通堵塞,严重影响了正常的交通秩序,同时也给人们带来了极大的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汽车排气管防进水装置,以解决汽车在积水较深的路面不易通行的问题。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汽车排气管防进水装置,包括有:通过箍 紧机构与汽车排气管后端相接的尾喉,与所述尾喉通过卡锁密封机构相接的金属连接管,以及固定连接在所述金属连接管尾端的金属软管;在所述金属软管上设置有与汽车车身吸附固定用的吸附机构。在所述金属软管的尾端设置有防雨帽盖。所述箍紧机构包括有:设置在所述尾喉前端口的外侧、通过卡箍箍紧在汽车排气管上的柔性连接套,设置在所述尾喉前端口内侧并支撑在汽车排气管上以防止尾喉脱落的弹性支杆,固定在所述排气管尾端的支撑架,以及顶在所述支撑架后端的顶簧,所述顶簧的另一端顶靠在设置于所述尾喉内部的内挡圈上。本技术中的箍紧机构是通过卡箍箍紧柔性连接套,以实现排气管与尾喉前端口之间的软连接,这样就可在各种不同型号与管径的汽车排气管上安装尾喉,并通过尾喉内的支撑机构与汽车排气管进行稳定连接,避免尾喉在排气管上出现晃动。所述卡锁密封机构包括有:固定在所述金属连接管上、用于卡接在所述尾喉后端口内的卡锁,设置在所述金属连接管上、用于密封所述尾喉后端口的密封圈,以及套接在所述金属连接管上、用于推紧所述密封圈的压紧弹簧,所述压紧弹簧的另一端顶靠在设置于所述金属连接管上的外挡圈上。在所述尾喉的后端口处遮挡有纱网,在所述内挡圈与所述纱网之间设置有压紧所述纱网的推力弹簧。在所述金属连接管上设置有扳动所述卡锁的扳扭,在所述扳扭上接有连接线;在所述金属软管上设置有锁头和开锁把手,所述连接线的另一端连接在所述锁头的锁芯上。所述吸附装置为设置在所述金属软管外侧的若干磁块。设置在金属连接管上的卡锁机构可方便对金属连接管的拆卸;锁头、连接线和扳扭等部分是用于控制卡锁的启闭,以实现对插接部分的闭锁,防止丢失。本技术可将尾喉部分长期固接在汽车排气管上,将金属连接管和金属软管等部分一起放置于汽车后备箱内,在行车到前方为积水路段时或在雨天出行之前,可在尾喉上插接金属连接管,并通过卡锁密封机构卡紧,将金属软管的后端直立翘起,并通过金属软管上的吸附机构将金属软管吸附式地固定在车身后部,这样就人为抬高了汽车排气管排气口的位置,由此解决了汽车涉水时因排气管位置过低容易进水而无法通行的问题。在金属软管的后端口上可设置防雨帽盖,以防止雨水进入排气管。本技术拆装快捷方便,实用性强,对汽车的外观和性能没有影响,可在各种类型的汽车排气管上进行安装和使用。【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使用状态参考图。图中:1、排气管,2、柔性连接套,3、支撑架,4、顶簧,5、推力弹簧,6、纱网,7、卡锁,8、密封圈,9、压紧弹簧,10、磁块,11、防雨帽盖,12、锁头,13、连接线,14、金属软管,15、卡箍,16、外挡圈,17、金属连接管,18、内挡圈,19、尾喉,20、弹性支杆,21、扳扭,22、开锁把手。【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本技术包括有尾喉19、金属连接管17和金属软管14等部分,尾喉部分固定于汽车排气管上,金属连接管与金属软管部分相接,作为活动部分,与尾喉19活动连接,即在需要时安上,在不用时卸下备用。尾喉19固定连接在排气管I的后端,在尾喉19前端口的外侧设置有可折叠的柔性连接套2,柔性连接套2套接在排气管I的后端口上,并通过卡箍15箍紧在排气管I上。在柔性连接套2与汽车排气管I之间可加耐高温胶水进行粘合,以加强密封,防止外部积水从排气管I与尾喉19之间的缝隙中渗入。柔性连接套2可用防水耐高温布料制成。在尾喉19前端口的内壁上设置有沿圆周分布的至少三个钢制的弹性支杆20,各弹性支杆20均指向排气管的轴心线,其长度大于尾喉与排气管之间间隙的2/5。弹性支杆20支撑于在排气管I上固接的支撑架3的前沿,以防止尾喉19的脱落。支撑架3固定在汽车排气管I的尾端。在尾喉19中部的内壁上设有内挡圈18,在内挡圈18与支撑架3之间设置有顶簧4,以对尾喉19起到很好的弹性支撑作用,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尾喉的晃动。在尾喉19的后端口内部设置有纱网6和推力弹簧5,推力弹簧5撑顶在的尾喉的内挡圈18与纱网6之间,用以阻挡从发动机喷出的火星。在金属连接管17的前端设置有与尾喉配接时使用的卡锁7,用于卡接在尾喉19的后端口内。在卡锁7后端的金属连接管外壁上设置有密封圈8,以在与尾喉配接时密封住尾喉19的后端口。在金属连接管17的后端设有外挡圈16,在金属连接管17上套接有压紧弹簧9,压紧弹簧9撑顶在密封圈8与外挡圈16之间,使密封圈8封紧尾喉的后端口。当金属连接管17插入尾喉19的后端口之后,金属连接管17上的卡锁7即弹开,卡在尾喉19的后端口内,推力弹簧5将纱网6顶紧在金属连接管17的前端口处,压紧弹簧9顶着外挡圈16,将金属连接管17后拉,使金属连接管17卡紧在尾喉19上,并使密封圈8密封在尾喉后端口上。密封圈8为耐高温密封圈8,其内侧为圆形口,外侧可根据尾喉的端口形状,制成圆形或方形。在金属连接管17的后端固定连接有金属软管14,该金属软管14耐高温、耐腐蚀,可任意弯曲。在金属软管14的尾端设置有防雨帽盖11。防雨帽盖11可根据市场需要设置成伞形或动物卡通造型。在金属软管14的外侧壁上沿轴向设置有作为吸附机构的若干磁块10。储存时可将金属软管14连同金属连接管17 —起吸附在汽车后备箱的箱盖上,或是放在汽车后备箱内。使用时,可将金属软管14向上弯折,再通过磁块10吸附固定在汽车车身的后部(图2)。在金属连接管17前端管壁上还设置有扳动卡锁7的扳扭21,在扳扭21上接有连接线13。在金属软管14的后端设置有穿入管内的锁头12,在锁头12上附带开锁把手22。连接线13的后端头连接在锁头12的锁芯上。用钥匙开启锁头12后,转动开锁把手22,通过连接线13拉动扳扭21,即可使卡锁7回缩,从而将金属连接管17和金属软管14 一起从尾喉19上全部卸下。安装锁头等部件,可防止失窃,并可在汽车于低洼处停车时放心使用。在尾喉19上还可正常地安装扩音喉,使汽车排气管完成从普通排气口到大排气口的转换,以满足用户的需求。对于在汽车排气管上有多个尾喉的设置结构,可在其中一个尾喉上加装本防进水装置,在其他的尾喉上通过加装堵盖来封堵开口,使积水不能进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汽车排气管防进水装置,其特征是,包括有:通过箍紧机构与汽车排气管后端相接的尾喉,与所述尾喉通过卡锁密封机构相接的金属连接管,以及固定连接在所述金属连接管尾端的金属软管;在所述金属软管上设置有与汽车车身吸附固定用的吸附机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排气管防进水装置,其特征是,包括有: 通过箍紧机构与汽车排气管后端相接的尾喉, 与所述尾喉通过卡锁密封机构相接的金属连接管,以及 固定连接在所述金属连接管尾端的金属软管; 在所述金属软管上设置有与汽车车身吸附固定用的吸附机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排气管防进水装置,其特征是,在所述金属软管的尾端设置有防雨帽盖。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汽车排气管防进水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箍紧机构包括有: 设置在所述尾喉前端口的外侧、通过卡箍箍紧在汽车排气管上的柔性连接套, 设置在所述尾喉前端口内侧并支撑在汽车排气管上以防止尾喉脱落的弹性支杆, 固定在所述排气管尾端的支撑架,以及 顶在所述支撑架后端的顶簧,所述顶簧的另一端顶靠在设置于所述尾喉内部的内挡圈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排气管防进水装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晓辉,
申请(专利权)人:王晓辉,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