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置玻璃平开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650575 阅读:165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2-08 02: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内置玻璃平开窗,包括大玻璃窗和小玻璃窗,所述大玻璃窗上开一窗口,小玻璃窗镶嵌在窗口内,在大玻璃窗内表面沿窗口周边设有固定框架,小玻璃窗通过密封圈与固定框架紧密相贴,所述小玻璃窗的内窗面两边通过开关窗装置与固定框架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内置玻璃平开窗结构简单,密封性能佳,外形美观。(*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内置玻璃平开窗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客车上或建筑上的玻璃窗,特别是一种内置玻璃平开窗。
技术介绍
现有的客车上安装的玻璃窗,多为推拉窗或者翻转窗,推拉窗可随意打开,通风较好。而翻转窗是在大玻璃上设置一块小玻璃,且面积不大,小玻璃可向内翻转,达到通风的目的,避免了手和头伸出窗外,杜绝了不安全隐患。以上的玻璃窗在使用时,都考虑到了车内乘客的舒适性、安全性以及整个车厢的通风程度,但在车窗的密闭性能上的缺陷很多,总结如下:一、推拉窗在推拉次数达到一定数量后,推拉窗与车厢之间的固定锁会松动,导致整个推拉窗与车厢之间不能够达到绝对密闭,当车厢内开着空调,冷气或者暖气会迅速的流失,造成了能源的浪费。二、翻转窗中的小玻璃缺乏有效的锁止装置,久而久之,造成小玻璃与大玻璃之间密封不严,产生漏风等问题,而且,小玻璃与翻转臂之间的固定方式是通过在小玻璃上打孔,由外向内将翻转臂固定在小玻璃上,这影响了客车的整体美观性。综上所述,现有的客车上的玻璃窗由于锁止开关的问题导致车厢不密闭、漏风等问题,且在客车玻璃窗外表面上不能做到完全平滑而让这个客车失去美观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现有的玻璃窗密闭不严实以及外表面不平滑而导致不美观的技术问题。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本技术公开内置玻璃平开窗,包括大玻璃窗和小玻璃窗,所述大玻璃窗上开一窗口,小玻璃窗镶嵌在窗口内,在大玻璃窗内表面沿窗口周边设有固定框架,小玻璃窗通过密封圈与固定框架紧密相贴,其特征在于:所述小玻璃窗的内窗面两边通过开关窗装置与固定框架连接;所述开关窗装置包括第一铰链、第二铰链以及翻转主体,所述第一铰链与小玻璃窗固定粘接,翻转主体的两端设有翻转臂,所述翻转臂与设置在固定框架上的翻转座铰接,第二铰链与第一铰链、翻转主体铰接;所述翻转主体上贴近翻转臂位置设有盲孔,盲孔内放置锁止杆,并在其之间设有弹簧,所述固定框架上与锁止杆匹配处设有锁止固定座,所述锁止固定座的前后面上设有与锁止杆杆头相匹配卡位的定位槽。本技术可以达到的技术效果是:本技术的内置玻璃平开窗的翻转主体与固定框架之间设有的锁止定位结构,外加翻转主体中间的与固定框架上的开关座相匹配的压紧开关,使得小玻璃窗的翻转定位更加准确,并与大玻璃窗的密封性更加好;而第一铰链与小玻璃窗之间的固定方式为粘接固定,较之现有的玻璃窗,在其外表面,无任何拼装的痕迹,达到了美观的效果。本技术还包括以及具有以下技术特征:所述翻转主体中间开有扁方孔,扁方孔内设有压紧开关,所述压紧开关与扁方孔之间设有复位弹簧;所述固定框架上与压紧开关匹配的位置设有开关座;所述开关座包括上、下两块固定锁片,所述上、下固定锁片的内侧面向内延伸有半圆环凸块;所述压紧开关包括锁头,所述锁头上设有条形凸块,条形凸块的长度与半圆环凸块内径相匹配。所述小玻璃窗在关闭状态下与大玻璃窗为同一平面。【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内置玻璃平开窗的一个视角的小玻璃窗全开启状态图;图2是本技术内置玻璃平开窗的另一个视角的小玻璃窗全开启状态图;图3是本技术内置玻璃平开窗的立体分解图;图4是本技术内置玻璃平开窗的小玻璃窗半开启状态图;图5是本技术内置玻璃平开窗的开关窗装置与固定框架的立体分解图;图6是本技术内置玻璃平开窗的图5的A部放大图。图中附图标记说明:I为大玻璃窗;2为 小玻璃窗;3为密封圈;4为固定框架;41为翻转座;42为锁止固定座;421定位槽;43为固定锁片;431为半圆环凸块;5为开关窗装置;51为第一铰链;52为第二铰链;53为翻转主体;531为扁方孔;6为锁止杆;7为弹簧;8为压紧开关;81为锁头;811为条形凸块;9为复位弹簧;10 为窗口。【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请参阅图1至图6,本技术提供内置玻璃平开窗,包括大玻璃窗I和小玻璃窗2,所述大玻璃窗I上开一矩形窗口 10,小玻璃窗2镶嵌在矩形窗口 10内,在大玻璃窗I内表面沿矩形窗口 10周边设有固定框架4,小玻璃窗2通过密封圈3与固定框架4紧密相贴,所述小玻璃窗2的内窗面两边通过开关窗装置5与固定框架4连接;所述开关窗装置5包括第一铰链51、第二铰链52以及翻转主体53,所述第一铰链51与小玻璃窗2固定粘接,翻转主体53的两端设有翻转臂,所述翻转臂与设置在固定框架4上的翻转座41铰接,第二铰链52与第一铰链51、翻转主体53铰接;翻转主体53翻动,继而对第二铰链52有一个向外的推力,然后这个推力传递到第一铰链51,最后对小玻璃窗2达到打开的目的。所述翻转主体53上贴近翻转臂位置设有盲孔,盲孔内放置锁止杆6,并在其之间设有弹簧7,所述固定框架4上与锁止杆6匹配处设有锁止固定座42,所述锁止固定座42的前后面上设有与锁止杆6杆头相匹配卡位的定位槽421。现有的翻转窗中的小玻璃窗缺乏有效的锁止装置,久而久之,造成小玻璃与大玻璃之间密封不严,产生漏风等问题,而且,小玻璃与翻转臂之间的固定方式是通过在小玻璃上打孔,由外向内将翻转臂固定在小玻璃上,这影响了客车的整体美观性,且现有的小玻璃窗在关闭密封后,其整个外平面与大玻璃窗并不在同一个平面上,这种差异直接影响了美观性。而本技术的小玻璃窗2属于平开结构,并通过开关窗装置5中的各个铰链进行打开关闭,小玻璃窗2与第一铰链51之间无任何螺丝连接孔,以及小玻璃窗2外表面与大玻璃窗I的外表面处于同一平面,在外形上看起来近乎一体,外形美观大方。所述翻转主体53中间开有扁方孔531,扁方孔531内设有压紧开关8,所述压紧开关8与扁方孔531之间设有复位弹簧9 ;所述固定框架4上与压紧开关8匹配的位置设有开关座;所述开关座包括上下两块固定锁片43,所述固定锁片43的内侧面向内延伸有半圆环凸块431 ;所述压紧开关8包括锁头81,所述锁头81上设有条形凸块811,条形凸块811的长度与半圆环凸块431内径相匹配。在按压压紧开关8时,锁头81往固定锁片43方向运动,当按压完压紧开关8的行程后,锁头81上的条形凸块811此时正好处在固定锁片43的半圆环凸块431内径范围内,此时翻转主体53解锁,可翻转;反之,压紧开关8处于自然状态下,锁头81上的条形凸块811有部分处在固定锁片43的半圆环凸块431内径范围外,条形凸块811被半圆环凸块431卡住,此时翻转主体53不可翻转。所述小玻璃窗2在关闭状态下与大玻璃窗I为同一平面。下面对本技术内置玻璃平开窗的使用方法作出说明:当需要开启整个小玻璃窗2时,双手同时按下两边翻转主体53上的压紧开关8,压紧开关8的锁81上的条形凸块811刚好匹配在开关座的固定锁片43的半圆环凸块431的内壁,此时,可用力将翻转主体53向上翻起,由于翻转主体53上的锁止杆6的头部以及锁止固定座42上的定位槽421均为半球形,所以翻转主体53在得到一定翻转作用力的情况下,锁止杆6被压缩,继而脱离定位槽421,接着翻转主体53通过对第二铰链52、第一铰链51之间的力传动,最后将小玻璃窗2平开出去,此时,锁止杆6翻转到锁止固定座42的另一边,当小玻璃窗2彻底打开后,锁止杆6到达锁止固定座42的定位槽421,这样,锁止杆6通过弹簧7的弹力卡在定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内置玻璃平开窗,包括大玻璃窗和小玻璃窗,所述大玻璃窗上开一窗口,小玻璃窗镶嵌在窗口内,在大玻璃窗内表面沿窗口周边设有固定框架,小玻璃窗通过密封圈与固定框架紧密相贴,其特征在于:所述小玻璃窗的内窗面两边通过开关窗装置与固定框架连接;所述开关窗装置包括第一铰链、第二铰链以及翻转主体,所述第一铰链与小玻璃窗固定粘接,翻转主体的两端设有翻转臂,所述翻转臂与设置在固定框架上的翻转座铰接,第二铰链与第一铰链、翻转主体铰接;所述翻转主体上贴近翻转臂位置设有盲孔,盲孔内放置锁止杆,并在其之间设有弹簧,所述固定框架上与锁止杆匹配处设有锁止固定座,所述锁止固定座的前后面上设有与锁止杆杆头相匹配卡位的定位槽。

【技术特征摘要】
1.内置玻璃平开窗,包括大玻璃窗和小玻璃窗,所述大玻璃窗上开一窗口,小玻璃窗镶嵌在窗口内,在大玻璃窗内表面沿窗口周边设有固定框架,小玻璃窗通过密封圈与固定框架紧密相贴,其特征在于:所述小玻璃窗的内窗面两边通过开关窗装置与固定框架连接; 所述开关窗装置包括第一铰链、第二铰链以及翻转主体,所述第一铰链与小玻璃窗固定粘接,翻转主体的两端设有翻转臂,所述翻转臂与设置在固定框架上的翻转座铰接,第二铰链与第一铰链、翻转主体铰接; 所述翻转主体上贴近翻转臂位置设有盲孔,盲孔内放置锁止杆,并在其之间设有弹簧,所述固定框架上与锁止杆匹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雪华
申请(专利权)人:仙居县锦达密封件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