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循环风冷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9649923 阅读:1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2-08 01: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内循环风冷装置,包括设置有进料口和出料口且具有保温作用的冷却室,冷却室上方设置有内循环变频风机,底部设置有网带传动系统,内循环变频风机下方设置有一进风口和两根出风管,进风口上端口与出风管连通,下端口与冷却室顶部连通,两根出风管分别位于冷却室的左右两侧,右侧的出风管根部设置有热电阻,冷却室内部由上而下依次设置有经过其周围的风冷却的散热装置、若干并列设置的加热器、上喷风腔体和下喷风腔体,上喷风腔体与设置在冷却室右侧的出风管连通,下喷风腔体与设置在冷却室左侧的出风管连通。(*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内循环风冷却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内循环风冷却装置,属于等温正火热处理装置领域。
技术介绍
:现有的等温正火炉的冷却室一般包括两个开口,分别为靠近加热炉的进料口和靠近等温炉的出料口,待冷却工件从加热炉输送到冷却室进行冷却后,再输送到等温炉。具体地,冷却室的顶部设置有风机,该风机具有进风口和出风口,出风口与冷却室相通,风机通过进风口将工作环境中的冷风收集,并通过出风口输送到冷却室内,对冷却室内的工件进行直吹冷却。但是这种等温正火炉的冷却室由于进料口和出料口未设有挡帘,当冷却室内充满大量的冷风时,冷风很容易从冷却室的进料口和出料口溢出,从而进入加热炉,使加热炉炉口的工件温度下降,造成工件掉温,不符合等温正火工艺。如果将这些具有掉温的工件使用同样的热处理工艺进行后续处理的话,势必造成工件的物理性能不一致。进一步地,如果工件温度过低的话,甚至造成产品的次品或废品。另外现有的冷却室由于风机吸取外部自然风进入内部,而各地区因早晚和季节不同室外温度的变化,从而对设定的工艺产生影响,使风温不稳定。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不吸取外部冷风对工件进行风冷且保证风温稳定的内循环风冷却装置。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内循环风冷装置,包括设置有进料口和出料口且具有保温作用的冷却室,所述冷却室上方设置有内循环变频风机,底部设置有网带传动系统,所述内循环变频风机下方设置有一进风口和两根出风管,进风口上端口与出风管连通,下端口与冷却室顶部连通,所述两根出风管分别位于冷却室的左右两侧,右侧的出风管根部设置有热电阻,所述冷却室内部由上而下依次设置有经过其周围的风冷却的散热装置、若干并列设置的加热器、上喷风腔体和下喷风腔体,所述上喷风腔体与设置在冷却室右侧的出风管连通,下喷风腔体与设置在冷却室左侧的出风管连通。进一步的:所述冷却室接近进料口和出料口的部位各设置有一观察窗。进一步的:所述观察窗由石英玻璃和用于安装石英玻璃的框架构成,所述框架一侧设置有与冷却室活动连接的转动铰链,对应的另一侧设置有用于固定框架的快速锁紧手柄。进一步的:所述进料口和出料口端口分别设置有进料挡帘和出料挡帘。进一步的:所述散热装置为水冷管。进一步的:所述水冷管上设置有位于冷却室外侧的进水口和出水口。进一步的:所述散热装置为散热片。进一步的:所述散热装置为风冷管。本技术的有益之处在于:这种内循环风冷却装置采用内循环风机的结构,可避免冷风灌入前后的加热炉和等温炉内,极大的降低对炉温的稳定性照成的影响;另外由于不吸取外部自然风进入内部,从而减少了各地区因早晚和季节不同室外温度的变化对设定工艺的影响,使风温更稳定。【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种内循环风冷却装置正面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内循环风冷却装置侧面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1中观察窗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详细描述。请参见图1和图2所示的一种内循环风冷却装置包括冷却室13。所述冷却室13具有保温作用,冷却室13上设置有进料口 6和出料口 7。冷却室13上方设置有内循环变频风机1,底部设置有用于传送工件的网带传动系统8。所述内循环变频风机I下方设置有一进风口 9和两根出风管11,进风口 9上端口与出风管11连通,下端口与冷却室13顶部连通。所述两根出风管11分别位于冷却室13的左右两侧,右侧的出风管11根部设置有热电阻10 ;所述冷却室13内部由上而下依次设置有散热装置12、若干并列设置的加热器4、上喷风腔体14和下喷风腔体15。该散热装置12将其周围的风冷却降温。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散热装置12为水冷管。所述水冷管12上设置有进水口 2和出水口 3,所述进水口 2和出水口 3均位于冷却室13的外侧,且所述上喷风腔体14与设置在冷却室13右侧的出风管11连通,下喷风腔体15与设置在冷却室13左侧的出风管11连通,保证风的循环。诚然,该散热装置12还可以为散热片或者风冷管等其他散热组件。请参见图3,为了能够便于观察冷却室13内的工件温度,及时对工艺做出调整,所述冷却室13的侧墙上接近进料口 6和出料口 7的部位各设置有一观察窗5。所述观察窗5由石英玻璃52和用于安装石英玻璃52的框架51构成,所述框架51 —侧设置有与冷却室13活动连接的转动铰链54,对应的另一侧设置有用于固定框架51的快速锁紧手柄53。为了能够遮挡住进料口 6和出料口 7,防止冷却室内的风从进料口 6和出料口 7溢出,所述进料口 6和出料口 7端口分别设置有进料挡帘61和出料挡帘71。具体地,这种内循环风冷却装置采用一台内循环变频风机I进行风冷,所述内循环变频风机I上设有两个出风管11和一个进风口 9,所述出风管11分别位于冷却室13的左右两侧,左侧出风管11与下喷风腔体15连通,右侧出风管11与上喷风腔体14连通,冷风通过上喷风腔体14和下喷风腔体15分别从工件的上下两面进行吹风冷却,进风口 9下方设置有水冷散热器12,其内部可通过进水口 2和出水口 3通入循环的冷却水,对内循环变频风机I的进风进行冷却,冷却室13与前后的加热炉和等温炉封闭连接,冷却室13做保温层,冷却室13侧墙上开设的观察窗5便于观察冷却室13内的工件温度,及时对工艺做出调整;所述设置在右侧出风管11根部的热电阻10用于检测出风温度,当风温过高时,控制水冷散热器12和内循环变频风机I的频率,增大冷却水流量和风速;当风温过低时,则降低内循环变频风机I的频率,并减小冷却水的流量,同时开启加热器4进行热量补充;冷却室13下方的网带传动系统变频控制,可适应不同的工艺要求。综上所述,上述内循环风冷却装置采用内循环风机的结构,可避免冷风灌入前后的加热炉和等温炉内,极大的降低对炉温的稳定性照成的影响;另外由于不吸取外部自然风进入内部,从而减少了各地区因早晚和季节不同室外温度的变化对设定工艺的影响,使风温更稳定。需要强调的是:以上仅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技术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技术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内循环风冷装置,包括设置有进料口(6)和出料口(7)且具有保温作用的冷却室(13),所述冷却室(13)上方设置有内循环变频风机(1),底部设置有网带传动系统(8),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循环变频风机(1)下方设置有一进风口(9)和两根出风管(11),进风口(9)上端口与出风管(11)连通,下端口与冷却室(13)顶部连通,所述两根出风管(11)分别位于冷却室(13)的左右两侧,右侧的出风管(11)根部设置有热电阻(10),所述冷却室(13)内部由上而下依次设置有经过其周围的风冷却的散热装置(12)、若干并列设置的加热器(4)、上喷风腔体(14)和下喷风腔体(15),所述上喷风腔体(14)与设置在冷却室(13)右侧的出风管(11)连通,下喷风腔体(15)与设置在冷却室(13)左侧的出风管(11)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内循环风冷装置,包括设置有进料口(6)和出料口(7)且具有保温作用的冷却室(13),所述冷却室(13)上方设置有内循环变频风机(I),底部设置有网带传动系统(8),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循环变频风机(I)下方设置有一进风口(9)和两根出风管(11),进风口(9)上端口与出风管(11)连通,下端口与冷却室(13)顶部连通,所述两根出风管(11)分别位于冷却室(13)的左右两侧,右侧的出风管(11)根部设置有热电阻(10),所述冷却室(13)内部由上而下依次设置有经过其周围的风冷却的散热装置(12)、若干并列设置的加热器(4)、上喷风腔体(14)和下喷风腔体(15),所述上喷风腔体(14)与设置在冷却室(13)右侧的出风管(11)连通,下喷风腔体(15)与设置在冷却室(13)左侧的出风管(11)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循环风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室(13)接近进料口(6)和出料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国平孙香弟王吉祥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新凌电炉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