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罗世杰专利>正文

一种红外感应遥控一体飞行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647432 阅读:105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2-07 19: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的一种红外感应遥控一体飞行器,包括底座,设于底座内的动力模块、红外感应组件以及电源,所述底座上方设有同轴的两螺旋桨组件,所述两螺旋桨组件分别通过两同心且相互套设在一起的第一转轴、第二转轴与底座内的动力模块连接,所述两螺旋桨组件的旋转方向相反,还包括遥控器和设于底座内的集成电路板,所述动力模块、红外感应组件以及电源分别与所述集成电路板电连接,所述集成电路板与所述电源之间设有接收电源开关。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集红外感应和遥控于一体,可以自主选择红外感应飞行或者红外遥控飞行,操作方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设置合理。(*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红外感应遥控一体飞行器
本技术涉及飞行器
,特别涉及一种红外感应遥控一体飞行器。
技术介绍
飞行器是由人类制造、能飞离地面、在空间飞行并可由人来控制飞行的器械飞行物。市场上出现众多用于消费者赏玩的飞行器,广受大众欢迎,其基本原理是采用螺旋桨组件的旋转而产生升力,将飞行器提升到空中。目前,公知的飞行器分为红外感应驱动飞行或红外遥控驱动飞行的单功能飞行器。由于现有飞行器功能单一,导致难以实现各种条件下的飞行效果,玩法单调,局限性较大,难以操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合理、操作方便的红外感应遥控一体飞行器。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本技术所述的一种红外感应遥控一体飞行器,包括底座,设于底座内的动力模块、红外感应组件以及电源,所述红外感应组件包括红外接收管和红外发射管A,所述底座上方设有同轴的两螺旋桨组件,所述两螺旋桨组件分别通过两同心且相互套设在一起的第一转轴、第二转轴与底座内的动力模块连接,所述两螺旋桨组件的旋转方向相反,还包括遥控器和设于底座内的集成电路板,所述动力模块、红外接收管、红外发射管A以及电源分别与所述集成电路板电连接,所述集成电路板与所述电源之间设有接收电源开关,所述遥控器内设有控制芯片以及与控制芯片电连接的电池,所述控制芯片与电池之间设有发射电源开关,所述遥控器上设有分别与控制芯片电连接的红外发射管B、左右转向旋钮、主油门电位器以及模式转换开关。进一步地,所述动力模块包括电机组件,以及将动力传递至所述第一转轴、第二转轴的传动组件,所述电机组件包括第一电机、第二电机,所述传动组件包括第一齿轮组、第二齿轮组,其中第一电机通过第一齿轮组传动连接第一转轴,第二电机通过第二齿轮组传动连接第二转轴。进一步地,所述两螺旋桨组件包括上支架、固定于上支架上的上风叶、下支架以及固定于下支架上的下风叶,所述上支架固定套设于第一转轴上,所述下支架固定套设于第二转轴上。进一步地,所述集成电路板、控制芯片均为IC集成芯片。进一步地,所述电源为蓄电池。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设置集成电路板和遥控器,并将动力模块、红外接收管、红外发射管A以及电源分别与所述集成电路板电连接,在遥控器上设置发射电源开关、红外发射管B、左右转向旋钮、主油门电位器以及模式转换开关,使本技术集红外感应和遥控于一体,通过模式转换开关,可以自主选择红外感应飞行或者红外遥控飞行,操作方 便,趣味性增强。本技术结构设置合理。【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信号发射电路图;图3是本技术信号接收电路图。图中:1、底座;2、电源;3、红外接收管;4、红外发射管A ;5、第一转轴;6、第二转轴;7、遥控器;8、集成电路板;9、接受:电源开关;10、发射电源开关;11、红外发射管B ; 12、左右转向旋钮;13、主油门电位器;14、模式转换开关;15、第一电机;16、第二电机;151、第一齿轮组;161、第二齿轮组;17、上支架;171、上风叶;18、下支架;181、下风叶,19、控制芯片;20、电池。【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如图1至图3所不的一种红外感应遥控一体飞行器,包括底座1,设于底座I内的动力模块、红外感应组件以及电源2,所述红外感应组件包括红外接收管3和红外发射管A4,所述底座I上方设有同轴的两螺旋桨组件,所述两螺旋桨组件分别通过两同心且相互套设在一起的第一转轴5、第二转轴6与底座I内的动力模块连接,所述两螺旋桨组件的旋转方向相反,还包括遥控器7和设于底座I内的集成电路板8,所述动力模块、红外接收管3、红外发射管A4以及电源2分别与所述集成电路板8电连接,所述集成电路板8与所述电源2之间设有接收电源开关9,所述遥控器7内设有控制芯片19以及与控制芯片19电连接的电池20,所述控制芯片19与电池20之间设有发射电源开关10,所述遥控器7上设有分别与控制芯片19电连接的红外发射管BH、左右转向旋钮12、主油门电位器13以及模式转换开关14。以上所述构成本技术的主体结构。本技术的工作原理为:同时打开接收电源开关9和发射电源开关10,通过红外发射管Bll发射38KHZ的特定编码,红外接收管3接收编码信号,并将此编码信号反馈至集成电路板8,使本技术自动对码,集成电路板8对编码信号进行PWM调节,并控制动力模块工作,进而带动两螺旋桨组件转动,产生上升动力,完成飞行状态的变化。按下模式转换开关14,使本技术工作于遥控飞行模式,首先推动主油门电位器13至最高处,再推至最低处,使红外接收开关3检测到信号,然后再慢推主油门电位器13,使飞行器产生遥控飞行效果,推动左右转向旋钮12,可以使本技术左右旋转;按下模式转换开关14,使本技术工作于红外感应飞行模式,此时遥控器7的红外发射管Bll不工作,红外发射管A发射38KHZ载波,红外接收管3检测到特定的载波数据后,此时本技术实现感应飞行。所述动力模块包括电机组件,以及将动力传递至所述第一转轴5、第二转轴6的传动组件,所述电机组件包括第一电机15、第二电机16,所述传动组件包括第一齿轮组151、第二齿轮组161,其中第一电机15通过第一齿轮组151传动连接第一转轴5,第二电机16通过第二齿轮组161传动连接第二转轴6。所述两螺旋桨组件包括上支架17、固定于上支架17上的上风叶171、下支架18以及固定于下支架18上的下风叶181,所述上支架17固定套设于第一转轴5上,所述下支架18固定套设于第二转轴6上由集成电路板8控制第一电机15和第二电机16的转向相反,当电机组件转动时,第一电机15通过第一齿轮组151将动力传至第一转轴5,第二电机16通过第二齿轮组161将动力传至第二转轴6,此时上风叶171与下风叶181转动方向相反。设置两组转动方向相反的螺旋桨组件使得底座在飞行中不会旋转,飞行动力更强,飞行效果也更好。所述集成电路板8、控制芯片19均为IC集成芯片。所述电源2为蓄电池。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方式,故凡依本技术专利申请范围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包括于本技术专利申请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红外感应遥控一体飞行器,包括底座(1),设于底座(1)内的动力模块、红外感应组件以及电源(2),所述红外感应组件包括红外接收管(3)和红外发射管A(4),所述底座(1)上方设有同轴的两螺旋桨组件,所述两螺旋桨组件分别通过两同心且相互套设在一起的第一转轴(5)、第二转轴(6)与底座(1)内的动力模块连接,所述两螺旋桨组件的旋转方向相反,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遥控器(7)和设于底座(1)内的集成电路板(8),所述动力模块、红外接收管(3)、红外发射管A(4)以及电源(2)分别与所述集成电路板(8)电连接,所述集成电路板(8)与所述电源(2)之间设有接收电源开关(9),所述遥控器(7)内设有控制芯片(19)以及与控制芯片(19)电连接的电池(20),所述控制芯片(19)与电池(20)之间设有发射电源开关(10),所述遥控器(7)上设有分别与控制芯片(19)电连接的红外发射管B(11)、左右转向旋钮(12)、主油门电位器(13)以及模式转换开关(1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红外感应遥控一体飞行器,包括底座(1),设于底座(1)内的动力模块、红外感应组件以及电源(2),所述红外感应组件包括红外接收管(3)和红外发射管A(4),所述底座(I)上方设有同轴的两螺旋桨组件,所述两螺旋桨组件分别通过两同心且相互套设在一起的第一转轴(5)、第二转轴(6)与底座(1)内的动力模块连接,所述两螺旋桨组件的旋转方向相反,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遥控器(7)和设于底座(1)内的集成电路板(8),所述动力模块、红外接收管(3)、红外发射管A(4)以及电源(2)分别与所述集成电路板(8)电连接,所述集成电路板(8)与所述电源(2)之间设有接收电源开关(9),所述遥控器(7)内设有控制芯片(19)以及与控制芯片(19)电连接的电池(20),所述控制芯片(19)与电池(20)之间设有发射电源开关(10),所述遥控器(7)上设有分别与控制芯片(19)电连接的红外发射管B(Il)、左右转向旋钮(12)、主油门电位器(13)以及模式转换开关(14)。2.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世杰
申请(专利权)人:罗世杰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