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携式授粉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646773 阅读:171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2-07 15: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便携式授粉器,包括枪身、枪柄及送风机构,送风机构包括扇叶组件及控制扇叶转动的控制组件,扇叶组件安装于枪身内,控制组件安装于枪柄内,其中,枪身呈前后端均开口的中空结构,中空结构形成花粉传输通道,枪身的前端开口形成出粉口,枪身的后端开口形成进风口,扇叶安装于所述进风口处,枪身开设有与花粉传输通道连通的进料口,所述进料口位于扇叶与出粉口之间,枪身上枢接有关闭和打开进料口的进料门。由于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便携式授粉器结构简单,且通过控制组件能有效的控制扇叶旋转的速度,从而控制扇叶产生的风量大小,进而可有效的控制花粉传输通道内的待吹出的花粉的出粉量,使得授粉准确率高、花粉用量少、授粉效率高。(*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便携式授粉器
本技术涉及一种农作物授粉工具,尤其涉及一种高效、出粉量均匀且可控的便携式授粉器。
技术介绍
农作物授粉主要有昆虫传粉、人工点授、喷雾器喷花粉水悬液、机械喷粉法。昆虫传粉主要是配植好授粉树,然后借助风力、昆虫和鸟类等媒介传播,虽然省工省力,但传粉过程极易遭遇不良环境如低温、降雨、大风等影响而被迫终止,造成授粉不良而减产并影响品质,给农业生产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关于人工授粉技术的研究已经很久,传统的人工点授方法包括鸡毛掸子点授、泡沫点授、铅笔头点授、毛笔点授等。人工点授的方式虽然选择性强,准确率高,花粉用量小,坐果率高,果实品质好,但其授粉效率低,如铅笔头人工点授需30小时/人/亩,花粉用量为5.1g ;泡沫点授需18小时/人/亩,花粉用量6.4g ;鸡毛掸子需8小时/人/亩,花粉用量16.Sg ;每个工人工资为20元小时。因此,采用人工点授投入成本太高,并且由于大部分农作物可授粉期大都为一周左右,对于大面积的农作物如果采用人工点授不仅耗工耗时,而且影响授粉进度。液体授粉技术虽然授粉效率高但存在花粉溶胀死亡、分散不均匀等问题,容易导致授粉坐果率低。机械喷粉主要有气囊式授粉器,以及各种授粉枪。气囊式授粉器的授粉效率高(3小时/人/亩),但是其授粉准确率低,可选择性差,尤其在稀疏型农作物,坐果率非常低,极易造成大量减产,而且长时间握着气囊容易造成手酸无力,以致于不能持久工作。各种授粉枪也是各具特色,优劣不等,有的授粉枪其授粉准确度高,可选择性强,花粉用量少,但是其授粉效率非常低(28小时/人/亩),不适宜在大面积的农作物基地使用;有的授粉枪授粉效率高,需4小时/人/亩,但是其花粉用量大,每亩223.5g混合花粉(石松子:纯花粉=20:1),折合成纯花粉为10.6g,而且花粉浪费多,成本高。因此,亟需一种授粉准确率高、花粉用量少、授粉效率高的便携式授粉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授粉准确率高、花粉用量少、授粉效率高的便携式授粉器。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便携式授粉器,包括枪身、枪柄及送风机构,所述送风机构包括扇叶组件及控制扇叶组件的扇叶转动的控制组件,所述扇叶组件安装于所述枪身内,所述控制组件安装于所述枪柄内,其中,所述枪身呈前后端均开口的中空结构,所述中空结构形成花粉传输通道,所述枪身的前端开口形成出粉口,所述枪身的后端开口形成进风口,所述扇叶安装于所述进风口处,所述枪身开设有与所述花粉传输通道连通的进料口,所述进料口位于所述扇叶与所述出粉口之间,所述枪身上枢接有关闭和打开所述进料口的进料门。较佳地,所述便携式授粉器还包括阻隔组件,所述阻隔板组件包括控制所述花粉传输通道送风量的阻隔板,所述阻隔板可滑动的插接于所述花粉传输通道内且位于所述进料口与所述扇叶之间;通过控制所述阻隔板插入所述花粉传输通道的深度,可有效的控制扇叶旋转产生的风量传输至阻隔板至出粉口之间的花粉传输通道的送风量,从而有效的控制花粉传输通道内的待吹出的花粉的出粉量,在确保本技术便携式授粉器的授粉准确率高的前提下,尽量多的节省了花粉的用量;同时所述阻隔板还能有效的防止花粉传输通道内的花粉逆向进入送风机构内,从而影响送风机构的后续正常工作及保养维护的困难,并且造成花粉的浪费。较佳地,所述阻隔组件还包括定位件,所述定位件呈弹性伸缩的设置于所述枪柄上,所述定位件伸出并与所述阻隔板接触阻挡所述阻隔板滑动;通过所述定位件来实现对所述阻隔板的定位,使得阻隔板可在任意位置进行有效快捷的定位,并且进一步提高了阻隔板定位的精度,使得本技术便携式授粉器的授粉准确率及授粉效率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同时也进一步的减少了花粉用量。较佳地,所述阻隔板的下端开设供定位件穿过的关闭孔,所述定位件穿过所述关闭孔,所述阻隔板隔断所述扇叶往花粉传输通道内送风,所述阻隔板的上端开设供定位件穿过的打开孔,所述定位件穿过所述打开孔,所述阻隔板完全退出所述花粉传输通道;在不需要吹出花粉时,将定位件穿过关闭孔,即可有效的通过阻隔板隔断扇叶往花粉传输通道内送风,使得花粉传输通道内的待吹出的出花粉不会被扇叶产生的风吹到,有效的制止了花粉的浪费;也使得即使在扇叶不转动时,但因外界有风时,外界的风也不会通过进风口而吹到花粉传输通道内的待吹出的花粉上,从而造成花粉的浪费;所述定位件穿过所述打开孔时,所述阻隔板完全退出花粉传输通道,使得扇叶旋转产生的风能完全作用于花粉传输通道内的待吹出的花粉上,适用于农作物密度较大的地方使用,使得本技术便携式授粉器的授粉准确率及授粉效率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同时能有效的减少花粉用量。较佳地,所述便携式授粉器还包括呈网状结构的出粉网罩,所述出粉网罩安装于所述出粉口处;通过呈网状结构的出粉网罩吹出的花粉,更加均匀的作用于农作物上,进一步提高了本技术便携式授粉器的授粉准确率和结实率,并有效的减少花粉用量。较佳地,所述便携式授粉器还包括呈网状结构的进风网罩,所述进风网罩安装于所述进风口处;扇叶通过呈网状结构的进风网罩吸入外界空气,有效的阻隔了外界能影响扇叶转动及花粉传输的杂质被吸入花粉传输通道内,从而确保了本技术便携式授粉器的工作稳定性和授粉效率。较佳地,所述花粉传输通道呈中间大两端小的对称结构;该种对称结构的花粉传输通道,更加利于待吹出的花粉的传输及装载。较佳地,所述花粉传输通道的中间段形成储粉腔,所述进料口位于所述储粉腔的正上方;使得待吹出的花粉从进料口内装入花粉传输通道时,可直接快速的进入储粉腔内被存放待用。较佳地,所述进料门上凸伸形成有把手;通过所述把手能方便快捷的对进料门进行操作,从而提高了打开或关闭进料口的效率。较佳地,所述枪柄的上设置有挂钩;通过所述挂钩能方便的将本技术便携式授粉器进行悬挂起来,从而节省存放空间和存放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本技术便携式授粉器结构简单,且通过控制组件能有效的控制扇叶旋转的速度,从而控制扇叶产生的风量大小,进而可有效的控制花粉传输通道内的待吹出的花粉的出粉量,使得本技术便携式授粉器的授粉准确率高、花粉用量少、授粉效率高。【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便携式授粉器的阻隔板完全插入花粉传输通道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所示的便携式授粉器的分解示意图。图3是图1所示的便携式授粉器的剖视图。图4是本技术便携式授粉器的阻隔板完全退出花粉传输通道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4所示的便携式授粉器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现在参考附图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标号代表类似的元件。如图1及图2所示,本技术的便携式授粉器100,包括枪身10、枪柄20及送风机构,所述送风机构包括扇叶组件30及控制扇叶组件30的扇叶31转动的控制组件32,所述扇叶组件30安装于所述枪身10内,所述控制组件32安装于所述枪柄20内,所述控制组件32的开关按钮33设置于枪柄20上,通过按压所述开关按钮33,使得控制组件33实现对扇叶31的开启、关闭及调速的控制,值得注意的时,所述控制组件33具有提供其自身及扇叶31工作的电源,其中,所述枪身10呈前后端均开口的中空结构,所述中空结构形成花粉传输通道11,所述枪身10的前端开口形成出粉口 12,所述枪身10的后端开口形成进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便携式授粉器,包括枪身、枪柄及送风机构,所述送风机构包括扇叶组件及控制扇叶组件的扇叶转动的控制组件,所述扇叶组件安装于所述枪身内,所述控制组件安装于所述枪柄内,其特征在于:所述枪身呈前后端均开口的中空结构,所述中空结构形成花粉传输通道,所述枪身的前端开口形成出粉口,所述枪身的后端开口形成进风口,所述扇叶安装于所述进风口处,所述枪身开设有与所述花粉传输通道连通的进料口,所述进料口位于所述扇叶与所述出粉口之间,所述枪身上枢接有关闭和打开所述进料口的进料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携式授粉器,包括枪身、枪柄及送风机构,所述送风机构包括扇叶组件及控制 扇叶组件的扇叶转动的控制组件,所述扇叶组件安装于所述枪身内,所述控制组件安装于 所述枪柄内,其特征在于:所述枪身呈前后端均开口的中空结构,所述中空结构形成花粉传 输通道,所述枪身的前端开口形成出粉口,所述枪身的后端开口形成进风口,所述扇叶安装 于所述进风口处,所述枪身开设有与所述花粉传输通道连通的进料口,所述进料口位于所 述扇叶与所述出粉口之间,所述枪身上枢接有关闭和打开所述进料口的进料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授粉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阻隔组件,所述阻隔板组件 包括控制所述花粉传输通道送风量的阻隔板,所述阻隔板可滑动的插接于所述花粉传输通 道内且位于所述进料口与所述扇叶之间。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携式授粉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阻隔组件还包括定位件,所述 定位件呈弹性伸缩的设置于所述枪柄上,所述定位件伸出并与所述阻隔板接触阻挡所述阻 隔板滑动。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志明林海建沈亚欧钟成殷丽琴潘光堂兰海周树峰江舟向葵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农业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