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激发光显示面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643359 阅读:75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2-07 03:0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激发光显示面板,包括一基板、第一像素、第二像素以及导线。基板的有源区包括多个第一像素区,基板的外围区包括多个第二像素区。第一像素设置于基板的有源区内,其中各第一像素包括设置于第一像素区内的第一电激发光元件以及第一驱动元件。各第二像素包括设置于第二像素区内的第二电激发光元件,以及设置于第一像素区内的第二驱动元件,其中第二驱动元件与第二电激发光元件电性连接,用以驱动第二电激发光元件。导线设置于基板的外围区内并与第一像素电性连接,其中第二像素设置于导线之上。本发明专利技术可缩减外围区的面积而实现出窄边框设计,且不会影响外围区内导线的布设面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激发光显示面板,包括一基板、第一像素、第二像素以及导线。基板的有源区包括多个第一像素区,基板的外围区包括多个第二像素区。第一像素设置于基板的有源区内,其中各第一像素包括设置于第一像素区内的第一电激发光元件以及第一驱动元件。各第二像素包括设置于第二像素区内的第二电激发光元件,以及设置于第一像素区内的第二驱动元件,其中第二驱动元件与第二电激发光元件电性连接,用以驱动第二电激发光元件。导线设置于基板的外围区内并与第一像素电性连接,其中第二像素设置于导线之上。本专利技术可缩减外围区的面积而实现出窄边框设计,且不会影响外围区内导线的布设面积。【专利说明】电激发光显示面板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激发光显示面板,尤其涉及一种于外围区设置有电激发光元件,并利用设置于有源区的驱动元件加以驱动的电激发光显示面板。
技术介绍
电激发光显示面板例如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显示面板,由于具有尺寸轻薄、高解析度、高对比度、省电与有源发光等特性,已有凌驾液晶显示面板而成为下一世代平面薄型显示面板主流产品的趋势。然而,公知电激发光显示面板的外围区由于必须布设大量的导线或是栅极驱动电路而无法进一步缩减,因此无法满足市场上对于窄边框设计的要求,造成了电激发光显示面板在发展上的一大限制。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具有窄边框设计对电激发光显示面板。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提供一种电激发光显不面板,包括一基板、多个第一像素、多个第二像素以及多条导线。基板具有一有源区以及一外围区,其中有源区包括多个第一像素区,外围区位于有源区的至少一侧,且外围区包括多个第二像素区。第一像素设置于第一像素区内,其中各第一像素包括一第一电激发光元件,以及一第一驱动元件,其中第一驱动元件与第一电激发光元件电性连接,用以驱动第一电激发光元件。各第二像素包括一设置于外围区的第二像素区内的第二电激发光元件,以及一设置于有源区的第一像素区内的第二驱动元件,其中第二驱动元件与第二电激发光元件电性连接,用以驱动第二电激发光元件。导线设置于外围区内并与第一像素电性连接,其中第二像素设置于导线之上。本专利技术的电激发光显示面板于外围区设置有第二电激发光元件,可于外围区提供显示效果,因此在视觉上可缩减外围区的面积而实现出窄边框设计。实际上,由于用以驱动第二电激发光元件的第二驱动元件设置于有源区内,因此不会影响外围区内导线的布设面积。【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绘示了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的电激发光显示面板的俯视示意图。图2绘示了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的电激发光显示面板的局部剖面示意图。图3绘示了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的电激发光显示面板的等效电路图。图4绘示了本专利技术的第二实施例的电激发光显示面板的俯视示意图。图5绘示了本专利技术的第二实施例的电激发光显示面板的等效电路图。图6绘示了本专利技术的第三实施例的电激发光显示面板的局部剖面视意图。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I电激发光显示面板10 基板12第一像素14第二像素16 导线IOA有源区IOP外围区101第一像素区102第二像素区121第一电激发光元件122第一驱动元件141第二电激发光元件142第二驱动元件18连接电极IOX像素阵列IOC像素列22栅极驱动电路121A第一下电极121B第一发光层I2IC第一上电极141A第二下电极141B第二发光层141C第二上电极GL栅极线DL第一数据线DL2第二数据线2电激发光显示面板3电激发光显示面板【具体实施方式】请参考图1至图3。图1绘示了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的电激发光显示面板的俯视示意图,图2绘示了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的电激发光显示面板的局部剖面示意图,图3绘示了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的电激发光显示面板的等效电路图。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电激发光显示面板I包括一基板10、多个第一像素12、多个第二像素14以及多条导线16。基板10具有一有源区10A,以及至少一外围区IOP设置于有源区IOA的至少一侧。基板10可为硬式基板或可挠式基板,且基板10的材料可为玻璃、石英、塑胶或其它透光或不透光材料。有源区IOA包括多个第一像素区101,且外围区IOP包括多个第二像素区102。第一像素12设置于基板10的有源区IOA内,且各第一像素12包括一第一电激发光兀件121设置于第一像素区101内,以及一第一驱动元件122设置于第一像素区101内,其中第一驱动元件122与第一电激发光元件121电性连接,用以驱动第一电激发光元件121。各第二像素14包括一第二电激发光元件141设置于基板10的外围区IOP的第二像素区102内,以及一第二驱动元件142设置于有源区IOA的第一像素区101内。第二驱动元件142与第二电激发光元件141电性连接,用以驱动第二电激发光元件141。导线16设置于基板10的外围区IOP内并与第一像素12电性连接,且第二像素14设置于导线16之上。更详而言之,导线16设置于基板10的外围区IOP内并与第一像素12结构上连接,且第二像素14设置于导线16之上。第一电激发光兀件121与第二电激发光兀件141可包括发光二极管兀件例如有机发光二极管元件,或是其它可提供显示效果的发光元件例如无机发光二极管元件或高分子发光二极管元件。在本专利技术中,第一电激发光元件121设置于有源区IOA的第一像素区101内,而第二电激发光元件141设置于外围区IOP的第二像素区102内。此外,用以驱动第一电激发光元件121的第一驱动元件122以及用以驱动第二电激发光元件141的第二驱动元件142均设置于有源区IOA的第一像素区101内,且第二驱动元件142通过一连接电极18电性连接第二电激发光元件141。由上述可知,本专利技术在原本用以布设导线16且无法提升显示功能的外围区IOP内设置了可提供显示功能的第二电激发光元件141,因此在视觉上,电激发光显示面板I的显示面积会增加,且外围区IOP会缩减而可以实现出窄边框设计。实际上,由于用以驱动第二电激发光元件141的第二驱动元件142设置于有源区IOP内的第一像素区101内,并不会影响外围区IOP内导线16的布设面积。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像素区101于有源区IOA内排列成一像素阵列10X,第二像素区102于外围区IOP内排列成一像素列10C,且位于像素阵列IOX的第一列的各第一像素区101内设置有一个第二驱动元件142,用以驱动位于外围区IOP的各第二像素区102内的相对应的一个第二电激发光元件141。如图2所不,在本实施例中,各第一电激发光兀件121包括一第一下电极121A、一第一发光层121B以及一第一上电极121C,第一下电极121A设置于基板10与第一发光层121B之间,第一发光层121B设置于第一下电极121A与第一上电极121C之间。第一下电极121A为一不透明电极例如金属电极,第一发光层121B可为例如一有机发光层,且第一上电极121C为一透明电极例如氧化铟锡(ITO)电极。另外,第一驱动元件122与第二驱动元件142设置于第一下电极121B与基板10之间,而由于第一下电极121A是不透明电极,因此将第一驱动元件122与第二驱动元件142设置于第一下电极121B的下方并不会影响第一电激发光兀件121的发光面积。另外,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激发光显示面板,包括:一基板,具有一有源区以及一外围区,其中该有源区包括多个第一像素区,该外围区位于该有源区的至少一侧,且该外围区包括多个第二像素区;多个第一像素,设置于所述多个第一像素区内,其中各该第一像素包括:一第一电激发光元件;以及一第一驱动元件,其中该第一驱动元件与该第一电激发光元件电性连接,用以驱动该第一电激发光元件;多个第二像素,其中各该第二像素包括:一第二电激发光元件,设置于该外围区的该第二像素区内;以及一第二驱动元件,设置于该有源区的该第一像素区内,其中该第二驱动元件与该第二电激发光元件电性连接,用以驱动该第二电激发光元件;以及多条导线,设置于该外围区内并与所述多个第一像素电性连接,其中所述多个第二像素设置于所述多个导线之上。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怡倩林振祺
申请(专利权)人: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