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反应双螺杆挤出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63822 阅读:2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生产降解塑料的机械,其塑化部分中两螺杆的长度与直径之比大于45,在螺杆的对应喂料部分的后面上方设有液相进料口,塑化部分分为喂料化学反应段、混炼段和挤出段,喂料化学反应段在前部,它的长度为螺杆长度的35~40%,混炼段在中部,长度为螺杆长度的50~55%,挤出段在后部,长度为螺杆长度的8~15%,多阶真空排气口位于混炼段的中部和后部上方。(*该技术在200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生产降解塑料的机械。目前,国内生产降解塑料通常是先采用间歇式或连续式反应器对物料完成化学反应过程,然后经流延机等制出各种形状的降解塑料原料,它们是将原料的化学反应过程与物理混合过程分步进行,它存在容积大、不能连续加工、设备费用高、能耗大、需用溶剂、公害大等缺点。目前国内还没有一种将生产降解塑料的化学和物理反应过程溶为一体的双螺杆挤出机。本技术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能将生产降解塑料的化学和物理反应过程溶为一体的复合反应双螺杆挤出机。本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一种复合反应双螺杆挤出机,它由传动部分、喂料部分和塑化部分组成,其中传动部分由主电机(1)和传动分配箱(2)构成,喂料部分由喂料电机(3)、喂料螺杆(4)、喂料螺筒(5)和料斗(6)构成,塑化部分是在两根螺杆(7)上套装多个螺筒(8)、螺纹套(9)和捏合块(10)构成,两螺杆(7)的尾端均有螺杆头(11),两螺杆(7)的输入端头与传动部分中传动分配箱(2)的输出轴连为一体,喂料部分位于两螺杆(7)与传动分配箱(2)连接处的上方,两螺杆(7)上的多个螺筒(8)的外围均套装有各自的加热器(12),在各螺筒(8)下方设有各自的冷却风机(13),塑化部分的上方设有多阶真空排气口(14),其特征在于:a.塑化部分中两螺杆(7)的长度与其直径之比大于45;-->b.在两螺杆(7)的对应喂料部分的后面上方设有液相进料口(15);c.塑化部分分为喂料化学反应段Ⅰ、混炼段Ⅱ和挤出段Ⅲ,喂料化学反应段Ⅰ在前部,它的长度为整个螺杆(7)长度的35~40%,混炼段Ⅱ在中部,其长度为螺杆(7)长度的50~55%,挤出段Ⅲ在后部,它的长度为螺杆(7)长度的8~15%,多阶真空排气口(14)就位于混炼段Ⅱ的中部和后部上方。本技术是在现有普通双螺杆挤出机的基础上进行改进而成,它将原料的化学反应过程与物理混合过程溶为一体,在同一机械内完成,可连续加工,其体积小,设备费用低,能耗小,无公害,尤其适于用来作为生产降解塑料的机械装置。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塑化部分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的A-A断面图。如图1、2,本技术中两螺杆(7)的长度与直径之比最好为48:1,若螺杆(7)的直径为60mm,则长度应为2880mm,螺杆(7)上套有十二节螺筒(8),最前面的一节螺筒(8)的上方对应于喂料部分中喂料螺杆(4)的出口,前面第二节螺筒(8)的上方对应于液相进料口(15),在前面第四节螺筒(8)的上方对应有辅助加料口(16),在第八节和第十一节螺筒(8)的上方对应有真空排气口(14)。塑化部分的喂料化学反应段Ⅰ最好为螺杆(7)总长度的40%,混炼段Ⅱ为螺杆(7)长度的50%,挤出段Ⅲ为螺杆(7)长度的10%。两螺杆(7)均为六槽花键结构,它们同向运转(如图3)。本技术工作时,主电机(1)通过传动分配箱(2)带动双螺杆(7)同向运转,生产降解塑料的原料(如聚乙烯、淀粉-->、乙烯丙烯酸共聚物等)从喂料部分的料斗(6)送入,经喂料螺杆(4)及喂料螺筒(5)输送到双螺杆(7)前部的第一节螺筒(8)中,然后从液相进料口(15)加入液体相溶剂(如氧化剂等),它们在喂料化学反应段Ⅰ内经螺纹套(9)输送、捏合块(10)的混合作用完成淀粉的糊化、变性反应(若是对物料进行其它化学反应时,可从辅助加料口(16)加入相应的助剂),然后进入混炼段Ⅱ,在螺纹套(9)输送和捏合块(10)的混合、剪切作用下,完成聚乙烯、乙烯丙烯酸聚合物与淀粉的混炼、均化,从多阶真空排气口(14)接上真空泵进行真空排气,排除挥发份,最后进入挤出段Ⅲ,经螺纹套(9)输送、压缩、挤出就得到可生物降解的树脂原料,用该原料即可生产出降解塑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复合反应双螺杆挤出机,它由传动部分、喂料部分和塑化部分组成,其中传动部分由主电机(1)和传动分配箱(2)构成,喂料部分由喂料电机(3)、喂料螺杆(4)、喂料螺筒(5)和料斗(6)构成,塑化部分是在两根螺杆(7)上套装多个螺筒(8)、螺纹套(9)和捏合块(10)构成,两螺杆(7)的尾端均有螺杆头(11),两螺杆(7)的输入端头与传动部分中传动分配箱(2)的输出轴连为一体,喂料部分位于两螺杆(7)与传动分配箱(2)连接处的上方,两螺杆(7)上的多个螺筒(8)的外围均套装有各自的加热器(12),在各螺筒(8)下方设有各自的冷却风机(13),塑化部分的上方设有多阶真空排气口(14),其特征在于:a. 塑化部分中两螺杆(7)的长度与其直径之比大于45;b. 在两螺杆(7)的对应喂料部分的后面上方设有液相进料口(1 5);c. 塑化部分分为喂料化学反应段Ⅰ、混炼段Ⅱ和挤出段Ⅲ,喂料化学反应段Ⅰ在前部,它的长度为整个螺杆(7)长度的35~40%,混炼段Ⅱ在中部,其长度为螺杆(7)长度的50~55%,挤出段Ⅲ在后部,它的长度为螺杆(7)长度的8~15%, 多阶真空排气口(14)就位于混炼段Ⅱ的中部和后部上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复合反应双螺杆挤出机,它由传动部分、喂料部分和塑化部分组成,其中传动部分由主电机(1)和传动分配箱(2)构成,喂料部分由喂料电机(3)、喂料螺杆(4)、喂料螺筒(5)和料斗(6)构成,塑化部分是在两根螺杆(7)上套装多个螺筒(8)、螺纹套(9)和捏合块(10)构成,两螺杆(7)的尾端均有螺杆头(11),两螺杆(7)的输入端头与传动部分中传动分配箱(2)的输出轴连为一体,喂料部分位于两螺杆(7)与传动分配箱(2)连接处的上方,两螺杆(7)上的多个螺筒(8)的外围均套装有各自的加热器(12),在各螺筒(8)下方设有各自的冷却风机(13),塑化部分的上方设有多阶真空排气口(14),其特征在于:a.塑化部分中两螺杆(7)的长度与其直径之比大于45;b.在两螺杆(7)的对应喂料部分的后面上方设有液相进料口(15);c.塑化部分分为喂料化学反应段Ⅰ、混炼段Ⅱ和挤出段Ⅲ,喂料化学反应段Ⅰ在前部,它的长度为整个螺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刚徐竞建章宁婴李健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天环实业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