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硫脲改性的聚乙烯亚胺共聚物及其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9637712 阅读:183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2-06 13:3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硫脲改性的聚乙烯亚胺共聚物如式(I)或式(II)所示。其制备方法为:在无水条件下,式(IV)或式(V)所示的聚乙烯亚胺与式(III)所示的化合物在有机溶剂中反应,得到如式(I)或式(II)所示硫脲改性的聚乙烯亚胺共聚物。所述硫脲结构的引入,使得所述聚乙烯亚胺共聚物,具有较低的电荷密度,从而降低了聚乙烯亚胺因高电荷密度所引起的细胞毒性,生物相容性好。同时,所述硫脲改性的聚乙烯亚胺共聚物作为基因载体使用时,能够与基因物质通过非电荷吸引的氢键相互作用,形成的纳米颗粒结构略微松弛,该纳米颗粒能够进入细胞后更有效地将基因物质释放至细胞质和细胞核内,提高转染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硫脲改性的聚乙烯亚胺共聚物及其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高分子共聚物领域,特别涉及硫脲改性的聚乙烯亚胺共聚物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完成以及分子生物学的进步,人类从分子水平上治疗疾病逐渐成为可能。基因药物作为一种下一代药物的候选者,已经开始在肿瘤、组织工程及其他基因相关疾病的治疗中展现其前景。为了实现高效的基因治疗,需要使用高效低毒性的基因载体。目前应用较多的是病毒类基因载体(包括逆转录病毒、腺病毒、腺相关病毒、单纯疱疹病毒、痘苗病毒等),而病毒类载体在应用中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已造成了患者死亡及法国“气泡婴儿”事件等不良后果。与之相比,人工合成的阳离子聚合物型基因载体具有更高的安全性、无免疫源性、分子结构易于控制等优势,成为了该领域的一个热点。在众多已经报道的聚阳离子载体中,聚乙烯亚胺(PEI)由于其分子结构中具有高的电荷密度而赋予了其强的DNA复合能力及独特的“质子海绵效应”,帮助其实现高效的基因传递而倍受关注[参见BoussifO,ZantaM.A,BehrJ.P.etal.AVersatileVectorforGeneandOligonucleotideT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硫脲改性的聚乙烯亚胺共聚物及其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硫脲改性的聚乙烯亚胺共聚物,如式(I)或式(II)所示:其中,R为直链或支链烷基、环烷基或芳香基;i,j,k,m,n为聚合度,i/m+j/m+k/m=1,0<i/m<1,0<j/m<1,0≤k/m<1;i/n+j/n=1,0<i/n<1,0<j/n<1;所述硫脲改性的聚乙烯亚胺共聚物的数均分子量为423~100000。FDA0000415036010000011.jpg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硫脲改性的聚乙烯亚胺共聚物,如式(I)或式(II)所示:其中,R为直链或支链烷基、环烷基或芳香基;i,j,k,m,n为聚合度,i/m+j/m+k/m=1,0<i/m<1,0<j/m<1,0≤k/m<1;i/n+j/n=1,0<i/n<1,0<j/n<1;所述硫脲改性的聚乙烯亚胺共聚物的数均分子量为423~10000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硫脲改性的聚乙烯亚胺共聚物,其特征在于,所述R为C1~C10的直链或支链烷基、C1~C10的环烷基或C1~C10的芳香基。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硫脲改性的聚乙烯亚胺共聚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硫脲改性的聚乙烯亚胺共聚物的数均分子量为2000~60000。4.一种硫脲改性的聚乙烯亚胺共聚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无水条件下,式(IV)或式(V)所示的聚乙烯亚胺与式(III)所示的化合物在有机溶剂中反应,得到如式(I)或式(I...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华雨李钰策陈学思林琳陈杰郭兆培焦自学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