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电力电容的补偿保护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631377 阅读:1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1-30 20: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电力电容的补偿保护器,包括变压器、整流器、双时基集成芯片、三端稳压器、第一二极管至第五二极管、第一三极管至第五三极管、第一电阻至第九电阻、第一发光二极管至第三发光二极管、第一电容至第七电容、电位器、第一继电器和第二继电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高压三相电运行中,采用将电力线的每项电路都进行监测,从而保证电路的正常运行,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元件少、成本低、体积小、多项监测灵敏度高,能够有效的防止电力电容的损坏,有利于推广。(*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电力电容的补偿保护器,包括变压器、整流器、双时基集成芯片、三端稳压器、第一二极管至第五二极管、第一三极管至第五三极管、第一电阻至第九电阻、第一发光二极管至第三发光二极管、第一电容至第七电容、电位器、第一继电器和第二继电器,本技术在高压三相电运行中,采用将电力线的每项电路都进行监测,从而保证电路的正常运行,且本技术采用元件少、成本低、体积小、多项监测灵敏度高,能够有效的防止电力电容的损坏,有利于推广。【专利说明】用于电力电容的补偿保护器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力电容保护器,尤其涉及一种高灵敏度的电力电容补偿保护器。
技术介绍
在高压三相电运行中,所采用的电容往往需要承载很高的电压,若遇到超载、短路或电压不稳定的情况就会烧毁电力电容,从而导致电路的工作瘫痪,而现有技术中,大多没有采用电力电容保护器,而部分采用的电力电容保护器,体积较大,成本高,且一般的电路电容保护器灵敏度不够高,不能够有效的防止电力电容的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用于电力电容的补偿保护器。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包括变压器、整流器、双时基集成芯片、三端稳压器、第一二极管至第五二极管、第一三极管至第五三极管、第一电阻至第九电阻、第一发光二极管至第三发光二极管、第一电容至第七电容、电位器、第一继电器和第二继电器,所述变压器初级的两端分别为所述保护器的第八检测端和第七检测端,所述变压器次级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整流器的输入端的两端连接,所述整流器的正极输出端同时与所述电位器的第一端、所述三端稳压器的输入端和所述第四电容的第一端连接,所述整流电路的负极输出端同时与所述第四电容的第二端、所述三端稳压器的负极、所述第五电容的第一端、所述电位器的第二端、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一端、所述双时基集成芯片的第七引脚、所述第六电容的第一端、所述第六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七电容的第一端、所述第四三极管的发射极、所述第三发光二极管的负极和所述第五三极管的发射极连接,所述三端稳压器的输出端同时与所述第五电容的第二端、所述双时基集成芯片的第四引脚、所述第五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所述双时基集成芯片的第十四引脚、所述第二发光二极管的负极、所述第四二极管的正极、所述第一继电器的第一端、所述第五二极管的负极和所述第二继电器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电位器的滑动端同时与所述第六电容的第二端和所述双时基集成芯片的第六引脚连接,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二端同时与所述第三电容的第一端、所述第三三极管的发射极、所述双时基集成芯片的第八引脚、第十二引脚和所述保护器的第二检测端连接,所述第三三极管的基极与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二端同时与所述第三电容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三二极管的负极连接,所述第三二极管的正极为所述保护器的第一检测端,所述第三三极管的集电极同时与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一端和所述保护器的第四检测端连接,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基极与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二端同时与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二二极管的负极连接,所述第二二极管的正极为所述保护器的第三检测端,所述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同时与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一端和所述保护器的第六检测端连接,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基极与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同时与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一二极管的负极连接,所述第一二极管的正极为所述保护器的第五检测端,所述第五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双时基集成芯片的第二引脚连接,所述第六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发光二极管的负极连接,所述第一发光二极管的正极同时与所述双时基集成芯片的第五引脚、所述第七电阻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九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七电容的第二端同时与所述第八电阻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七电阻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八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四三极管的基极连接,所述第四三极管的集电极同时与所述第四二极管的负极和所述第一继电器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九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发光二极管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三发光二极管的正极与第十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十电阻的第二端同时与第十一电阻的第一端和所述双时基集成芯片的第九引脚连接,所述第十一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五三极管的基极连接,所述第五三极管的集电极同时与所述第五二极管的正极和所述第二继电器的第二端连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在高压三相电运行中,采用将电力线的每项电路都进行监测,从而保证电路的正常运行,且本技术采用元件少、成本低、体积小、多项监测灵敏度高,能够有效的防止电力电容的损坏,有利于推广。【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电路结构原理图;图2是本技术的安装电路结构原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包括变压器T、整流器UR、双时基集成芯片IC1、三端稳压器IC2、第一二极管Dl至第五二极管D5、第一三极管VTl至第五三极管VT5、第一电阻Rl至第九电阻R9、第一发光二极管LEDl至第三发光二极管LED3、第一电容Cl至第七电容C7、电位器RP、第一继电器Jl和第二继电器J2,变压器T初级的两端分别为保护器BHQ的第八检测端8和第七检测端7,变压器T次级的两端分别与整流器UR的输入端的两端连接,整流器UR的正极输出端同时与电位器RP的第一端、三端稳压器IC2的输入端和第四电容C4的第一端连接,整流电路UR的负极输出端同时与第四电容C4的第二端、三端稳压器IC2的负极、第五电容C5的第一端、电位器RP的第二端、第四电阻R4的第一端、双时基集成芯片ICl的第七引脚⑦、第六电容C6的第一端、第六电阻R6的第一端、第七电容C7的第一端、第四三极管VT4的发射极、第三发光二极管LED3的负极和第五三极管VT5的发射极连接,三端稳压器IC2的输出端同时与第五电容C5的第二端、双时基集成芯片ICl的第四引脚④、第五电阻R5的第一端、第一三极管VTl的集电极、双时基集成芯片ICl的第十四引脚(?4第二发光二极管LED2的负极、第四二极管VD4的正极、第一继电器Jl的第一端、第五二极管VD5的负极和第二继电器J2的第一端连接,电位器RP的滑动端同时与第六电容C6的第二端和双时基集成芯片ICl的第六引脚⑥连接,第四电阻R4的第二端同时与第三电容C3的第一端、第三三极管VT3的发射极、双时基集成芯片ICl的第八引脚⑧、第十二弓丨脚@和保护器BHQ的第二检测端2连接,第三三极管VT3的基极与第三电阻R3的第一端连接,第三电阻R3的第二端同时与第三电容C3的第二端和第三二极管VD3的负极连接,第三二极管VD3的正极为保护器BHQ的第一检测端1,第三三极管VT3的集电极同时与第二三极管VT2的发射极、第二电容C2的第一端和保护器BHQ的第四检测端4连接,第二三极管VT2的基极与第二电阻R2的第一端连接,第二电阻R2的第二端同时与第二电容C2的第二端和第二二极管VD2的负极连接,第二二极管VD2的正极为保护器BHQ的第三检测端3,第二三极管VT2的集电极同时与第一三极管VTl的发射极、第一电容Cl的第一端和保护器BHQ的第六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电力电容的补偿保护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变压器、整流器、双时基集成芯片、三端稳压器、第一二极管至第五二极管、第一三极管至第五三极管、第一电阻至第九电阻、第一发光二极管至第三发光二极管、第一电容至第七电容、电位器、第一继电器和第二继电器,所述变压器初级的两端分别为所述保护器的第八检测端和第七检测端,所述变压器次级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整流器的输入端的两端连接,所述整流器的正极输出端同时与所述电位器的第一端、所述三端稳压器的输入端和所述第四电容的第一端连接,所述整流电路的负极输出端同时与所述第四电容的第二端、所述三端稳压器的负极、所述第五电容的第一端、所述电位器的第二端、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一端、所述双时基集成芯片的第七引脚、所述第六电容的第一端、所述第六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七电容的第一端、所述第四三极管的发射极、所述第三发光二极管的负极和所述第五三极管的发射极连接,所述三端稳压器的输出端同时与所述第五电容的第二端、所述双时基集成芯片的第四引脚、所述第五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所述双时基集成芯片的第十四引脚、所述第二发光二极管的负极、所述第四二极管的正极、所述第一继电器的第一端、所述第五二极管的负极和所述第二继电器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电位器的滑动端同时与所述第六电容的第二端和所述双时基集成芯片的第六引脚连接,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二端同时与所述第三电容的第一端、所述第三三极管的发射极、所述双时基集成芯片的第八引脚、第十二引脚和所述保护器的第二检测端连接,所述第三三极管的基极与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二端同时与所述第三电容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三二极管的负极连接,所述第三二极管的正极为所述保护器的第一检测端,所述第三三极管的集电极同时与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一端和所述保护器的第四检测端连接,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基?极与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二端同时与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二二极管的负极连接,所述第二二极管的正极为所述保护器的第三检测端,所述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同时与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一端和所述保护器的第六检测端连接,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基极与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同时与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一二极管的负极连接,所述第一二极管的正极为所述保护器的第五检测端,所述第五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双时基集成芯片的第二引脚连接,所述第六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发光二极管的负极连接,所述第一发光二极管的正极同时与所述双时基集成芯片的第五引脚、所述第七电阻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九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七电容的第二端同时与所述第八电阻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七电阻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八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四三极管的基极连接,所述第四三极管的集电极同时与所述第四二极管的负极和所述第一继电器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九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发光二极管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三发光二极管的正极与第十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十电阻的第二端同时与第十一电阻的第一端和所述双时基集成芯片的第九引脚连接,所述第十一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五三极管的基极连接,所述第五三极管的集电极同时与所述第五二极管的正极和所述第二继电器的第二端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靖新宇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昊地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