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船舶支撑盒气密性测试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9629669 阅读:185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1-30 19: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船舶支撑盒气密性测试装置,该气密性测试装置包含:充气工装,船舶支撑盒密封设置于该充气工装上,并与充气工装气路连通;供气装置,其气路连接充气工装,通过充气工装向船舶支撑盒进行充气;施压装置,其设置于船舶支撑盒上,对船舶支撑盒施加向下的压力,使船舶支撑盒与充气工装之间紧密贴合实现密封连接;压力表,其气路连接充气工装,检测充气工装与船舶支撑盒内的气压。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一套专用工装,达到灵活方便的对待试验结构件内部进行充气和施加外力,实现对此类结构件密性试验的高效、连续生产,大大提高劳动效率,降低生产成本。(*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一种船舶支撑盒气密性测试装置,该气密性测试装置包含:充气工装,船舶支撑盒密封设置于该充气工装上,并与充气工装气路连通;供气装置,其气路连接充气工装,通过充气工装向船舶支撑盒进行充气;施压装置,其设置于船舶支撑盒上,对船舶支撑盒施加向下的压力,使船舶支撑盒与充气工装之间紧密贴合实现密封连接;压力表,其气路连接充气工装,检测充气工装与船舶支撑盒内的气压。本技术采用一套专用工装,达到灵活方便的对待试验结构件内部进行充气和施加外力,实现对此类结构件密性试验的高效、连续生产,大大提高劳动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专利说明】一种船舶支撑盒气密性测试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船舶舾装件生产领域的气密性试验装置,具体涉及一种应用于船舶货舱区域纵壁上部件的船舶支撑盒气密性测试装置。
技术介绍
在船舶货舱区域纵壁上安装的舾装件产品一般采用与船舱纵壁相嵌的安装形式,由于船舶产品的特殊性,对此类舾装件产品均有密性方面的要求,而此类产品规格和数量又较多。目前例如,17300T多用途船配套生产的中间甲板支撑盒每船有10余种规格138只,20000T重吊船每船有5种规格134只。这样势必要寻求一种既能满足密性要求,又能适用各种规格形式、操作方便的密性试验工装。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船舶支撑盒气密性测试装置,实现对类型相似、大批量的支撑盒产品的气密性试验,进行高效、固化连续生产,提高劳动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船舶支撑盒气密性测试装置,其特点是,该气密性测试装置包含:充气工装,船舶支撑盒密封设置于该充气工装上,并与充气工装气路连通;供气装置,其气路连接充气工装,通过充气工装向船舶支撑盒进行充气;施压装置,其设置于船舶支撑盒上,对船舶支撑盒施加向下的压力,使船舶支撑盒与充气工装之间紧密贴合实现密封连接;压力表,其气路连接充气工装,检测充气工装与船舶支撑盒内的气压。上述的充气工装包含:箱型结构,其内部中空;顶部设有通气孔,通过该通气孔与被测的船舶支撑盒气路连通;箱型结构侧壁设有进气孔和检测孔,通过进气孔气路连接供气装置,通过检测孔气路连接压力表;密封框,其设置于箱型结构顶面上,且环绕所述通气孔设置。上述的箱型结构采用长方体的箱体结构。上述的密封框包含:金属围栏,其焊接于箱型结构的顶面上;橡胶密封圈,其固定在所述的金属围栏上。上述的金属围栏采用方钢制成。上述的施压装置包含设置于船舶支撑盒上的下压部件,以及设置于充气工装下的上顶部件;该下压部件与上顶部件向充气工装与船舶支撑盒施加相向的压力,使充气工装与船舶支撑盒之间密封连接。上述的船舶支撑盒气密性测试装置还包含有测试平台,该测试平台平稳设置于地面上,充气工装平稳设置于该测试平台上。被测的船舶支撑盒平稳放置于充气工装顶面上,施压装置向充气工装与船舶支撑盒施加相向的压力,从而使充气工装与船舶支撑盒之间密封连接;供气装置向充气工装供气,从而利用连通器原理向被检测的船舶支撑盒内部进行充气,从充气工装一端安装的压力表上显示的压力数值即为待试验构件内部的气体压力值,即可完成对被测的船舶支撑盒的气密性测试。本技术一种船舶支撑盒气密性测试装置和现有技术中船舶舾装件的气密性测试技术相比,其优点在于,本技术采用一套专用工装,达到灵活方便的对待试验结构件内部进行充气和施加外力,仅通过调换待试验构件就能实现对类型相似、大批量的四面体结构产品密性试验进行高效、固化连续生产,大大提高劳动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船舶支撑盒气密性测试装置中充气工装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船舶支撑盒气密性测试装置的使用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本技术公开一种船舶支撑盒气密性测试装置的实施例,该气密性测试装置包含:充气工装1、供气装置、施压装置和压力表。船舶支撑盒密封设置于该充气工装I上,并与充气工装I气路连通。供气装置气路连接充气工装1,通过充气工装I向船舶支撑盒进行充气。施压装置设置于船舶支撑盒上,对船舶支撑盒施加向下的压力,使船舶支撑盒与充气工装I之间紧密贴合实现密封连接。压力表气路连接充气工装1,实时检测充气工装I与船舶支撑盒内的气压,从而检测船舶支撑盒的结构是否密封。如图1所示,充气工装I包含有一个箱型结构11,该箱型结构11采用长方体的箱体结构,内部中空。在箱型结构11的顶部设有通气孔12,充气工装I通过该通气孔12与被测的船舶支撑盒气路连通。箱型结构11的侧壁设有进气孔13和检测孔14,其通过进气孔13气路连接供气装置,通过检测孔14气路连接压力表。在箱型结构11的顶面上设有密封框15。密封框15包含:焊接于箱型结构11的顶面上的金属围栏,以及固定在金属围栏上的橡胶密封圈。该金属围栏采用方钢制成。密封框15环绕通气孔12设置,当船舶支撑盒通过通气孔12气路连通充气工装I时,密封框15与船舶支撑盒紧密贴合,使密封框15内部空间与外接密封隔绝,实现船舶支撑盒与充气工装I的密封连接。如图2所示,为本技术船舶支撑盒气密性测试装置的使用示意图。本实施例中,船舶支撑盒气密性测试装置还包含有测试平台2,该测试平台2平稳设置于地面上,两个充气工装I平稳设置于该测试平台2上。被测的船舶支撑盒3平稳放置于两个充气工装I顶面上。施压装置包含设置于船舶支撑盒3上的下压部件,以及设置于充气工装I与测试平台2下的上顶部件。该下压部件与上顶部件同时相向施加压力,向充气工装I与船舶支撑盒3施加相向的压力,从而使充气工装I与船舶支撑盒3之间密封连接。压力表通过气管密封连接于充气工装I的检测孔14上,供气装置通过气管密封连接于充气工装I的进气孔13。供气装置向充气工装I供气,从而利用连通器原理向被检测的船舶支撑盒3内部进行充气,从充气工装一端安装的压力表上显示的压力数值即为待试验构件内部的气体压力值,即可完成对被测的船舶支撑盒3的气密性测试。为实现适用于各种规格四面体结构的气密性试验,仅需要对测试平台2大小进行调整,同时根据情况增加充气工装I的数量即可满足要求。尽管本技术的内容已经通过上述优选实施例作了详细介绍,但应当认识到上述的描述不应被认为是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领域技术人员阅读了上述内容后,对于本技术的多种修改和替代都将是显而易见的。因此,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应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定。【权利要求】1.一种船舶支撑盒气密性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气密性测试装置包含: 充气工装(I ),船舶支撑盒密封设置于该充气工装(I)上,并与充气工装(I)气路连通; 供气装置,其气路连接所述的充气工装(1),通过充气工装(I)向船舶支撑盒进行充气; 施压装置,其设置于船舶支撑盒上,对船舶支撑盒施加向下的压力,使船舶支撑盒与充气工装(I)之间紧密贴合实现密封连接; 压力表,其气路连接所述的充气工装(I),检测充气工装(I)与船舶支撑盒内的气压。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船舶支撑盒气密性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充气工装(I)包含: 箱型结构(11),其内部中空;顶部设有通气孔(12),通过该通气孔(12)与被测的船舶支撑盒气路连通;箱型结构(11)侧壁设有进气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船舶支撑盒气密性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气密性测试装置包含:充气工装(1),船舶支撑盒密封设置于该充气工装(1)上,并与充气工装(1)气路连通;供气装置,其气路连接所述的充气工装(1),通过充气工装(1)向船舶支撑盒进行充气;施压装置,其设置于船舶支撑盒上,对船舶支撑盒施加向下的压力,使船舶支撑盒与充气工装(1)之间紧密贴合实现密封连接;压力表,其气路连接所述的充气工装(1),检测充气工装(1)与船舶支撑盒内的气压。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福云闫璟卢自力沈永纯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东鼎钢结构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