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亮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607704 阅读:116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1-23 09: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液晶显示器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增亮膜。增亮膜,包括基板和多个棱镜,全部的所述棱镜沿其长度方向相互平行地设置于所述基板上,所述棱镜为三角棱镜,所述棱镜包括有第一棱镜和第二棱镜,所述第一棱镜的高度高于所述第二棱镜的高度。通过上述结构设计,在铺设保护膜时,保护膜只与第一棱镜接触,第一棱镜的高度高于第二棱镜的高度,从而达到减小棱镜与保护膜接触面积的目的。棱镜与保护膜之间的接触面积减小,在保护膜剥离时,残胶遗留的问题得了解决。(*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Brightening film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s, in particular to a brightening film. Brightness enhancement film, which comprises a substrate and a plurality of prism, the prism is all along the length direction of parallel disposed on the substrate, wherein the prism is a triangular prism, the prism comprises a first prism and second prism, the first prism height is higher than the height of the second prism. Through the design of the structure, when the protective film is laid, the protective film is only contacted with the first prism, and the height of the first prism is higher than the height of the second prism, so as to reduce the contact area between the prism and the protective film. The contact area between the prism and the protective film is reduced, and the remaining problem of the residual rubber can be solved when the protective film is peeled off.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增亮膜
本技术涉及液晶显示器设备
,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增亮膜。
技术介绍
目前,增亮膜(Brightness Enhancement Film, BEF)被广泛用于发光模组以用来汇聚光源所发出的光线。尤其是显示器等显示设备中,常用增亮膜来增加显示亮度从而达到减少显示器能源消耗的目的。传统的增亮膜通常是由基板以及设置于基板上的聚光棱镜结构层所构成,基板及聚光棱镜结构层皆由透明树脂材质制成,聚光棱镜结构层形成在基板的一个侧面上,棱镜结构层由多个用以汇聚光线的相同棱镜条组成,这些棱镜条按照相同的方向平行设置组成一个棱镜阵列。棱镜阵列将散发在观察者视角之外的光线通过光的折射及反射调整到观察者视角之内,如此提高了光源所发出光能的利用率。然而,在传统的增亮膜结构中,组成聚光棱镜结构层的单个棱镜单元之间高度相同。如此结构设计,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容易出现下面的问题:光线穿透射出该棱柱结构层时,易产生牛顿环及迭纹干涉)等负面光学效应;增亮膜、扩散膜之间叠放时容易产生静电污现象;在保护膜剥离时,结构层上容易留下较多的残胶;同时传统的增亮膜在触摸、产品叠加、组装等过程中,均容易发生损坏的现象;以此种种均不利于背光模组的组装,降低了组装的效率和增亮膜的利用率,增加了成本。综上所述,如何解决保护膜在剥离增亮膜时残胶遗留较多的问题,成为了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增亮膜,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提供了 一种增亮膜,包括基板和多个棱镜,全部的棱镜沿其长度方向相互平行地设置于基板上。在本技术中,棱镜为三角棱镜,棱镜包括有第一棱镜和第二棱镜,第一棱镜的高度高于第二棱镜的高度。在本技术提供的增亮膜中,由于将棱镜具体分设为两种,即包括第一棱镜和第二棱镜。第一棱镜的高度高于第二棱镜的高度,如此设置,在铺设保护膜时,保护膜只与第一棱镜接触,从而达到减小棱镜与保护膜接触面积的目的。棱镜与保护膜之间的接触面积减小,在保护膜剥离时,残胶遗留的问题得了解决。【附图说明】图1示出了本技术一种实施例中增亮膜的结构示意图;图2示出了本技术一种实施例中增亮膜上设置有保护膜的结构示意图;图1和图2中部件名称与附图标记的对应关系为:基板I ;第一棱镜2 ;第二棱镜3 ;雾化层4。【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子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请参考图1和图2,其中,图1示出了本技术一种实施例中增亮膜的结构示意图;图2示出了本技术一种实施例中增亮膜上设置有保护膜的结构示意图。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增亮膜,用于增加显示器模组的显示亮度,以提高显示器模组光源的使用效率。在现有技术中,增亮膜上都会设置有保护膜,保护膜通过胶水粘附于增亮膜的棱镜结构层上,由于棱镜结构层中的棱镜单元高度相同,导致保护膜与棱镜结构层之间胶粘的面积较大,致使保护膜剥离后遗留的残胶较多。为了解决保护膜在剥离增亮膜时残胶遗留较多的问题,本技术在现有技术的结构基础上,提出了如下改进方案:增亮膜包括基板I和多个棱镜,全部的棱镜沿其长度方向相互平行地设置于基板I上,棱镜为三角棱镜,棱镜包括有第一棱镜2和第二棱镜3,第一棱镜2的高度高于第二棱镜3的高度。基板I能够为棱镜提供设置支持,使得棱镜能够有序地进行设置。基板I采用可透光的并具有较高的强度的板材制成,如此在设置棱镜时,能够提高棱镜的设置精度。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知,现有技术常见的棱镜为三棱柱体结构。多个棱镜设置于基板I上的具体结构为:沿其长度方向,全部的棱镜平行设置。基于上述结构设计,在本技术中对棱镜进行了结构改进:棱镜为三角棱镜,棱镜包括有第一棱镜2和第二棱镜3,第一棱镜2的高度高于第二棱镜3的高度。保护膜在铺设时,会将保护膜进行平铺,然后保护膜以平面状(保护膜不发生弯曲或者褶皱)铺设于增亮膜上。在本技术提供的增亮膜中,由于将棱镜具体分设为两种,即包括第一棱镜2和第二棱镜3。第一棱镜2的高度高于第二棱镜3的高度,如此设置在铺设保护膜时,保护膜只与第一棱镜2接触,从而达到减小棱镜与保护膜接触面积的目的。棱镜与保护膜之间的接触面积减小,在保护膜剥离时,残胶遗留的问题得了解决。具体地,在本技术中,全部的棱镜等间隔设置。增亮膜设置有棱镜,棱镜具有聚集光线的作用,从而提高屏幕亮度,降低显示器模组中光源的能耗。棱镜采用等间隔设置,则能够保证全部的棱镜所聚集的光线在成像时,整个屏幕的亮度一直,提高显示器模组的显示效果。在本技术中,由于棱镜具体包括有两种,一种为高度相对较高的第一棱镜2,另一种为高度相对较矮的第二棱镜3。而在上述实施例中,全部的棱镜采用等间隔设置,其具体结构为:第一棱镜2之间米用等间隔设置;第二棱镜3之间米用等间隔设置。第一棱镜2和第二棱镜3采用相互穿插的结构设计。在本实施例中,不少于两个第二棱镜组成第二棱镜组,第一棱镜2与第二棱镜组穿插设置。在两个第一棱镜2之间设置有至少两个第二棱镜3。当然,在本技术的其他实施方式中,不少于两个第一棱镜组成第一棱镜组;不少于两个第二棱镜组成第二棱镜组,第一棱镜组与第二棱镜组采用穿插的方式进行设置。具体地,第二棱镜组中包括有三个第二棱镜3。具体地,第二棱镜组中包括有四个第二棱镜3。在本技术中,第二棱镜组中设置的第二棱镜3可以为不少于两个的任意数量。在此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棱镜2对保护膜具有支撑作用,保护膜设置时要求其保持平面状态,因此,如果两个第一棱镜2之间的间距较大,则会使得保护膜支撑跨度较大发生变形。因此,经过技术人的多次试验,确定第二棱镜3设置为三个,如此既能够解决残胶的遗留问题,同时还能够保证保护膜不发生变形。在本技术中,棱镜采用等腰三角棱镜结构,采用等腰结构设计,能够进一步提高棱镜对光线聚集以及反射的对称性,提高显示器模组的显示效果。基于上述结构设计:实施例一棱镜包括有顶角,顶角的角度为85°至95°。具体地为:90°。实施例二棱镜包括有顶角,顶角为圆弧角,圆弧角的圆弧半径不大于2 μ m。具体地为:2 μ m。本技术在基板I 一侧设置雾化层4,能使背光模组的光源光线均匀化且正向亮度提升,并降低液晶显示器的视觉上的亮纹现象,可简化光学膜的使用数量,简化背光模组结构,降低成本;也可降低因光学干涉而出现牛顿环或莫尔纹现象等光学瑕疵的机率,可达到遮掩或隐藏瑕疵的效果,进而提升光学表现与使用方便性。具体地,在基板采用PET基板的实施例中,棱镜设置于基板的一侧,基板的另一侧设置有雾化层4,雾化层4的雾化度为9%至17%。具体地,雾化层4可以采用涂抹胶水的方式实现、在本实施例中,限定第一棱镜2的高度为:26 μ m至28 μ m。具体地为:27 μ m。在本实施例中,限定第二棱镜3的高度为:23 μ m至25 μ m。具体地为:24 μ m。本技术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为:一种增亮膜,包括有由三角棱镜形成结构层、PET基板和雾化层;三角棱镜形成的结构层具有第一棱镜和第二棱镜;相邻两个第一棱镜之间设有三个第二棱镜;三角棱镜结构层设置连接在PET基板的上方;雾化层设置在PET基板的下方。上述技术方案还具有正面保护膜和背面保护膜;正面保护膜设置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增亮膜,包括基板和多个棱镜,全部的所述棱镜沿其长度方向相互平行地设置于所述基板上,其特征在于,所述棱镜为三角棱镜,所述棱镜包括有第一棱镜和第二棱镜,所述第一棱镜的高度高于所述第二棱镜的高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增亮膜,包括基板和多个棱镜,全部的所述棱镜沿其长度方向相互平行地设置于所述基板上,其特征在于,所述棱镜为三角棱镜,所述棱镜包括有第一棱镜和第二棱镜,所述第一棱镜的高度高于所述第二棱镜的高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亮膜,其特征在于,全部的所述棱镜等间隔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增亮膜,其特征在于,不少于两个所述第二棱镜组成第二棱镜组,所述第一棱镜与所述第二棱镜组穿插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增亮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棱镜组包括有三个所述第二棱镜。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增亮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棱镜为等腰三角棱镜。6.根据权利要求5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强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领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