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煤矿井下无轮运输矿车,其特征在于:包括车架、车底,所述车底包括第一底梁和第二底梁,所述第一底梁和第二底梁对称焊接在所述车架下、两铁轨的内侧,所述第一底梁和第二底梁侧面上分别设有突出的导向梁,所述导向梁分别对应两铁轨的工字型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纸质成本低、能有效防止“跑车”事故发生的煤矿井下无轮运输矿车。(*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煤矿井下无轮运输矿车
本技术涉及煤矿井下运输矿车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煤矿井下无轮运输矿车。
技术介绍
高效、安全、集约化生产是煤炭工业发展的方向,也是提高煤炭企业生存发展和市场竞争能力的重要技术手段。但是,随着采掘机械化水平地提高,由于煤矿井下巷道及环境的特殊性,大多数巷道呈起伏状布置,使得辅助运输成为了制约生产效率提高的瓶颈,尤其是在长距离巷道的辅助运输中,当绞车及轨道运输的应用受到局限时,只能采用原始的人力如人背、扛或抬的重体力运输方式,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消耗时间长,且安全可控性不高。因此,在一些特殊巷道中寻找一种合理的辅助运输方式势在必行,以减少体力劳动,改变传统的人力运料等旧的辅助运输方式,最大限度地提高矿井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煤矿矿车主要用于煤矿井下大巷道、中小斜井筒、小斜井顺槽和矿井地面运输,是煤矿地面和井下巷道运输煤和矸石的一种主要运输设备。煤矿井下常用的矿车有底侧卸式矿车、固定式矿车、翻斗式矿车、梭式矿车、单侧曲轨侧卸式矿车等。底侧卸式矿车可以实现连续装、卸矿,不卡斗,且卸矿干净,可以缩短装、卸矿时间,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但其使用寿命短、维修工作量大、运输系统可靠性差;固定式矿车具有结构简单、坚固耐用、阻力系数小、承载能力大、维修方便等特点,但其有易跑车、质量大、制造成本高;梭车矿车具有装卸速度快、减震性能好、不易掉道等优点,但其运量小,在行车过程中易使电缆拖地,且行车路线比较受限。目前大多数煤矿均是采用固定式矿车来实现煤和矸石的运输,但是这种矿车也存在易跑车的现象,对于这种现象,煤矿安全规程规定有轮矿车的斜巷运输系统中每个斜坡都必须设置三个以上的防跑车装置,也就是常说的“一坡三挡”,然而该装置造价较高、维修工作量较大以及易失效,所以“一坡三挡”防跑车装置在实际运用中并不实用,矿车跑车的问题没有得到彻底解决。因此,正确地确定运输系统、选择运输设备,合理地组织矿井运输工作,设计能够实现在多坡度、地形比较复杂的井下巷道中的安全、高效和低成本的辅助运输方式是势在必行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现有煤矿井下有轮矿车中因设备设计不合理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纸质成本低、能有效防止“跑车”事故发生的煤矿井下无轮运输矿车。本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煤矿井下无轮运输矿车,其特征在于:包括车架、车底,所述车底包括第一底梁和第二底梁,所述第一底梁和第二底梁对称焊接在所述车架下、两铁轨的内侧,所述第一底梁和第二底梁侧面上分别设有突出的导向梁,所述导向梁分别对应两铁轨的工字型槽,所述导向梁镶嵌在铁轨工字型槽钢内,起导向作用。优选的,所述第一底梁、第二底梁分别的前后两端底面成弧面。这样,便于没有车轮的矿车依靠第一底梁、第二底梁在地面上雪橇式滑动。所述车架两端分别设置有缓冲器,所述缓冲器安装于车底上。避免矿车两两之间的碰撞造成矿车坏损。更优选的,所述的缓冲器的投影长度大于所述车底投影,这样更加有利于保护矿车。所述车架两端分别设置有连接器,所述连接器安装在所述车架上,所述连接器上设有连接孔,用于多个矿车之间的连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I)、本实用采用的是将有轮矿车的轮子去掉,将矿车的车底设计成雪橇形状的滑块组合,这样省去了原有的车轴与滚动轴承的配合,避免装配误差引起事故的可能,使加工制造更加简单,也从而降低成本。2)、本技术采用的是无轮结构,将原有的滚动摩擦变为滑动摩擦,使车底直接在巷道坡面上滑动,增大了摩擦系数,在坡面上运行时,矿车受到的摩擦力始终大于矿车及所装货物的重力在沿坡面方向向下的力,如此,当绞车绳突然断掉时,可以令矿车停在坡面上,避免了 “跑车”的发生,使矿车运输更加安全可靠。【附图说明】图1所示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果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右侧视图;图3是本技术的第一底梁与导向梁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与铁轨工字型槽钢装配结构图;图5是矿车由绞车带动在坡面上运动的示意图。图中标号:1.车架、2.雪橇式车底3.连接器、4.缓冲器、5.第一底梁、6.导向梁、7.工字型槽钢铁轨、8.矿车、9.绞车、10.绞车钢丝绳、11.导向轮、12.巷道坡面、13.连接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如图1、2所示,一种煤矿井下无轮运输矿车,包括车架1、雪橇式车底2、缓冲器3和连接器4,所述的车架I焊接在雪橇式车底2之上,雪橇式车底2包括两个雪橇形状的第一底梁5、第二底梁,所述车架I两端设置有缓冲器3及连接器4,所述缓冲器3位于连接器4之上,所述雪橇式车底2由两个雪橇形状的车滑底5块构成,所述雪橇式车底块5上设计有突出的导向梁6。所述的缓冲器3和连接器位4于车架I两端及雪橇形状的车底5上方,所述的缓冲器3和连接器4设有连接孔13,所述的连接器I可以连接高度不同的矿车。如图3所示,第一底梁上设计有突出的导向梁6。如图4所示,矿车8在运动时雪橇式车底2的导向梁6镶嵌在铁轨的工字型槽钢7内,起导向作用,雪橇式车底2下部作为主要承载体与巷道坡面12接触,两者之间属于滑动摩擦。如图5所示,将矿车5安置在巷道铁轨上,绞车9的绞车钢丝绳10紧固在矿车8的两端,通过导向轮11来变换角度,当绞车9转动时可以带着矿车8上下运动,由于该矿车8发生的是滑动摩擦,矿车8受到的摩擦力始终大于矿车8及所装货物的重力在沿坡面方向向下的力,当绞车钢丝绳10突然断掉时,矿车8可以迅速的停下来,避免了 “跑车”的发生,保障了煤矿生产的安全性。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技术范围内。本技术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煤矿井下无轮运输矿车,其特征在于:包括车架、车底,所述车底包括第一底梁和第二底梁,所述第一底梁和第二底梁对称焊接在所述车架下、两铁轨的内侧,所述第一底梁和第二底梁侧面上分别设有突出的导向梁,所述导向梁分别对应两铁轨的工字型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煤矿井下无轮运输矿车,其特征在于:包括车架、车底,所述车底包括第一底梁和第二底梁,所述第一底梁和第二底梁对称焊接在所述车架下、两铁轨的内侧,所述第一底梁和第二底梁侧面上分别设有突出的导向梁,所述导向梁分别对应两铁轨的工字型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煤矿井下无轮运输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底梁、第二底梁分别的前后两端底面成弧面。3.根据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冬青,陈清华,高永慧,姚华,杨新春,
申请(专利权)人:蚌埠市产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