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实心轮胎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603990 阅读:1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1-23 07: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实心轮胎结构,该轮胎为橡胶或PU材质,包括胎面,配合轮毂的内壁面以及胎侧;其中该轮胎的内壁面上至少周向均匀的分布有一圈的孔,各个孔是自内壁面向胎体中形成,并且各个孔的轴心与其在轮胎内壁面的切线相垂直。由于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实心轮胎上设置有孔,可以有效减轻轮胎重量;另各孔是呈径向的分布于轮胎上,在轮胎使用受力时,对各孔的施力方向恰是蜂窝结构的受力方向(孔的轴向方向),轮胎在孔的位置不易产生变形,不会出现轮胎转动时的抖动问题,在装上轮毂后,轮胎各孔的中空部分起到真空作用,可以有效提高轮胎使用的舒适性;孔是自轮胎内壁面形成,亦不会出现填塞泥沙影响使用功能的问题。(*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实心轮胎结构
本技术是关于一种轮胎结构,特别是指一种免充气的实心轮胎结构。
技术介绍
最初的轮胎都使用空心胎,这种空心胎是使用橡胶制成中空的圆环状,然后套置在车轮的轮毂上,在使用时,向空心胎内充入空气,可起到良好的减震作用,因此得到广泛的使用。然而,这种空心胎在遇到石块等突起物时,很容易将车胎扎爆,使车轮无法移动,在某些特殊场合,如残疾人使用的轮椅,这种情况是很危险的,因此,承重较好的实心胎应运而生,实心胎一般使用橡胶或PU发泡材制成,即使是在路面不平的路上,也不会发生爆胎等情形,使用较为安全,然而,由于实心胎本身的变形量较小、重量大,当行驶过程中遇到石块等突起物时,实心胎将作用力直接传到轮毂,造成舒适性较差。因此,业界为降低实心胎的重量同时提高其变形能力,有出现在实心轮胎的胎侧沿圆周均匀分布沉孔或通孔的结构,如此结构在理论上可以增加轮胎的变形能力,但是却无法应用于实际的产品。究其原因,根据蜂窝侧向(径向)不受力,正面(轴向)受力的受力原理,设在胎侧的沉孔或通孔在胎面受力时,由于轮胎胎面受力时恰是对沉孔或通孔的侧向(径向)施力,因为侧向不受力则设置沉孔或通孔的胎面处就会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实心轮胎结构,该轮胎为橡胶或PU材质,其包括接触地面的胎面,配合轮毂的内壁面以及位于胎面与内壁面两侧的胎侧;其特征在于:该轮胎的内壁面上至少周向均匀的分布有一圈的孔,各个孔是自内壁面向胎体中形成,并且各个孔的轴心与其在轮胎内壁面的切线相垂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实心轮胎结构,该轮胎为橡胶或PU材质,其包括接触地面的胎面,配合轮毂的内壁面以及位于胎面与内壁面两侧的胎侧;其特征在于:该轮胎的内壁面上至少周向均匀的分布有一圈的孔,各个孔是自内壁面向胎体中形成,并且各个孔的轴心与其在轮胎内壁面的切线相垂直。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实心轮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轮胎的内壁面上分布两圈或两圈以上的孔,且各圈的孔呈交错排列。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实心轮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孔为自内壁面向胎体中延伸的沉孔。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实心轮胎结构,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龚毅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连科工业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