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180度旋转升降绝缘平台,包括导轨、上抱箍、中抱箍、下抱箍、上滑套、下滑套、提升机构、旋转机构和绝缘平台,所述导轨垂直设置,所述导轨的上、下端一一对应地与所述上抱箍和下抱箍可转动地连接;所述上滑套和下滑套一上一下地可滑动地套接在所述导轨上;所述提升机构包括滑轮、第一蜗轮蜗杆副和升降织带;所述旋转机构包括第二蜗轮蜗杆副;所述绝缘平台的内端与所述上滑套相连,所述绝缘平台的外端通过绝缘斜撑杆与所述下滑套相连。本发明专利技术的180度旋转升降绝缘平台可以代替绝缘高架车完成狭窄场所的带电作业,能够调整绝缘平台高度和绝缘平台相对于电线杆的径向位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180度旋转升降绝缘平台,包括导轨、上抱箍、中抱箍、下抱箍、上滑套、下滑套、提升机构、旋转机构和绝缘平台,所述导轨垂直设置,所述导轨的上、下端一一对应地与所述上抱箍和下抱箍可转动地连接;所述上滑套和下滑套一上一下地可滑动地套接在所述导轨上;所述提升机构包括滑轮、第一蜗轮蜗杆副和升降织带;所述旋转机构包括第二蜗轮蜗杆副;所述绝缘平台的内端与所述上滑套相连,所述绝缘平台的外端通过绝缘斜撑杆与所述下滑套相连。本专利技术的180度旋转升降绝缘平台可以代替绝缘高架车完成狭窄场所的带电作业,能够调整绝缘平台高度和绝缘平台相对于电线杆的径向位置。【专利说明】一种180度旋转升降绝缘平台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180度旋转升降绝缘平台,属于电力维修设备领域。
技术介绍
目前在IOkV带电作业中,带负荷更换跌落熔断器的作业项目,只能通过绝缘高架车来完成整体项目,但在实际操作中经常遇到作业地点在树林中,田地里,或者密集小区内,绝缘高架车由于受到道路环境的限制无法进入施工现场展开带电作业项目,而不得不停电检修。在绝缘高架车无法到达的现场,一般使用绝缘平台作业。绝缘平台为实现带电作业能在山区或狭窄地区普遍开展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现有的绝缘平台对电线杆上的安装位置有一定要求,且安装完毕后不能上下调整作业高度,因此工作人员工作时只能在固定的高度作业,当工作高度需要变化时则要拆卸绝缘平台再进行重新安装,而且现有的绝缘平台不能转动,工作人员不能够变换自身相对于电线杆的径向位置,给工作人员带来不便和不安全因素,这样大大降低了带电作业的工作效率。【专利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180度旋转升降绝缘平台,适用于狭窄场所的带电作业,能够调整绝缘平台高度和绝缘平台相对于电线杆的径向位置,且结构简单,操作灵活。实现上述目的的一种技术方案是:一种180度旋转升降绝缘平台,包括导轨、上抱箍、中抱箍、下抱箍、上滑套、下滑套、提升机构、旋转机构和绝缘平台,其中:所述导轨垂直设置,所述导轨的上、下端一一对应地与所述上抱箍和下抱箍可转动地连接;所述上滑套和下滑套一上一下地可滑动地套接在所述导轨上;所述中抱箍位于所述上滑套和下滑套之间,包括支承座和链条,所述中抱箍的支承座的一侧与所述中抱箍的链条固定连接,另一侧与所述中抱箍的链条销连;所述提升机构包括滑轮、第一蜗轮蜗杆副和升降织带,所述滑轮安装在所述导轨的上部,且所述滑轮位于所述上抱箍的下方,所述第一蜗轮蜗杆副安装在所述中抱箍的支承座内,所述第一蜗轮蜗杆副中,蜗杆为驱动轴,蜗轮与所述升降织带相连,且所述升降织带穿过所述滑轮与所述上滑套固定连接;所述旋转机构包括第二蜗轮蜗杆副,所述第二蜗轮蜗杆副安装在所述中抱箍的支承座内,且所述第二蜗轮蜗杆副中,蜗杆为驱动轴,蜗轮与所述导轨的中段固定连接;所述绝缘平台的内端与所述上滑套相连,所述绝缘平台的外端通过绝缘斜撑杆与所述下滑套相连。上述的180度旋转升降绝缘平台,其中,所述导轨为矩形管状型材,所述导轨上、下端分别通过法兰盘一一对应地与所述上抱箍和下抱箍可转动地连接,所述导轨的中段与所述第二蜗轮蜗杆副的蜗轮之间通过内方外圆的套管轴向固定。上述的180度旋转升降绝缘平台,其中,所述升降织带穿过所述滑轮与所述上滑套通过螺栓固定连接。上述的180度旋转升降绝缘平台,其中,所述第一蜗轮蜗杆副具有自锁功能。上述的180度旋转升降绝缘平台,其中,所述绝缘平台包括绝缘平台本体、绝缘扶栏、一对绝缘斜拉杆、折叠凳和绝缘护栏,所述绝缘平台本体的外端的两侧一一对应地与所述绝缘扶栏的底端的两侧铰接,所述绝缘平台本体的内端与所述上滑套相连,所述绝缘平台本体的外端通过绝缘斜撑杆与所述下滑套相连;所述一对绝缘斜拉杆的底端一一对应地与所述绝缘平台本体的内端的两侧铰接,所述一对绝缘斜拉杆的顶端一一对应地与所述绝缘扶栏的上端的两侧铰接;所述折叠凳位于所述绝缘平台本体的上方,所述折叠凳的内侧通过绝缘小拉杆与所述绝缘扶栏的杆身铰接,外侧与所述绝缘扶栏的杆身铰接;所述绝缘护栏呈门框形结构,所述绝缘护栏跨接在所述绝缘平台本体上。上述的180度旋转升降绝缘平台,其中,所述绝缘斜撑杆的个数为两根,所述两根绝缘斜撑杆的顶端一一对应地与所述绝缘平台本体的外端的两侧铰接,所述两根绝缘斜撑杆的底端均与所述下滑套相连。上述的180度旋转升降绝缘平台,其中,所述上抱箍和下抱箍均包括支承座和链条,所述支承座的一侧与所述链条固定连接,另一侧与所述链条的销连,所述导轨的上、下端——对应地与所述上抱箍的支承座和下抱箍的支承座可转动地连接。本专利技术的一种180度旋转升降绝缘平台与现有技术相比的有益效果是:I)可以代替绝缘高架车完成狭窄场所的带电作业项目,通过转动提升机构能够使绝缘平台提升一米的距离,从而调整绝缘平台高度;通过旋转机构能够使绝缘平台以导轨为旋转轴进行180度的水平旋转,从而调整绝缘平台相对于电线杆的径向位置,为工作人员提供更加灵活的操作条件;2)采用分体式可拆卸设计,分解后单体分量轻,方便人员携带;3)采用电动机完成升降、旋转绝缘平台的操作,操作灵活;4)采用导轨和绝缘平台分离吊装,安装更省力。【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侧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
的技术人员能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其【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地说明。请参阅图1、图2和图3,本专利技术的最佳实施例:一种180度旋转升降绝缘平台包括导轨1、上抱箍2、中抱箍3、下抱箍4、上滑套5、下滑套6、提升机构7、旋转机构8和绝缘平台9。导轨I垂直设置,导轨I的上、下端一一对应地与上抱箍2和下抱箍4可转动地连接;上滑套5和下滑套6 —上一下地可滑动地套接在导轨I上;中抱箍3位于所述上滑套5和下滑套6之间,包括支承座31和链条32,中抱箍的支承座31的一侧与中抱箍的链条32固定连接,另一侧与中抱箍的链条32销连;提升机构7包括滑轮71、第一蜗轮蜗杆副72和升降织带73,滑轮71安装在导轨I的上部,且滑轮71位于上抱箍2的下方,第一蜗轮蜗杆副72安装在中抱箍的支承座31内,第一蜗轮蜗杆副72中,蜗杆为驱动轴且延伸至中抱箍的支承座31的外部,方便与电动机连接,用电动机驱动提升机构。蜗轮与升降织带73相连,且升降织带73穿过滑轮71与上滑套5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旋转机构8包括第二蜗轮蜗杆畐0,第二蜗轮蜗杆副安装在中抱箍的支承座31内,第二蜗轮蜗杆副中,蜗杆为驱动轴且延伸至中抱箍的支承座31的外部,方便与电动机连接驱动旋转机构,蜗轮与导轨I的中段固定连接;绝缘平台9的内端与上滑套5相连,绝缘平台5的外端通过绝缘斜撑杆97与下滑套6相连。优选地,导轨I为矩形管状型材,导轨I上、下端分别通过法兰盘一一对应地与上抱箍2和下抱箍4可转动地连接,导轨I的中段与第二蜗轮蜗杆副的蜗轮之间通过内方外圆的套管轴向固定。优选地,第一蜗轮蜗杆副72具有自锁功能,利用提升机构7中第一蜗轮蜗杆副72的自锁性实现调整绝缘平台高度后的位置固定。优选地,绝缘平台9包括绝缘平台本体91、绝缘扶栏92、一对绝缘斜拉杆93、折叠凳94和绝缘护栏95,其中:绝缘平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180度旋转升降绝缘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导轨、上抱箍、中抱箍、下抱箍、上滑套、下滑套、提升机构、旋转机构和绝缘平台,其中:所述导轨垂直设置,所述导轨的上、下端一一对应地与所述上抱箍和下抱箍可转动地连接;所述上滑套和下滑套一上一下地可滑动地套接在所述导轨上;所述中抱箍位于所述上滑套和下滑套之间,包括支承座和链条,所述中抱箍的支承座的一侧与所述中抱箍的链条固定连接,另一侧与所述中抱箍的链条销连;所述提升机构包括滑轮、第一蜗轮蜗杆副和升降织带,所述滑轮安装在所述导轨的上部,且所述滑轮位于所述上抱箍的下方,所述第一蜗轮蜗杆副安装在所述中抱箍的支承座内,所述第一蜗轮蜗杆副中,蜗杆为驱动轴,蜗轮与所述升降织带相连,且所述升降织带穿过所述滑轮与所述上滑套固定连接;所述旋转机构包括第二蜗轮蜗杆副,所述第二蜗轮蜗杆副安装在所述中抱箍的支承座内,且所述第二蜗轮蜗杆副中,蜗杆为驱动轴,蜗轮与所述导轨的中段固定连接;所述绝缘平台的内端与所述上滑套相连,所述绝缘平台的外端通过绝缘斜撑杆与所述下滑套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惠莲,何宝龙,曹中瑞,王强,顾士刚,彭利斌,苏伟,何忠良,陆凯磊,周家骏,张捷,应文静,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凡扬电力器具有限公司,上海市南电力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