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220kV软母线静触头带电更换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绝缘人字梯,包括梯头和两片由梯柱、梯阶组成的梯身,其特征在于,所述梯柱长度为10.5-12.5米;一侧梯身上设有导线固定臂,导线固定臂距梯头1.6-0.8m;两片梯身之间由上至下设置开距控制绳三条;两片梯身外侧分别设置防梯身塌腰的绝缘牵引绳各两条,绝缘控制绳与绝缘牵引绳的绳尾分别与地锚相连。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借助绝缘人字梯作为绝缘载人平台,满足等电位操作法的要求,体积小,可在软母线下升降,适用于220kV软母线GW6系列单柱、双柱垂直开启式隔离开关静触头的带电更换作业。(*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220kV软母线静触头带电更换
,特别涉及一种绝缘人字梯。
技术介绍
GW6系列单柱、双柱垂直开启式隔离开关一般安装在220kV变电站的架空软母线下,有检修与分段隔离、根据需要换接线路、分合空载线路、自动快速隔离等用途,具有电气隔离断口,分合状态清晰,有利于巡视的优点,除节省占地面积外,还可减少引接导线,减少电站投资,因此,在国内220kV变电站中比较常见。正常运行的变电站有双母线和单母线两种接线方式,由于接线方式不同,当隔离开关的动触头或软母线上的静触头发生缺陷或隐患时,处理的方法是不一样的。 双母线接线时,变电站运行人员只能采取倒母线的方式,将电力负荷倒换到另一条母线上或者用旁路代送,由于需要做几十至上百项操作,程序复杂,容易出现误操作事故,增加运行人员安全风险几率。而单母线接线方式时,变电站运行人员只能采取用旁路代送。由于该回路间隔的开关动触头距软母线静触头净空距离只有2. 56米,吊车距软母线安全距离低于电力安全规程标准,吊车无法吊装操作,检修人员无法检修作业,该变电站220kV单母线只能全部停电,才能检修或更换,影响系统安全供电可靠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绝缘人字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借助专用的绝缘人字梯,采用等电位法和地电工配合操作,在架空软母线上带电拆除与安装静触头,消除缺陷或隐患,减少停电及运行人员倒闸操作次数,保证电网供电可靠性,保障电气设备安全运行。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绝缘人字梯,包括梯头和两片由梯柱、梯阶组成的梯身,所述梯柱长度为10.5-12. 5米;所述梯头两端分别设有吊耳,每个吊耳上拴有两根绝缘控制绳,闭锁式滑车挂在其中一个吊耳上,闭锁式滑车的滑轮上穿一条绝缘保护绳;一侧梯身上设有导线固定臂,导线固定臂距梯头1.6-0. Sm;两片梯身之间由上至下设置开距控制绳三条;两片梯身外侧分别设置防梯身塌腰的绝缘牵引绳各两条,绝缘控制绳与绝缘牵引绳的绳尾分别与地锚相连。所述两片梯身的同侧分别设有横担底座,横担分别与两个横担底座相连接,横担位于距梯头40-80cm处,在横担与一片梯身的梯阶之间设有绝缘小抱杆,绝缘小抱杆端部设有固定挂环,绝缘小抱杆中段设有活动挂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I)借助绝缘人字梯作为绝缘载人平台,满足等电位操作法的要求,体积小,可在软母线下升降,适用于220kV软母线GW6系列单柱、双柱垂直开启式隔离开关静触头的带电更换作业。2)避免了因静触头发热、烧损、老化等问题而造成母线故障;为制定设备检修计划创造条件,完善了带电检修项目;减少了运行人员的倒闸操作次数,防止因误操作造成的电网事故,减少了停电次数与停电时间,提高了供电可靠率,消除了安全生产隐患、保证了安全供电,具有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3)填补了 220kV软母线GW6系列隔离开关静触头,带电拆除与安装项目的空白,在国家电网系统内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和推广价值。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绝缘人字梯实施例工作状态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I的侧视图。 图中1_梯头 2_梯身 3_梯柱 4_梯阶 5_吊耳 6_绝缘控制绳 7_闭锁式滑车8-绝缘保护绳9-导线固定臂10-开距控制绳11-绝缘牵引绳12-地锚13-横担底座14-横担15-绝缘小抱杆16-固定挂环17-活动挂环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见图I、图2,是本技术绝缘人字梯实施例工作状态结构示意图,包括梯头I和两片由梯柱3、梯阶4组成的梯身2,梯柱3长度为10. 5-12. 5米;梯头I两端分别设有吊耳5,每个吊耳5上拴有两根绝缘控制绳6,闭锁式滑车7挂在其中一个吊耳5上,闭锁式滑车的滑轮上穿一条绝缘保护绳8 ;—侧梯身上设有导线固定臂9,导线固定臂9距梯头I.6-0. Sm ;两片梯身2之间由上至下设置开距控制绳10三条;两片梯身外侧分别设置防梯身塌腰的绝缘牵引绳11各两条,绝缘控制绳6与绝缘牵引绳11的绳尾分别与地锚12相连。两片梯身2的同侧分别设有横担底座13,横担14分别与两个横担底座13相连接,横担14位于距梯头40-80cm处,在横担14与一片梯身的梯阶之间设有绝缘小抱杆15,使绝缘小抱杆15头部朝向操作侧翅起,绝缘小抱杆15端部设有固定挂环16,绝缘小抱杆中段设有活动挂环17。当进行带电更换220kV软母线静触头作业时,作业人员沿绝缘人字梯升至软母线下,采用等电位法转移电位,带电更换软母线静触头,包括拆卸步骤和安装步骤,具体操作步骤如下一、拆卸步骤I)绝缘人字梯提升前准备先在绝缘人字梯顶部吊挂一个闭锁式滑车,在闭锁式滑车上穿一条绝缘保护绳;在梯头两端各分别设置绝缘控制绳两条,其中两条为八字型向外牵拉,另两条为X字型交叉后向外牵拉;在两侧梯身之间由上至下(分别是距梯头3m、6m,9m处)设置开距控制绳三条,预留合适长度,开距控制绳的一端与一侧梯身系活结,开距控制绳的另一端与另一侧梯身系紧;两侧梯体分别设置防梯身塌腰的绝缘牵引绳各两条,分别距梯头3m、6m处,为保证受力均勻,一条绝缘牵引绳的两端绳头分别系在两侧梯柱上,牵拉中段;在一侧梯身的梯脚上设置梯脚固定器,将梯脚固定器钉于地下;2)绝缘人字梯提升在工作负责人的指挥和专责监护人的监护下,将梯身一侧地面电工分两组,每组各牵引一根绝缘牵引绳,梯身另一侧一名地面电工牵拉绝缘保护绳,防止提升过度发生倒梯;两名地面电工用脚踏住梯脚固定器,并双手配合提升,至到绝缘人字梯呈人字形直立于地面上;3)将绝缘人字梯就位在四名地面电工分别拉住绝缘控制绳的条件下,脱掉梯脚固定器;地面电工分两组把绝缘人字梯平稳移送至第一个作业点(同档运行回路侧),梯头比软母线高出1.6-0. 8m(因相位与驰度不同而有差异),软母线距离梯身100-150mm;移动过程中人员要精力集中,水平窜动不宜过大,听从工作负责人统一指挥,严禁梯身触碰母线、倒梯,砸伤周围运行设备,防止母线故障发生;4)固定绝缘人字梯将梯脚固定于隔离开关水泥柱上,将梯头两端的绝缘控制绳分别沿梯头的两侧延长线方向拉紧固定在固定物上或地锚上,其中一侧至少在一根绳子上用紧线器,使绳子张紧力不少于IKN ;将梯身两侧的绝缘牵引绳拉紧,分别系在地锚上固定,使两侧梯身略向外侧突起为宜,所有剩余的绝缘绳要放在专用兜子内,防止脏污、受潮,降低绝缘强度; 5)登梯前准备等电位电工身穿全套合格屏蔽服,戴护目镜,由专责监护人检查屏蔽服外观是否良好、各部分连接是否可靠,保护绳扣是否正确,合格后允许登梯;6)登梯操作两名地面电工各扶一侧梯身,另两名地面电工牵拉绝缘保护绳,等电位电工沿一侧梯身登梯,攀登过程中保证组合间隙大于2. I m、相间距离大于2. 5m,途中依次把三条开距控制绳系牢,直至作业位置,系好安全带,转移电位,进入强电场,人体裸露部分应保持O. 3m的安全距离,等电位电工将屏蔽均压线挂在软母线和屏蔽服之间,确保在双手离开带电体的情况下,也始终保持等电位,在等电位电工没有系好安全带之前,两名地面电工始终牵引绝缘保护绳,保护等电位电工安全登梯;7)固定软母线等电位电工在一侧梯身上安装两组导线固定臂,使软母线被导线固定臂托起,用400 450 mm长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绝缘人字梯,包括梯头和两片由梯柱、梯阶组成的梯身,其特征在于,所述梯柱长度为10.5?12.5米;所述梯头两端分别设有吊耳,每个吊耳上拴有两根绝缘控制绳,闭锁式滑车挂在其中一个吊耳上,闭锁式滑车的滑轮上穿一条绝缘保护绳;一侧梯身上设有导线固定臂,导线固定臂距梯头1.6?0.8m;两片梯身之间由上至下设置开距控制绳三条;两片梯身外侧分别设置防梯身塌腰的绝缘牵引绳各两条,绝缘控制绳与绝缘牵引绳的绳尾分别与地锚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绝缘人字梯,包括梯头和两片由梯柱、梯阶组成的梯身,其特征在于,所述梯柱长度为10. 5-12. 5米; 所述梯头两端分别设有吊耳,每个吊耳上拴有两根绝缘控制绳,闭锁式滑车挂在其中一个吊耳上,闭锁式滑车的滑轮上穿一条绝缘保护绳; 一侧梯身上设有导线固定臂,导线固定臂距梯头I. 6-0. Sm ; 两片梯身之间由上至下设置开距控制绳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涛,何忠伟,王枫,刘伟,刘旭东,赵岩,胡绍刚,刘诚,刘涛,刘君,战宝华,张德伟,甘海涛,姜兴业,李光,王宏,李兴生,魏庆峰,陈昱达,薛涵今,余飞,
申请(专利权)人: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鞍山供电公司,国家电网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