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性引导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9594097 阅读:153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1-23 00:0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线性引导装置,其具有至少一个线性引导单元(8),线性引导单元(8)具有壳体(15),在壳体(15)中构造有两个环绕通道(16,17),滚动轴承元件(32)位于其中。壳体(15)构造成多件式并且包含两个盖板(36,37),在其之间布置有核心体(34)和包围核心体(34)的框架体(35)。除了在支撑-通道截段(66)的区域中没有核心体(34)的协作之外,环绕通道(16,17)由构造在框架体(35)中的导向槽(75)形成,其相应被盖板(36,37)中的一个遮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线性引导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线性引导装置(Linearführungseinrichtung),其带有至少一个线性引导单元,线性引导单元具有壳体,壳体具有在高度方向上彼此相间隔的两个盖板和在它们之间单独的核心体(Kernkörper)和在垂直于高度方向的框架平面中包围核心体的单独的框架体,其中,壳体限定在高度方向上彼此相间隔的且自身环形地闭合的两个环绕通道,其相应容纳在通道纵向上依次布置的大量滚动轴承元件,滚动轴承元件能够实施在通道纵向上的环绕运动(Umlaufkanal),其中,每个环绕通道具有与框架体的前面的框架边腿(Rahmenschenkel)相关联的且逆着外部的力支撑位于其中的滚动轴承元件的直线的支撑-通道截段、与框架体的后面的框架边腿(42b)相关联的且与支撑-通道截段(66)相间隔的回行-通道截段(Rücklauf-Kanalabschnitt)以及布置在端侧的且相应与框架体的端侧的框架边腿相关联的弧形的两个转向-通道截段,其中,每个支撑-通道截段在纵侧具有使位于其中的滚动轴承元件能够部分伸过的且由前面的框架边腿限制的工作-纵向缝隙(Arbeits-Längsschlitz),并且其中,核心体形成每个支撑-通道截段的作为对当前位于这两个支撑-通道截段中的滚动轴承元件的支撑面起作用的壁截段。
技术介绍
一种由文件EP0121065A2已知的该类型的线性引导装置具有壳体,其由核心体、包围核心体的框架体以及安放在上面和下面的两个盖板组成。核心体设有凸状弯曲的侧表面(Mantelfläche)并且与包围它的框架体共同限定自身环形地闭合的槽式的凹部(Vertiefung),其被盖板遮盖,从而得到一环绕通道,在其中布置有大量柱状的滚动元件。在前面的框架边腿的区域中,框架体对于每个环绕通道设有纵向缝隙,滚动轴承元件为了与相邻的导轨的合作可伸过该纵向缝隙。核心体(其在环绕通道中的整个环绕运动期间以其凸状的侧表面负责引导滚动轴承元件)的该特别的设计特别会引起带有相应地高的制造成本的复杂的制造。由文件DE102005037323Al已知的线性球轴承具有中间的核心体,其布置在两个框架形的壳元件之间。在前侧处,核心体具有沟槽式的凹部,其形成对布置在环绕通道中的滚动轴承元件的支撑面。环绕通道的回行-通道截段以贯穿核心体的孔的形式来构造。环绕通道的端侧的转向-通道截段由放置在彼此处的壳元件的弧形的槽形成。在该线性球轴承中存在该问题,即在环绕通道中环绕的滚动轴承元件必须多次横穿在壳体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分离部位(Trennstelle),这导致相对高的磨损。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的且易于装配的线性引导装置,其精确地且少磨损地工作。为了实现该目的,结合开头所提及的特征设置成,通过在框架体中在它的面向盖板的上侧和下侧处相应构造有沿着后面的框架边腿和沿着端侧的这两个框架边腿延伸的导向槽,至少这两个环绕通道的回行-通道截段和转向-通道截段的与滚动轴承元件处于接触中的壁截段在没有核心体的协作(Mitwirkung)的情况下仅共同地由框架体和由关于核心体和框架体单独地构造的这两个盖板来形成,导向槽不仅在后面的框架边腿的区域中而且在端侧的这两个框架边腿的区域中被相邻的盖板遮盖,其中,每个盖板同时还与框架体的前面的框架边腿共同地限制这两个工作-纵向缝隙中的一个。在这样的线性引导装置中,该至少一个线性引导单元具有壳体,其部件部分地套到彼此中,从而在没有复杂的固定措施的情况下得到紧凑的且尽管如此稳定的结构。该壳体包含核心体,其被框架体包围,其中,两个部件三明治式地布置在两个分离的盖板之间。每个盖板与核心体和框架体共同限制环绕通道的长度截段(Laengenabschnitt),在环绕通道中容纳有滚动轴承元件。在每个支撑-通道截段的区域中,核心体形成用于支撑由外部的力加载的滚动轴承元件的支撑面,滚动轴承元件在其处滚动(abwälzen)(当其经过支撑-通道截段时)。每个环绕通道的在两侧联接到支撑-通道截段处的转向-通道截段以及与支撑-通道截段相间隔的回行-通道截段(至少这涉及它的与滚动轴承元件相接触的壁截段)在没有核心体的协作的情况下仅通过框架体和关于核心体特制的盖板中的一个来限定。优选地,所有的回行-通道截段和转向-通道截段在没有核心体的任何协作的情况下共同地仅由框架体和由这两个盖板来形成。框架体不仅在其上侧处而且在其下侧处具有引导滚动轴承元件的导向槽,其被这两个盖板中的一个遮盖。因为在经过转向-通道截段和回行-通道截段时不需要核心体来引导滚动轴承元件,其可比较简单地制造。此外,导向槽有利地可被设计成使得滚动轴承元件在所关联的盖板的还未安置的状态中可容易地被插入。因为滚动轴承元件在经过环绕通道时仅在进入支撑-通道截段中和从支撑-通道截段出来时必须越过在多个壳体部件之间的分离部位,所以此外在运行中出现的磨损非常小而导向品质非常高。优选地,所有的回行-通道截段和转向-通道截段在没有核心体的任何协作的情况下共同地仅由框架体和由这两个盖板来形成。线性引导装置可装备有仅仅一个或有多个线性引导单元。每个线性引导单元优选地盒式地来构造。这两个导向槽中的每个适宜地在其整个长度上具有恒定的横截面轮廓。这使特别简单的制造成为可能并且提供关于滚动轴承元件的均匀的引导特性。优选地,导向槽在线性引导单元的高度方向上相应具有这样的槽深度,使得滚动轴承元件完全容纳在其中。以该方式,盖板可以以几何上非常简单的设计来实施,尤其带有在面向框架体和核心体的侧面处的平坦面(Planfläche)。导向槽尤其构造成使得其槽侧翼(Nutflanke)延伸直至盖板。以该方式,可特别简单地防止污物侵入环绕通道中。此外,由此回行-通道截段和转向-通道截段完全与核心体隔离。框架体以其框架边腿包围贯穿的框架开口(Rahmenöffnung),其中,适宜地每个导向槽在端侧的框架边腿的面向框架开口的内表面处通出(ausmünden)并且因此从彼此相对的端侧这里过渡到联接的支撑-通道截段中。以该方式确保在转向-通道截段与支撑-通道截段之间的最佳过渡。适宜地,核心体在背侧具有平的、不具有槽的背面,核心体以其贴靠在后面的框架边腿处。此外,当核心体优选地与平的背侧相补充地具有设置在其两个端侧处的平的端面(核心体以其相应贴靠在框架体的这两个端侧的框架边腿中的一个处)时,是适宜的。这样的简单的造型降低了制造成本和尽管如此在框架平面中提供了在核心体与框架体之间的可靠的相互支撑。为了形成对这两个转向通道的两个所关联的支撑面,核心体适宜地设有一体地模制在主截段处的支撑肋(Abstuetzrippe)。主截段优选地设计成方形。优选地,每个盖板在其整个长度上完全遮盖与其相关联的导向槽。此外,当每个盖板在释放工作-纵向缝隙的情况下部分地限制与其相关联的支撑-通道截段时,是有利的。以该方式可确保,在取下盖板时存在由核心体和由框架体共同限定的、自身环形地闭合的槽式的凹部,滚动轴承元件在组装线性引导单元时可容易地插入其中。框架体适宜地由塑料材料构成,而核心体尤其是金属体。盖板有适宜地也由金属构成。作为金属尤其选择钢、优选地优质钢,因为其是特别抗介质的(medienbeständig)且耐磨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线性引导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线性引导装置,其带有至少一个线性引导单元(8),所述线性引导单元(8)具有壳体(15),所述壳体(15)具有在高度方向上彼此相间隔的两个盖板(36,?37)和在它们之间单独的核心体(34)和在垂直于所述高度方向的框架平面(42)中包围所述核心体(34)的单独的框架体(35),其中,所述壳体(15)限定在所述高度方向上彼此相间隔的且自身环形地闭合的两个环绕通道(16,?17),其相应容纳在通道纵向(28)上依次布置的大量滚动轴承元件(32),所述滚动轴承元件(32)能够实施在所述通道纵向(28)上的环绕运动(33),其中,每个环绕通道(16,?17)具有与所述框架体(35)的前面的框架边腿(42a)相关联的且逆着外部的力支撑位于其中的滚动轴承元件(32)的直线的支撑?通道截段(66)、与所述框架体(35)的后面的框架边腿(42b)相关联的且与所述支撑?通道截段(66)相间隔的回行?通道截段(67)以及布置在端侧的且相应与所述框架体(35)的端侧的框架边腿(42c,?42d)相关联的弧形的两个转向?通道截段(68,?69),其中,每个支撑?通道截段(66)在纵侧具有使位于其中的所述滚动轴承元件(32)能够部分伸过的且由前面的所述框架边腿(42b)限制的工作?纵向缝隙(72),并且其中,所述核心体(34)形成每个支撑?通道截段(66)的作为对当前位于这两个所述支撑?通道截段(66)中的所述滚动轴承元件(32)的支撑面(74)起作用的壁截段,其特征在于,通过在所述框架体(35)中在它的面向所述盖板(36,?37)的上侧(45)和下侧(46)处相应构造有沿着后面的所述框架边腿(42b)和沿着端侧的这两个所述框架边腿(42c,?42d)延伸的导向槽(75),至少使这两个环绕通道(16,?17)的所述回行?通道截段(67)和所述转向?通道截段(68,?69)的与所述滚动轴承元件处于接触中的壁截段在没有所述核心体(34)的协作的情况下仅共同地由所述框架体(35)和由关于所述核心体(34)和所述框架体(35)分离地构造的这两个所述盖板(36,?37)来形成,所述导向槽(75)不仅在后面的所述框架边腿(42b)的区域中而且在端侧的这两个所述框架边腿(42c,?42d)的区域中被相邻的所述盖板(36,?37)遮盖,其中,每个盖板(36,?37)同时还与所述框架体(35)的前面的框架边腿(42a)共同地限制这两个所述工作?纵向缝隙(72)中的一个。...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线性引导装置,其带有至少一个线性引导单元(8),所述线性引导单元(8)具有壳体(15),所述壳体(15)具有在高度方向上彼此相间隔的两个盖板(36,37)和在它们之间单独的核心体(34)和在垂直于所述高度方向的框架平面(43)中包围所述核心体(34)的单独的框架体(35),其中,所述壳体(15)限定在所述高度方向上彼此相间隔的且自身环形地闭合的两个环绕通道(16,17),其相应容纳在通道纵向(28)上依次布置的大量滚动轴承元件(32),所述滚动轴承元件(32)能够实施在所述通道纵向(28)上的环绕运动(33),其中,每个环绕通道(16,17)具有与所述框架体(35)的前面的框架边腿(42a)相关联的且逆着外部的力支撑位于其中的滚动轴承元件(32)的直线的支撑-通道截段(66)、与所述框架体(35)的后面的框架边腿(42b)相关联的且与所述支撑-通道截段(66)相间隔的回行-通道截段(67)以及布置在端侧的且相应与所述框架体(35)的端侧的框架边腿(42c,42d)相关联的弧形的两个转向-通道截段(68,69),其中,每个支撑-通道截段(66)在纵侧具有使位于其中的所述滚动轴承元件(32)能够部分伸过的且由前面的所述框架边腿(42b)限制的工作-纵向缝隙(72),并且其中,所述核心体(34)形成每个支撑-通道截段(66)的作为对当前位于这两个所述支撑-通道截段(66)中的所述滚动轴承元件(32)的支撑面(74)起作用的壁截段,其特征在于,通过在所述框架体(35)中在它的面向所述盖板(36,37)的上侧(45)和下侧(46)处相应构造有沿着后面的所述框架边腿(42b)和沿着端侧的这两个所述框架边腿(42c,42d)延伸的导向槽(75),至少使这两个环绕通道(16,17)的所述回行-通道截段(67)和所述转向-通道截段(68,69)的与所述滚动轴承元件处于接触中的壁截段在没有所述核心体(34)的协作的情况下仅共同地由所述框架体(35)和由关于所述核心体(34)和所述框架体(35)分离地构造的这两个所述盖板(36,37)来形成,所述导向槽(75)不仅在后面的所述框架边腿(42b)的区域中而且在端侧的这两个所述框架边腿(42c,42d)的区域中被相邻的所述盖板(36,37)遮盖,其中,每个盖板(36,37)同时还与所述框架体(35)的前面的框架边腿(42a)共同地限制这两个所述工作-纵向缝隙(72)中的一个。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性引导装置,其特征在于,这两个所述导向槽(75)中的每个在其整个长度上具有恒定的横截面轮廓。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线性引导装置,其特征在于,这两个所述导向槽(75)中的每个在所述高度方向上具有这样的深度,使得每个滚动轴承元件(32)以其整个体积容纳在其中。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线性引导装置,其特征在于,这两个所述导向槽(75)中的每个具有邻近于所述核心体(34)布置的内部的槽侧翼(77)和关于此相间隔的外部的槽侧翼(78),其中,两个槽侧翼(77,78)延伸直至遮盖相关的所述导向槽(75)的所述盖板(36,37)。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线性引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体(35)对于这两个所述导向槽(75)中的每个形成邻近于所述核心体(34)布置的内部的槽-壁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T费伊耶
申请(专利权)人:费斯托股份有限两合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